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健康管理关键点探析

2018-02-09 12:08韩占兵张立恒姬向波黄炎坤
现代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种鸡白痢鸡场

韩占兵,张立恒,刘 健,姬向波,黄炎坤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鸡大国,蛋鸡年存栏量13~15亿只,鸡蛋产量2500万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约50%。同时,我国也是种鸡生产大国,已经建立起原种(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完整的三级制种体系,为我国现代养鸡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种源保障。目前我国鸡种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杂交配套系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蛋鸡、肉鸡的生产性能。种鸡的健康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繁殖性能,而且对后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种鸡垂直传播疾病时有发生,给商品代鸡群的饲养带来很大困扰。种鸡健康管理关键点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全面提升种鸡健康水平。

1 科学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减少种鸡群健康问题的基础。平时要做好种鸡舍环境控制,掌握科学的通风管理模式,平养种鸡要做好垫料管理,维持鸡舍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合理稳定的温湿度。确保种鸡营养状况良好,种鸡舍料位、水位充足,合理给水、给料,严格控制饲料中霉菌毒素水平。避免各类应激发生,提高种鸡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2 垂直传播疫病的净化

垂直传播疫病是影响种鸡健康与鸡苗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种鸡生产中能够垂直传播的疾病有鸡白痢、禽白血病、支原体、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等,其中发病率高、影响较大的为鸡白痢、禽白血病、支原体3种。

2.1 鸡白痢净化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鸡白痢是公认的垂直传播疫病,但水平传播同样要引起重视,可以通过孵化、饲养环境及饲料、饮水的污染经消化道黏膜感染,也可以通过伤口(如断喙、啄斗)传染。有人利用死菌或活菌菌苗控制本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批准过鸡白痢相关疫苗的生产与使用。感染或发病鸡群垂直传播造成孵化、育雏成绩下降,同时会造成商品蛋沙门氏菌污染和药物使用后的残留问题,危害到公共食品安全。因此,对种鸡群实施净化是鸡白痢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控方法。采用全血或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来鉴定、淘汰阳性种鸡,在国内各大型种鸡场被广泛使用[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种鸡场鸡白痢净化方案:首先进行种鸡群摸底调查,摸清鸡群阳性比例,评估种鸡群污染状况与净化成本,提出适合本鸡场的净化方案;接下来对阳性鸡群进行监测净化,淘汰阳性个体。监测重点时段为后备鸡转群(15周龄前后)和开产前(蛋鸡20周龄,肉鸡22周龄),淘汰阳性个体。监测净化阶段目标为原种场种鸡群连续3代全部为阴性,祖代种鸡场阳性率低于0.2%,父母代种鸡场阳性率低于0.5%,种公鸡要求全部为阴性。最后对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的种鸡场进行净化维持,按5%~10%比例进行持续不断定期检测,确保达到各代次净化标准。

2.2 禽白血病净化

该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鸡的肿瘤性疾病。禽白血病在鸡群中主要有A、B、C、D、E、J等几种亚型,其中E亚型为内源性病毒,与肿瘤无关,致病性很低。种鸡感染禽白血病的后果,一是引起多组织淋巴肿瘤,肉鸡屠体不能食用,严重者会导致鸡只死亡。此外,种鸡隐性感染禽白血病,虽然不出现肿瘤病变,但严重影响到生产性能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产蛋推迟、产蛋率下降、蛋重变小、受精率与孵化率下降。感染禽白血病还会引起鸡群的免疫抑制,容易感染多种传染病,导致鸡群死淘率增加。目前国内外控制禽白血病的主要措施是育种企业通过多次病原检测,淘汰阳性鸡,净化种鸡群。禽白血病病原检测成本高,因此要做好源头净化,对原种场、祖代场净化尤其重要,可有效降低净化成本,提高净化效率。

生产中禽白血病净化普遍采用ELISA 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到胎粪、蛋清、泄殖腔拭子中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抗原,具有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适用于种鸡群大面积检测,在种群净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目前禽白血病ELISA诊断试剂盒在我国初步实现商品化,主要检测ALV p27蛋白抗原。由于存在内源性E亚型的干扰,可以利用对内源性ALV有抗性的DF1细胞系来进行病毒分离,以排除这种干扰[3]。禽白血病监测净化目标:原种场全部为阴性,祖代场、父母代场阳性率低于1%,连续2年以上无临床病例[4]。

2.3 支原体净化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能够自体繁殖和合成自身大分子的微生物。国内已经鉴定的禽类支原体有10多种,其中对种鸡危害最大的为鸡毒支原体(MG)和滑液囊支原体(MS)两种。MG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MS引起鸡关节病变(滑膜炎),两种病症均会引起种鸡群死亡率上升,而且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在孵化中就会造成死胚与弱雏增加。支原体感染鸡群产蛋率普遍下降10%~20%,种鸡群全期会减少合格种蛋5~20枚。垂直传播会引起肉仔鸡饲料转化率下降,料重比上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控制支原体感染要把好引种关,特别要做好进口原种、祖代的检疫关。对于育种企业,特别我国优质肉鸡育种企业较多,要从源头来控制,采取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与生物安全措施,保持原种鸡群无感染状态,培育无支原体感染鸡群。对于父母代场,平时要做好病原监测,如发现鸡群中有阳性个体出现应采取药物净化,目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枝原净、替米考星)、四环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对支原体较敏感[5-6]。

3 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生物安全是疾病综合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即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病原、寄生虫、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使疾病远离种鸡场,如果存在病原体,将消除它们或者减少它们的数量与浓度,保证种鸡场不会发病。

3.1 隔离饲养

种鸡场选址要求距离其他禽场至少2 km,远离村庄、屠宰场、公路主干道至少500 m。注意种鸡场隔离设计,鸡场四周建围墙,有专用消毒通道与外界相连。场区内部各功能区要分开设置,生产区要单独隔离,限制人员流动,由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严格执行三级防疫区制度:生活区为一级防疫区,生产区为二级防疫区,种鸡舍为三级防疫区。种鸡舍最好采用密闭式种鸡舍,保证鸡舍环境可控,减少外界干扰。

3.2 交通控制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车辆可以接触到各种环境,进入场区的车辆必须严格消毒,车轮通过消毒池,车身喷雾消毒。生产区只允许饲料车进入,自动料塔供料场,料塔安装靠近大门围墙,料车无需进入场区就可以将饲料注入料塔。生产区道路严格区分净道、脏道,避免交叉污染。

3.3 卫生与消毒

种鸡场消毒要程序化,消毒对象包括与鸡群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房舍、饲养设施、道路、车辆、人员、物品等。人员从场外进入鸡舍要经过三次消毒,分别为鸡场大门消毒通道、生产区门消毒通道、鸡舍操作间消毒盆。空舍消毒要彻底,分为冲洗、喷洒、熏蒸三步来做。日常消毒包括带鸡消毒、舍外道路环境消毒、饮水消毒、场区垃圾定点消毒等。

4 合理免疫

4.1 免疫程序制定

免疫程序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并且要随着疫病流行动态不断调整变化。首先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病学及疫病在当地的危害程度来确定需要免疫预防的疫病类型。其次,需要根据下一代鸡群对母源抗体水平的要求来对种鸡群进行加强免疫,例如开产前1个月对种鸡群进行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免疫,可以有效保护初生雏鸡免受该病的危害。还要依照疫苗的保护力来确定合适的免疫时间,从而使种鸡产生较高而均匀的抗体水平。疫苗的使用顺序上,要求先使用弱毒活苗进行基础免疫,然后再注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可以获得坚强的免疫效果。禽流感目前还没有活苗可用,要注意灭活苗使用后产生抗体较慢,要做好隔离饲养与日常消毒工作。在支原体感染控制方面,疫苗接种对控制MG病情效果良好, MG灭活苗可以杜绝或降低支原体垂直传播和子代的感染率,在30~35日龄和95~100日龄接种,适合多龄鸡混养鸡场和污染严重的老种鸡场[7]。MS疫苗研制较晚,目前仅在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使用商品化的MS活疫苗,国内进口使用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8]。

4.2 疫苗的选购与保存

合格的疫苗要求疫苗胚蛋无污染,抗原含量高,安全性高。近年来国内鸡群MS的发生有很大原因是由于接种被MS污染的疫苗而感染。对于容易变异的RNA病毒,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选购使用疫苗的血清型应与当地流行毒株一致。购买疫苗时要查看疫苗的性状与有效期,灭活疫苗要求不破乳,弱毒活疫苗要求真空冻干。疫苗要求冷链保存、运输,接收和使用疫苗时认真记录,按其标签说明进行保存。冰箱内应存放温度计和使用日志记录,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含有冰袋的保藏箱。

4.3 正确接种

应根据疫苗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接种途径。滴鼻点眼免疫可以很好形成局部粘膜抗体,不受母源抗体影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适用于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量大时,可以采取多点注射,容易吸收。饮水免疫操作方便,但容易漏免,应提前停水2~4小时,掌握稀释用饮水量为全天饮水量的1/3,加入脱脂奶粉可以提高免疫效果。气雾免疫等省时省力,但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而且对操作人员与操作程序也有较高要求,以保证合理的雾滴直径。

4.4 免疫监测

免疫监测的目的是监测免疫工作的实际效果,了解鸡群抗体水平与健康状况,进行免疫临界值预警。例如鸡新城疫HI滴度要求达到9~10,这是保证鸡群安全的临界滴度,8以下滴度对鸡群的保护明显下降,滴度小于4会出现全群发病,无任何保护力。

5 种鸡群健康监测

种鸡群的健康关系到商品代鸡苗的质量,对种鸡群健康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主要疾病,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强化免疫或药物干预,降低种鸡群疾病风险,保证后代鸡苗的质量。同时,种鸡群健康监测也是评价种鸡场生物安全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种鸡场评估的重要指标。健康监测内容主要包括:①病毒性疫病血清学监测,主要监测种鸡群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5、H9)、传染性法氏囊炎抗体水平。②寄生虫病监测,种鸡在育成期应定期驱虫,并解剖病鸡肠道检查驱虫效果,开产前必要时再驱虫一次,保证产蛋鸡群免受肠道寄生虫侵袭。③种鸡产蛋期卵黄腹膜炎监测,发现病例要找出病因,加以控制,如人工授精翻肛操作不当、胆碱缺乏、产蛋期排卵异常等均会增加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风险。

猜你喜欢
种鸡白痢鸡场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我国首次进口曾祖代白羽肉种鸡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规模化鸡场生产成本构成与控制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