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
(济宁学院学生工作处)
近几年,大学生负性事件频频出现:伤人、杀人、自残,受过资助不知感恩,得到别人帮助没有感激之心,视父母的养育和照料为理所当然,“月光族”“啃老族”成为大学生的代名词,等等。这和大学生的感恩能力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都强调实施感恩教育,并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不高。笔者希望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提升感恩能力,为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开拓崭新的视角。
感恩的英文是gratitude,源于拉丁语“gratia”,意思是优雅、高尚和感激,与善良、慷慨、礼物和接受的美等有关。《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感恩界定为对别人(社会、自然、他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别人帮助的一种回报。感恩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已知定义得到学者们的一致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基于同情与爱的美好情感,即感恩是一种心理现象。一般认为,感恩心理包括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个环节。其中,识恩和知恩体现了感恩心理的认知过程;感恩体现了其情感过程;报恩和施恩体现了感恩心理的行为过程。感恩能力是在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即树立感恩意识的能力、表达感恩的能力、学会施恩的能力等,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认为感恩的能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校生中“95后”已经占了半数多,他们富有自我意识,思想独立,价值取向多元,但内心脆弱敏感,识别能力不足,遇到挫折和失败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容易产生偏颇的理解。近年来,大学生藐视自己和他人生命,漠视亲情、友情,放弃社会义务,把生活当作理所当然的利用和索取的事件时有发生,表面上看,这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的失范,实质上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大学生感恩能力缺失的一种折射。具体表现在:
(1)人际交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大学生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为理所当然,进入大学之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父母的沟通慢慢减少,十天半个月不和父母联系,需要钱的时候才会想起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遇到的不幸,归结到父母身上,认为父母没给他优越的条件;对待同学关系,如果认为对自己有利,就去交往,一味地去索取,付出的必须有所回报,缺乏共情能力,不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摩擦和冲突,总认为是别人的错,不从自身找原因。
(2)在个人行为方面,不注重诚实守信,考试作弊,获得国家补助认为,天经地义,不及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部分学生在看待社会时,往往只关注社会的消极面,自我利益得不到满足总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却从不曾考虑自身的不足与缺点;追求吃喝玩乐,讲排场,追求名牌。
(3)在行为规范方面,经常违反守校纪校规,视师长的教诲为理所,课上玩手机或睡觉,经常迟到,课下抄袭作业,见了老师形同陌路,更有甚者对老师出现辱骂鄙视的行为出现。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感恩能力高的人生活满意度较高,体验较多的正性情绪。在面对风险情景时表现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表现出高的亲社会行为,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各种压力,度过心理危机。“当我们心存感恩时,就很难同时感受到妒忌、愤怒、仇恨等负面情感。”“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感恩能够拓展人的思维,换句话说,感恩能让人们考虑更广泛、更具创造力的可能性、选择和替代方式”。
感恩意识水平差,导致学生易以自我为中心,极易出现自我认知的绝对化、片面化,并由此带来失落、沮丧、焦虑、消极等不良的心理健康事件。McCullough,Emmons和Tsang的研究结果证实,高感恩倾向的人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和主观幸福感。他们更容易发现身边的积极事件,获得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了个体处理各种负性情绪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Emmons和Sheldon的研究结果表明,心怀感恩的个体会选择社会行为作为其表达感恩情绪的方式,持续的这种行为可以提升他们的人际关系。Dunn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恩有助于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感,具有高感恩能力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正确地看待他人的优势并积极地取人之长,显示出自尊、他尊、信任和理解等优良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自己在交往中所遭受的伤害能恰当认识和分析,并努力缓解冲突或矛盾,更能宽容、谅解。Tsang实验研究发现,感恩有助于冲突的解决,增加互惠的帮助行为,从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感恩能力的缺失是一种心理问题,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体验感恩和表达感恩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种标志,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能促进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产生。通过感恩教育和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达到“感恩于心,报恩与行”的知意行合一的境地。实施感恩教育,提升感恩能力目的是把感恩内化为一种人格品质,做到“心中有感恩,学会感恩,践行感恩”,当一个人懂得感恩,具备感恩能力是时,就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社会生活中。
各高校应立足德育工作的全局,把培养“感恩”品质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期间学生必须接受一次系统的感恩教育,学习感恩理论,体验感恩的存在,培养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培养感恩认知。多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让我们发现,学生能够意识到感恩能力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要不要感恩、怎样主动表达感恩情感、什么方式去实施感恩合适,等等。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感恩课程学习中,遵循情感教学心理学理念,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感恩认知的培养重在体验,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系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深化学生感恩观念,可以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感恩认知。《诗经》《孝经》《三字经》《论语》《弟子规》《道德经》和《礼记》等经典国学以及这些经典国学的背景故事中,不乏感恩教育的素材,筛选符合大学生特点的经典国学写进感恩课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系统感恩培养。
以活动为载体,打造感恩文化工程,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营造感恩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提升感恩能力。以感恩文化工程为抓手,以爱我、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为内容的系列感恩读书活动,写份感恩寄语,以学校、系(院)、班级和宿舍为传递点,带动全校开展感恩大行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主题班会、寒暑假实践活动、校庆、文艺演出等途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积极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在活动中身体力行、亲身体验、激发情感,营造人人重视感恩、人人参与感恩活动的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这种感恩文化氛围能给大学生打造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大学生通过接受这种氛围改变个人的态度,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服从。
感恩能力是一种社会技能,涉及到一个人在各种社会情景中有效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把感恩意识转变为感恩行为,变成一种行动,施恩于人。团体心理训练比其他方法有明显的优势,能让学生在设定的实验室的情境中感受感恩,训练表达感恩和施恩的能力,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进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大量数据显示,感恩干预有利于提高个体感恩能力,提升感恩水平。目前,感恩干预的策略主要有:感恩记录、感恩沉思和表达感恩行为。感恩记录,是指定期记录值得感恩的事件,感恩沉思是指沉思或者记录感恩事件的积极生活经历,表达感恩行为是指写信感谢施恩者,寄给或当众读给施恩者。让学生每天进行感恩记录,写出感恩的时间、原因和积极感受。书写感恩日记来表达感恩和体验,心中有感恩之情时,及时向对方表达。实验研究表明,这三种干预策略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