◆陈国军
(沈阳医学院)
在高等院校中,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管理者,辅导员不仅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要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难,且现今鉴于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的作用,日常更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当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众多突出性的问题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从而限制了院校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基于此,应该详细分析当前影响教育成效的实际因素,并且针对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传统高等院校的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很多都是新毕业的大学生留校或者社会选聘,因此辅导员队伍趋向于年轻化,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此外,辅导员这一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升级,其职责和职能均发生了多次转变,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辅导员的职责界定不够明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没有全面发挥出来。现今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辅导员是学生的“高级保姆”,辅导员在多重职能的转换中力不从心,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影响了实际的教育成效。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院校对于辅导员的重视度不够,与其它专业性的教师相比,辅导员的待遇明显低于专业教师的待遇,且辅导员不仅要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注重学生的管理,繁忙的工作必定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从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与实际工作来看,院校更为注重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因此没有重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置从属的地位,并且学校通常会有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导致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被限制。
在工作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辅导员去组织和实施相关的管理任务,学生思想和生活困难也会向辅导员求助,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的考核和评优活动中处于劣势,且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现今高校对于辅导员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辅导员依旧要从事众多繁杂的工作,并且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辅导员自身也应该争取自身的利益,明晰自身的职责,认知新教育时代的工作现状,调整心态,不用大包大揽,而要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认真负责的做好。
在201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已经明确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影响者。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式开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辅导员的结合教育,两者相互配合,从课程、生活、实践等多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获取多元化的教学成果,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校也应该承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增加辅导员的日常收入状况,并且在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辅导员公平的机会,让其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能够获取与付出相应的回报,并且能够在高校进一步发展,在教师的职业上越走越远。
对于辅导员的自身思想问题,国家教育部门已经颁布了众多关于辅导员发展和进步的支持政策,在此条件的支持下,辅导员应该进行自我提升,明确自身的职责,全面发展自身,让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价值。辅导员也应该遵循国家的要求进行辅导员队伍的选聘和建设,成立高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并且为其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系统性的培训平台,促进其全面发展,从思想上、职能上进一步提升。如此可留住人才,避免了对辅导员职业偏见的出现以及优秀人才的流失。便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全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李伟.高校辅导员语言艺术魅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视角的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04):107-110.
[2]张瑞,凌日飞.基于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的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117-119.
[3]付胜利,王超联.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5):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