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分析

2018-02-09 18:13:0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顽固性偏头痛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以反复、持续性的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通常将治疗超过3个月却未见效的偏头痛称作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也因为头痛反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1]。我国中医凭借安全、有效的优势近年来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起到了满意效果,有较高的认可度。本文分析了中医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顽固性偏头痛相关的诊断标准。(2)患者具备一定耐受能力、交流能力,意识方面无障碍。(3)患者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同意参与。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每组有患者45例,中医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是(34.6±4.5)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是(4.7±1.6)年。常规组中有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是(33.1±4.2)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病程是(4.9±1.9)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选用西医西药治疗,用药方法:尼莫地平,每次用药剂量是20 m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3次;氟桂利嗪,每次用药剂量是10 m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3次;谷维素,每次用药剂量是20 m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3次;若患者症状急性发作,加用尼美舒利,每次用药剂量0.1 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2次。

中医组选用中医治疗,方法如下:(1)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型:患者头痛发作时为胀痛或头痛如裂,有口干口苦、失眠多梦、面红目赤等表现,日常易怒、焦躁,脉弦数,舌红且苔薄黄,视为风火型;患者头痛发作时头重如裹、胀痛头昏,有脘闷纳差、倦怠乏力、呕吐痰涎、眩晕嗜睡等表现,脉弦滑,舌淡且苔白腻,视为风痰型;患者头痛发作时较为剧烈,有遇热症状减轻、遇寒症状加重的特点,存在怕冷、恶心等表现,脉沉迟,舌淡且苔薄白,视为阳虚寒凝型;患者头痛反复、阵痛隐隐,发作时犹如针刺,有劳累时症状加重的表现,存在面色少华、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表现,脉细涩,舌淡紫且苔薄白,视为气虚血瘀型。(2)中药治疗,治疗方面宜止痛、活血、益气,基础方组:全蝎3 g、细辛3 g、当归12 g、白芍15 g、钩藤30 g、川芎30 g、黄芪30 g。辨证加减:属风火型患者加用石决明15 g、白菊花15 g;属风痰型患者加用白术12 g、半夏15 g、天麻30 g;属阳虚寒凝型患者加用附子15 g、白芷15 g;属气虚血瘀型患者加用丹参15 g、藏红花30 g。用法:上述药物配伍后加水煎煮,嘱咐患者每天用药1剂,分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持续用药1个月,对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并于疗程结束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了解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情况,结合随访调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患者在用药后偏头痛症状已消失,随访期间未复发,视为治愈;患者在用药后偏头痛症状有明显减轻,随访期间有1~2次的复发或复发次数明显减少,视为显效;患者用药后偏头痛症状有所减轻,随访期间有3次以上复发,但持续时间变短,视为有效;患者偏头痛症状未减轻,随访期间症状反复,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全部获得随访。中医组治愈3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5.56%(43/45);常规组治愈27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是80.00%(36/45);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中以中青年所占比重最大,且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的2~3倍,病且此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2-3]。顽固性偏头痛以反复、持续的中重度头痛为主要症状标准,既往以偏侧头痛最为常见。关于临床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由于此症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故西医方面只是选用西医进行对症治疗,从而使患者存在的症状减轻,虽有一定效果,但西医用药还是有一定局限性,且长时间用药容易有不良反应发生,复发几率也比较高[4]。我国中医在诊治偏头痛方面有独到见解,且近年来中医药参与此病的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

中医认为,偏头痛属“头风”之范畴,主要是因气滞血瘀、血脉凝滞导致局部气血运行受阻而发病,且与精神压力过大、情绪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治疗方面主张止痛、活血、理气、通络[5]。本文中医组予以中药治疗,方中当归、黄芪能活血、益气、养血;川芎能化瘀、止痛、行气、活血[6];白芍能止痛、养血;钩藤能息风、止痉,且有一定镇静效果;全蝎可平熄内风,而细辛则温疏外风。同时根据患者存在的表现辨证加减,属风火型加用清热平肝类;属风痰型加用化痰健脾类;阳虚寒凝型加用温阳散寒类;气虚血瘀型加用活血益气类药物[7-8]。结果提示,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充分证明了中医中药参与顽固性偏头痛治疗的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顽固性偏头痛采用中医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内外兼顾的功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

[1]王治国.中医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120 例分析[J].光明中医,2010,25(10):1835-1836

[2]王红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20(3):124,126.

[3]林鹏翥.偏头痛3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434.

[4]佟秀芳,刘祝贺.虫类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2,10(8):84

[5]封理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80-81.

[6]张棠.顽固性偏头痛中医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30-3131.

[7]付俊杰.清府息痛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4,29(7):1438-1439.

[8]李永钦.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2):37-38.

猜你喜欢
顽固性偏头痛头痛
头痛应该灸哪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头痛与口疾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远离头痛的困扰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1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
哈尔滨医药(2014年5期)2014-02-27 13:35:32
会变身的烦恼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