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丽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广东广州 510006
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国家高度重视培养民族地区人才的工作,高等教育领域协作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和深化。2008年教育部开始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由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面向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中西部省份按比例增量招生,当年安排3.5万个本科招生计划。此后,协作计划招生规模不断增加,2017年协作计划安排28.7万(其中本科16.7万)[1]。对于承担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任务的内地高校而言,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学缘知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对内地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通过各种选拔方式进入内地高校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希望通过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因而新入学的学生普遍求知欲强,学习状态总体积极向上,学习热情较高。但是由于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知识体系的不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学习效率偏低、学习效果不佳的困境。在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尤其是通过“协作计划”等非普通统考方式入读的学生,较大比例地存在挂科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求学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和依赖心理。究其原因,一一探讨如下。
一是由于民族地区特有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经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后骤然面对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改变,往往存在适应性问题,容易出现茫然无助感。二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前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不多,对于所学专业特色和未来的就业前景并没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在模糊的状态下进行学习生活,效果偏弱。三是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部分定岗学生存在自我满足心理,另外部分学生则陷入回民族地区发展还是留在内地工作的矛盾之中。
在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汉语应用能力偏弱造成的学习障碍和交往障碍,由此导致在课程学习中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反应较慢,在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较难顺利准确地表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日常交往中,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不畅,较难迅速融入集体和校园生活。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点和内容难度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学习新的课程和内容时,往往感觉与高中知识衔接有较大脱节,学习难度大,花费的精力多,但效果往往并不明显。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弱是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实验设备相对缺乏,学生在中学阶段缺少必要的实验训练,对实验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验设备器材没有必要的基本认识,在高校的实验实践课程中表现不佳,甚至出现害怕困难而逃避实验实践课程的消极行为。
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在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内地高校求学,学生经济压力较为沉重。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普通高中生和预科生,国家并没有专门的补助政策,经济上的困窘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而部分学生为了减轻家庭和自身经济压力,同时兼职多份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入到学业的时间和精力。
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本文尝试从生本理念出发,探讨内地高校如何创新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策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突破现有困境,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者处于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将已有知识批量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忽略学生学习发展的主动性和多样性,扼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与之相对,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的潜能[2],教育要从学生出发,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教育的目的也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已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负责、主动的自觉学习者和社会发展推动者。
新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将生本教育理念引进内地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通过引导、激励和服务等方式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发展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策略探讨如下。
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要将教育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首要之义是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内地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应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规划,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通过“协作计划”入读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高校可以从预科阶段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培养,为预科在读学生介绍本校发展和专业设置,提供科学的专业分流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和民族地区的就业需求自主选择专业,从而既保证学生对所选专业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对自身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的一次主动认识和全面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正式入读后,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展示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专业特色、生活环境和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大学校园生活。通过学院教师专题讲座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通过新老生座谈会,高年级学生分享他们在本专业学习生活的经验、教训和收获,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尽快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因此,高校要主动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从教导、管理的角色转化为引导、服务的角色。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内地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要主动了解学生在成长环境、思想观念和汉语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可以特设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导师,开设系列形式活泼、内容贴近生活的汉语言培训课程,从语言学习技巧、汉语传统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辅导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果。
此外,内地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要重视学生群体和个体的互助共进效应。高校可以在同年级学生中开展内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结对子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鼓励内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在融入集体学习的过程中,给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学习汉语言的良好氛围。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重要的资源。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方法不当的问题,高校可引入朋辈互助机制,在高年级选拔一批思想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综合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低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朋辈辅导员,在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新生提供经验指导。由于地域、学缘等因素,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内部的身教示范具有更为亲切和明显的积极影响效应,能更好地为新手在思想品德、学识修养等方面树立榜样作用,传递学习和成长经验,激发其他同学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信心。
此外,高校还应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渠道。例如,除了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图书电子资料、教学实验实践设备、网络服务、心理咨询等高校常规配套资源外,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需求,根据学校教学资源条件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自习室等。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交流同样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
开展生本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经济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4]。
首先,高校可以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基金,根据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制订灵活的经济补助标准,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其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其次,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激励机制。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普通的奖学金竞争体系中常处于劣势地位,学校可以设立专门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激励机制,通过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双重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积极行为予以肯定和支持,满足学生在成长中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争当优秀。
再者,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对于经济资助不能抱有等靠要的思想,鼓励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在高校常规的勤工助学管理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在岗位上竞争不过内地大学生,因此,高校应优先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岗位,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参与勤工助学的积极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引下,南方高校H校近五年多来贯彻实施上述四方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策略,取得了系列显著的成效。例如,H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后很快融入了校园文化氛围,与同学相处融洽,深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所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如古尔邦节和诺肉孜节等在学校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广受欢迎。在学习方面,H校精心挑选优秀科任教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方式,对语言文字能力较差的学员开展文字基本功训练,对能力较好的学员则开展阅读理解及文书写作培训,同时通过朋辈互助、结对子、设立专用自习室等方式,显著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果,在实习和就业中得到了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一致认可。在经济上,受益于H校的生活启动金、少数民族大学生特设奖学金、优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项目支持,很好地解决了入学初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担忧的家庭经济后顾之忧,对学校产生了更高的认同感,对学习更加投入。2017年H校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入选了“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生本教育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转变教育管理理念,确立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培养、输送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每一所承担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项目的高校需要继续思考、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期待有更多研究者围绕该课题探索并分享更多有效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