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多年的阅卷工作经验提出了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更加高效地备考政治。
关键词:政治备考;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03
近几年来,政治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再走向素养立意,精选真实生活中的综合情境,体现“一点四面”,突出考查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因此,要想高考政治取得高分,必须做到“四有”:即有良好的心态、有扎实的知识、有临场的智慧、有解题的技巧。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和一轮、二轮、三轮的复习,相信大家已掌握了核心知识、构建了知识系统,特别是提升了高考要求的四种能力:即信息力、知识力、表达力和论证力,简单来说就是:读得懂,想得到,写得清,说得明。三年磨一剑,高考考场上要亮剑之时,最为重要的是“心”“术”,即心态和技巧,因此要精心用术,释放潜能,为高考插上双翅,放飞自己的梦想。
一、做好“二三四”,拥有临场好心态
好的心态来自于底气。相信自己,做到“两注意、三意识、四规范”,保持积极平稳、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的考场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1. “两注意”:一要注意时间的分配。政治学科一般来说,选择题1分钟1个,非选择题前4问每问8分钟,最后一问3分钟。共计47分,另有3分填机读。二要注意题量及结构。高考政治的题目有12+2,一共14道题组成,12道选择题分别是4道经济、3道政治、1道文化、4道哲学组成,共48分,非选择题为38、39题共52分。政治学科没有选做题,但一定明确非选择题5问中的模块指向及结构顺序。一般38题是以经济热点话题为背景,考查经济、政治生活知识;39题以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热点话题为载体,考查文化、哲学生活知识,尤其是第3问开放试题,限制性要求多,模块指向趋于模糊,凸显综合能力。
2. “三意识”:一是审题意识(详见后);二是学科意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政治立场,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理性分析,体现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三是得分意识,选择题不留白,非选择题根据设问,分层提炼材料,力求多得分。
3. “四规范”:考场上遵守规范,考卷上做到规范,即规范涂卡、规范表述、规范书写、规范修改,力求整洁条理,赢得卷面情感分。
二、做到“三审一联三排除”,选择题拿高分
选择题一题4分,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是政治得分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高呢?要做到“三审一联三排除”。
所谓“三审”就是审导语、审材料、审题肢。第一审导语,即选择题的材料和选肢的联结语,我们称为连接导语。有的导语是对全部材料提问,有的则是对部分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某一做法、某一现象作出的提问。特别是有的题是说明体现;有的题导语问的是原因(依据)、根本原因、关键点、以上做法或合理措施等。因此,审清导语就抓住了题眼,是做对题的关键。第二审材料,根据导语的提问或限制方向对材料进行针对性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三审题肢。审题肢要抓住关键词。
所谓“一联”就是将题肢所表述的内容和导语所限定的要求联系起来,看是否符合、对等。
所谓“三排除”就是排错、排异、排乱(必要的时候要排同)。第一,排错法。就是排除错误选肢,逆向选择题除外。1. 思想性错误,最为突出和常见的就是犯主观主义或唯心主义的错误。在我们的选肢中经常会出现如:客观符合主观、把主观的愿望当作出发点、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需要等。2. 科学性错误。选肢的表述不符合我们四个模块的基本观点。3. 常识性错误。如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具有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特点,选肢中出现经济增长高速,我们如具有这样的常识,就可直接排除掉。4. 主体性错误。在《政治生活》選择题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大代表等不同的主体性质不同,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同,所担负的职责权利功能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错位。第二,排异法。(1)与材料和导语无关的选肢直接排除。(2)与材料有关,但不符合导语限定方向的排除。第三,排乱法。这几年的选择题的选肢中干扰性更强的就是扰乱视听的选肢,需要认真研读材料,深入思考,比较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选肢。因此,我们一定要稳定心神,正确运用排乱法。①因果颠倒,材料问的是原因,选项却是结果。②导语只对部分材料提出问题,而选肢则是对整个材料的概括和总结;或者导语是对整个材料提出的问题,而选肢则是对材料中的部分做出的分析,这都不是对等关系,因此也要排除干扰的。③排除二级延伸。有的选肢和材料符合导语限制的关系,但不是直接的对等,而是需要附加条件才能成立的,我们称之为二级延伸,这种干扰性非常强。我们一定要从材料导语实际出发来进行慎重思考选择,而不能主观添加很多信息,避免犯错误。
经济生活的四个选择题一般是这样命制的:从内容来看,四个单元知识都会考到。从题的形式或考查的方向来看,每年必出曲线图题、推导题、现场学习题,有关专家也说不排除命制计算题,但是计算题只是考查经济关系或者说我们经济学的要求利益最大化,不做更大难度的计算要求。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三、分类思维建模,五步法成就非选择
1. 非选择题的正确解题程序:五步法。
第一步:审设问:知识范围、设问角度、设问主体、问题指向、是否结合材料、分值大小。
第二步:审材料:文字材料包括关键词语、标点符号;图表材料包括标题、图或表、注释、年份等。
第三步:调用知识:依据答题思路,检索知识,为答案要点寻找理论支撑,包括学科知识、时政知识、经验知识等知识库中的所有,也包括现场学习知识即材料信息。endprint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首先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一般是先总述,后分述;先主要,后次要。其次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上接第3页)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一般是先观点,后材料。先原理,后方法论。
第五步:书写答案。要求做到: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
2. 非选择题的分类:思维建模
38题多以考查经济和政治为主,设问类型一般是为什么(依据、必要性、合理性等)、意义(作用、影响、效果等)统称为原因类题,或措施(做法、建议、对策等)类题。
(1)原因类型题的答题模板
①理论依据(教材理论、党国政策)+现实依据(“现状”“作用”“意义”或“危害”等)。
②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现实的可能性。或者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③从设问所涉及到的要素:主体、客体、做某事三个角度出发,从小到大,由近到远,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发散思考,特别是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现状、趋势、目标、问题、差距)中获取和挖掘。
(2)措施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①主体分析法:对症下药;落实主体,各尽其责;从当前政策、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提出的重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中找办法。
②“三联系”分析法:一是联系教材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问题或困难,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9题一般考查文化和哲學知识,以开放型试题为主,设问类有评论类、标语类(广告语、主题)、建议类、探究类等。
评论类试题有申论型和驳论型。申论型试题,先申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然后加以论证,即“申而论之”。它不同于传统的辩析题,不强调全面,而更强调深刻,不需要全面分析,而只需要选择一个方面深入分析。
驳论型试题,先指明观点(立场)的错误,然后加以论证,同时指明正确的观点或简要阐明理由。要求先驳后立,以驳为主,全面辩证,有理有据。
标语(广告语、主题)类试题关键是把握题目的限制性要求,包括字数、数量、语言及主题等要求,只有符合四项要求的答案才能得分,因此做题时一定审清要求,规范作答。
建议类试题一般要求两条合理化建议,有时会在答题方向上有限制,如主体(国家、企业、公民等)、角度(哲学或方法论、文化等);有时不加限制,要求学生综合知识发散思维,创造性地做答。
探究类试题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以多话题和选择性为特点,以小论文、探究活动、科学预测等方式,考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评分实行等级制。要求考生一定要明确主题、事理相融、理材结合、辩证思考、综合作答。
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战术,如虎添翼,希望每位考生沉着冷静,就题思答,依问作答,“答题的思路在设问中,答案在材料中”,将设问分要素思考,分层提炼材料,就会有一半分在手!三年磨一剑,而今亮剑时,祝大家胸有成竹、心中有术,成就自我!
作者简介:刘 琦,中学政治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山西省首批名师培养对象,三晋名师;太原市名师、导师团导师,学科带头人,首届教学标兵、教学能手,太原市劳动模范、第十届太原市党代会代表等荣誉称号。多年从事高考和政治教学研究,所带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在山西教育资源网、太原名师公益课堂、太原教育电视台高考节目中进行政治高考复习讲座,并参与太原市、山西省高考模拟试题的命制和阅卷工作。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校 030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