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群利
(浙江省海盐县万禄幼儿园)
“城市足迹”园本课程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散落在儿童周围的城市文化或城市环境,通过甄选和整合适合儿童认知和感受的内容,通过每月一次的“远足”活动,在直接参观、感知、体验中让儿童了解周围环境中各商业场所、部门、单位的功能性质、角色分工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儿童游戏的开展和艺术创作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并架构起儿童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情感链接,培养对家乡的归属感。
1.课程目标聚焦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核心素养。《指南》把幼儿社会领域的目标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我们的“城市足迹”园本课程目标聚焦的是社会性发展,具体指向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认知”(自尊自信、自我控制)和人际沟通(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社会适应”中的群体生活(主动参与、冲突化解、合作分享、挫折应对)和归属感。
2.“城市足迹”课程内容的设计遵循“由近及远”。“近”有两个维度:一是指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经验从简单到丰富,这是认知的维度;二是指远足路程依据年龄逐渐扩展的“适合距离”,这是路程长短的维度。依据儿童的现有经验和游戏发展需要,“城市足迹”课程的具体内容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城市商业场所,第二模块为城市风情,第三模块为城市社会机构,三个模块的内容依据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特点有机融入,不同占比。
教育家杜威提出“课程即活动”,认为课程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依据上述理念,我们的课程内容建构和课程实施路径充分体现以下特点:课程的设计、准备、实施、总结、反馈,都有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主观体验,是儿童亲历的过程,也是儿童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归纳起来,就是具有“儿童主体参与性,儿童主观体验性,儿童主动表达性”。
“城市足迹”课程的目标体现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经验丰富维度;二是社会性发展维度。前者主要结合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综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确立不同的“城市地标”,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使经验的丰富做到适合适切。后者主要是从社会性发展的维度思考,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逐步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我控制、主动参与、冲突化解、合作分享、挫折应对等能力,通过活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
1.课程主题建构。“城市足迹”课程的内容体系,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小班——“与店有约”,从儿童最为熟悉的、角色功能相对简单的城市商业场所展开,如理发店、厨卫商店、超市、商业街等,让儿童积累最为基础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中班——“寻景之旅”,从弄堂文化和景区文化展开,让儿童感受本地环境资源和社会变迁,融入了本地风土民俗人情;大班——“场域体验”,从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机构展开,这些社会机构或内部分工相对复杂多样化,或涉及的认知内容相对复杂,如图书馆等,我们在活动中通过巧妙设计,让儿童亲自体验、模拟等,从而让儿童积累更为多元的生活经验,为儿童的游戏生活奠定基础。
2.课程场地建构。“城市足迹”课程的行进范围,以三个同心圆方式铺展,依据《指南》健康领域中儿童步行距离,适当延长后确定。幼儿园所在地为圆心,内圆是小班的远足区域,半径约1千米,中圆是中班的远足区域,半径约2千米,外圆是大班的远足区域,半径约3千米。同心圆所覆盖的区域中,是儿童适合进行体验的城市商业场所、城市风情、城市社会机构。
课程实施聚焦“实践体验”。“城市足迹”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遵循“课程是学生在兴趣驱动下高度参与、丰富自己,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这样的理念,每次远足活动的组织将经历以下流程:共同讨论,唤起兴趣;亲自参与,多通道感知;反馈评价,多途径表达;唤起经验,游戏中再现。以上流程,是一个从获取经验到运用经验,智慧成长的过程。
1.儿童主体参与性。活动前,教师唤醒儿童原有经验,亲自参与远足海报的设计、线路的选择,了解大致的路程时间、分享已有的信息资源,讨论注意事项等,以此激发儿童的兴趣,带着问题去行走,在心理有准备的情绪中愉快参与活动,建立挑战困难的信心。
2.儿童主观体验性。活动中,丰富儿童经验,以“课程整合”的思路展开活动,关注远足中可利用的一切教育价值,依据周边环境,组织适合的采访、写生、游戏、艺术创作等活动。通过“互动、参与、模拟”等方式丰富相关经验,开展探究活动,促发交往发生。儿童在主观体验的全过程中,获取以足够多的经验。
3.儿童主动表达性。活动后,与儿童共同分享所见所闻,组织创作活动,引导幼儿用口头语言、绘画语言将自己的感想体会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关注儿童游戏中新经验的融入,使儿童将真实生活与游戏有效对接,促进儿童智慧的生成。
每月一次的远足,教师们在组织活动中更多的去思考儿童的兴趣激发,贴近儿童的能力需求,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每次远足的设计中有了更多的课程意识,抓住教育的契机,丰富儿童的经验,这种教育的敏感性,让活动变得丰富,让生活变得生动,让童年充满了欢乐,更让我们捕捉到了最真实的孩童世界。
“城市足迹”园本课程本意就是远足活动,路程的逐渐增远,挑战了孩子的体力,在实施中,我们发现幼儿不仅不排斥这些困难,同时还对远足活动充满了期盼,我们认为“有期盼的生活一定是好生活”,因了远足的好玩,有趣,探究性以及与其他活动内容整合带给儿童的惊喜和收获,幼儿克服了身体上的困难,每次均能坚持走完全程。我们认为,在以汽车代步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今天,儿童能有这样的毅力,是难能可贵的,它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种远足的方式,更积淀了儿童成长的力量,给了儿童一种精神的认可,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经历。
每月一次的“城市足迹”远足活动,不仅是一次达到目的地的过程,更是一次策划、实施、评价、反馈的过程,同时还是一次观察,发现,学会看路标、线路图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因为处处思考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自由分组,设计组名,培养的是儿童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作为远足活动中的家长,不仅是马路上的安全护卫,以志愿者的身份介入,传递的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更是让儿童了解志愿者行为的过程,唤醒内心中的正向情感。所以,我们说,因为课程,儿童的童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获得的体验更加丰满。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2][美]珍妮丝·英格兰德·卡茨 著.洪秀敏 译.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基于教师的反思性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