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敏,杨明东,闫佼丽
(西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
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20世纪,陕西经历了抗日战争、“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的3次工业化高潮,取得了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目前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陕西工业发展[1]以及“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工业都进行了相关研究[2].本文则进一步分析20世纪陕西三次工业化发展高潮形成的动因和成就,总结其内在规律,并对今天陕西工业的追赶超越提供一些历史启示.
陕西工业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1869年,洋务派左宗棠创办西安机器局,由此迈出了陕西工业化第一步.1872年,该局迁往兰州后,陕西接踵而起的近代工业竟无一家.期间,有些企业虽建厂开工,但也旋起旋停.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陇海铁路西延入陕,国外及沿海机器渐入陕西,陕西遂兴建起一些纺织、面粉、火柴、化学、电气等近代企业.但直至1937年,陕西工业发展依然缓慢,工业基础极其薄弱.1937年,全国创办近代企业3 935家,创办资本3.8亿元.其中80%集中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一带,陕西仅有企业10家,资本额275.7万元,工人0.5万人,分别占全国企业数的0.25%,资本额的0.74%和工人数1.01%[2].“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陕西近代工业一改战前缓慢发展的态势,出现了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形成了第一次工业化高潮.1942年,陕西近代企业数385家,占当时大后方工厂总数的10.24%,仅次于四川和湖南,位居全国第三,西北第一;资本额1.053亿元,占国统区工业总额的5.43%;工人2.35万人,占国统区工人总数的9.74%[3].不少行业从无到有,填补了陕西工业的空白.
抗战时期,陕西工业化从支持战争的重工业开始.其中钢铁、电力、煤炭、机器制造、化学等重工业发展最为迅速.1937年,陕西仅有电厂1家、化学工业3家、机器制造业2家,其他如机器采矿、钢铁、水泥等几乎没有.1945年抗战结束时,陕西发电厂已有5家,机器开采煤矿15家,铁矿连同硫磺、铅、锰矿等105家,机器制造业42家,化学工业19家.重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陕西在大后方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轻纺工业也因军需民用的刺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37年,陕西纺织厂仅有2家,到1942年时已达36家,占当时全省工厂总数(154家)的 23.3%;资本额 2 073.6 万元,占全部工业资本的47.1%;工人0.44万名,占全部工人的 37.2%[4].面粉业是仅次于纺织工业的第二大行业,抗战时期西北共有30余家机制粉(米)厂,其中陕西省就占25家(内含4家机制米厂),占80%以上[5].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陕西工业布局的较大改善,关中地区初步形成了西安和咸阳为中心的纺织工业区,西安和宝鸡为中心的电力和机械工业区,渭北一带同官、白水和韩城为中心的煤矿工业区.工业结构的初步形成为新中国陕西工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陕西工业化第二次高潮得益于国家“一五”计划的确立和实施.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我国工业化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工程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6].陕西被列为重点省份,由国家直接投资建设,由此推动陕西进入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工业发展史上第二次发展高潮.至1957年,陕西工业总产值11.47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了139.2%,年均增长19.1%[7].
陕西工业结构在“一五”计划的推进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逐渐上升,轻工业虽稳中发展,但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953年陕西轻、重工业比重为77.07∶22.93;到1957年陕西轻、重工业的比重为73.46∶26.54.随着国家在陕投资项目的竣工投产,陕西重工业化结构已初步形成,也为陕西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陕西工业布局的不断扩展和延伸.“一五”期间,西安东郊纺织城和西郊电工城2个工业区相继建立;宝鸡、咸阳、虢镇、铜川、蔡家坡、兴平等新兴工业城市相继崛起.工业布局的改善,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陕西第三次工业化发展高潮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短短十几年的“三线”建设,推动陕西工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1978年,陕西工业总产值达96.48亿元,是1965年工业总产值的3.25倍[8].
“三线”建设时期的陕西工业建设,重工业是建设的重中之重.1965年到1979年,陕西相继建成了国防科技工业项目117个,生产企业60个,研究所26个,院、校、队、站、库31个,形成了包括生产企业28个、科研所6个、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4所相配套的航空工业系统,从科研、设计、试制到生产的完整的航天工业系统,从元件、器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到整机生产的完整的军工电子工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已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为配合国防工业建设,陕西省投资创办了20个大中型民用机械工业项目,民用机械工业逐步成为陕西第一大工业部门[9].冶金工业是对原有企业进行改造和完善的同时,又新建了略阳钢铁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西安冶金勘察公司等几个大型冶金工业企业.工业的急剧扩张又推动了陕西能源工业的长足发展,在陕西渭北一带形成了铜川、韩城、蒲白、澄合等几个大型煤矿开采区,秦岭(一期)、韩城、渭河、略阳4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和石泉、石门2个水力发电厂.1978年陕西重工业已占到工业比例的55.37%.重工化的工业结构基本形成,推动陕西现代化工业体系基本建成.工业的急剧扩张也结束了关中集中,而陕北、陕南没有现代工业的历史.1974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关中地区占91%,陕南地区为6.5%,陕北地区为2.1%[10].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经济态势的形成,无疑是陕西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移向东南沿海地区.1937年,全国工业企业的80%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陕西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内陆省份.“七七事变”后,东南沿海大片国土沦陷.不久,日本又封锁中国沿海港口,切断滇越、滇缅公路,使得中国海上和西南贸易通道及外援完全断绝.为支撑抗战,国民政府必须将西北经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1939年,国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会后形成的《全国生产会议宣言》指出:“战前国家之经济重心在东部,在战后若干年内,国家之经济重心将在西部,故今日后方经济建设,…国家整个生产政策,应以西南西北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之一,自当为全国上下所共认也”[11].而陕西作为西北后方之中心省份,自然成为支撑抗战胜利的依托,这种战略地位的变化,成为推动陕西第一次工业化高潮的直接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布局时,主要着眼于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东北和沿海地区,对包括陕西在内的西北地区则较少关注.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局势骤然紧张.毛泽东指出:“朝鲜还在打仗,国际形势还很紧张,不能不影响我们对沿海工业的看法”[12].因此“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渐平衡,并且利于备战”[13].这种情况下“一五”计划遵循了“沿海地区工业一般不扩建、新建”的原则,加快了包括陕西在内的内地工业建设的速度.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更加紧张和复杂.西北、东北边境的中苏军事摩擦时有发生;西南边境的中印两国军事对峙;东南沿海亦时常遭受盘踞台湾的国民党政府的侵扰.在“对战争的威胁估计过分”情况下, 国家确立了“三线”建设的基本方案,西南、西北再次被纳入国家重点建设的轨道,从而推动陕西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的现代化.
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进程表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工业,实现工业的现代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本地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必须借助国家资本的直接投资和推动.20世纪,陕西三次工业化正是遵循了这样的逻辑.抗日时期,仅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陕西就直接投资经营了西京电厂、汉中电厂、王曲电厂等能源企业;中国银行组建的雍兴实业股份公司投资和创办的咸阳纺织厂、虢镇业精纺织厂、蔡家坡纱厂、蔡家坡西北机器厂、陇县煤矿、西北长安制革厂等等,这些都曾是陕西近代工业的支柱行业.1941年,陕西工业资本中,银行和官方投资的比例已占陕西资本总额的53.3%.尽管这一时期工业化建设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国民政府也未能担负起国家工业化的重担.但这一时期陕西工业化高潮的形成,国民政府的投资无疑起着决定作用,否则很难想象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陕西会迎来近代工业史上第一次发展高潮.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工业化高潮,其规模与水平都远远超过了第一次.这种结果完全是国家直接投资推动的.“一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的156个工业项目中,陕西就有24个项目,占整个工程项目的15.4%,居全国第二,总投资达18.25亿元,占陕西全部基本建设投资(21.7234亿元)的84%[8];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陕西400多个项目进行投入, 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就达187.98亿元.其中,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就达112.7[7]元.国家对陕西巨额密集的资金投入,推动陕西进入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扩张期,使这一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快速轨道.
20世纪,陕西三次工业化发展高潮,不仅得到了国家的强力投资,而且得到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内迁工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抗战时期,东部地区42家工厂内迁到陕西,并随厂带来了1.5万t机器设备,760多名技工[14].这些内迁工厂多系中国近代工业的精华,拥有较雄厚的机器、技术和丰富的办厂经验,他们的到来为陕西工业注入了活力,成为带动陕西近代工业发展的酵母和领头羊.如抗战前被称为现代工业之母的机械工业在陕西几近空白.抗战时期,陕西工业的许多母机,象纺织机、柴油机、弹花机、造纸机以及制造枪炮的机器设备和农具等,大都是这些工厂带来和制造的.不仅如此,一些工厂还将机器迁入陕西比较偏远的地区,开拓处女地.如申新纱厂等十多家企业迁到关中西部的宝鸡,在此开山凿洞,建立窑洞工厂.经过几年苦心经营,这一带的工业逐步繁荣起来,并形成了大后方著名的秦宝工业区. “一五”时期,上海、天津、武汉、东北等东部地区,支援陕西工业建设的就有数万名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仅上海一地支援西安市的建筑技术工人就有2 200多名;东北第一煤矿基本建设局100多名员工来到铜川等矿区支援当地的煤矿建设.“三线”建设开始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向西部搬迁.其中,由中央批准的第一批搬迁西北地区的54个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分布在陕西的就有17项.1970年安排在陕西的中央和省属“三线建设”的63个项目中,新建45个,改、扩建18个,其中大多数是从外省迁入的[15].1970—1971年,兄弟省市有10万多名技术骨干调迁到陕西,参加当地的经济建设.东部地区大型骨干企业、设计施工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大批人员、技术力量、设备和物资成套地迁入陕西,为陕西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陕西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带动陕西工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已开始了实现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的发展阶段.如何实现陕西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无疑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历史是一面镜子,深刻总结20世纪陕西三次工业化发展高潮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其动因,对新常态陕西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工业化的历史证明,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抓住国家经济战略重心转移所出现的历史契机,进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后来者居上.20世纪的30—40年代、50—70年代,在中国东部地区处于战争或受战争因素威胁的特殊背景下,处于内地的陕西,其战略地位几度快速提升,国家经济重心的几度西移,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区域外部之国家和社会等各种力量的强力支持和推动,带动了这一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说,抗日战时期的战略地位突出和经济重心西移推动陕西形成第一次工业化发展高潮,奠定了陕西近代工业的基础,“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推动陕西形成了二、三次高潮,使陕西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那么今天,陕西既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前沿,也是连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工业化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条件.陕西更应紧紧抓住这个新的战略机遇,主动适应新时代陕西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把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真正转化为推动陕西省工业化“追赶超越”的战略引擎,积极拓展发展思路,充分施展优势功能,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只有这样,陕西工业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获得长足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和市场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情况.这说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种动态波动的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世纪中、前期,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特别是欠发达省份,受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和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化发展十分缓慢,因而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处于主导地位,需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投资,以便推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陕西三次工业化发展高潮形成的正是国家直接投资推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工业化发展已由单一因素逐渐转变为多元因素,国家己不再是唯一的投资主体.特别是在明确体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时代条件下,陕西新型工业化发展,固然离不开国家的投资支持,但很大程度上更应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不仅要从国家优惠政策中获益,还要吸纳更为广泛的市场要素积极参与投资,将政府力量与市场行为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先导,以市场融资为主体,资金来源多元化,筹措方式多样化”的投资体系,才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和进步.
从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来看,将发达地区先进工业和相应的人才、技术、资本要素输入到落后地区,培植该地工业化的发展要素,不失为落后地区进行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20世纪的陕西正是通过这个途径走上工业化的发展轨道.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的几次内迁,为陕西注入了大量的工业发展要素,促进了陕西工业现代化进程,今天,陕西工业建设更离不开各地工业的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这些地区正经历着产业升级转型,其中相当一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陕西应抓住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积极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区域生产要素配置,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创造优质的投资环境,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东部地区的企业、资金、科技和人才优势参与到陕西工业化建设中来;并不断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客观优势,广泛吸纳包括西部的和东部的、国内的和国外的、公有的和非公有的经济实体,参与陕西的工业化建设,发展陕西,振兴陕西,陕西工业化发展才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20世纪,陕西三次工业化发展高潮中,国家投资主要是从支撑战争的重工业开始,这一结果使得陕西一方面在短时期内快速建立起了一系列大型工业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电子、机械和能源工业的生产和科研基地之一;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调整,但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新常态下,陕西一方面要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单一资源和重化工业的工业产业结构,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增材制造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工业化建设快速合理地发展,加快推进陕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