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T2 mapping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

2018-02-09 18:13:00胡君李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后缘前缘退行性

胡君 李霞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可引起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病变,也可引起脊髓神经根病变,极其不利于患者的日常劳动、工作和学习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早期诊断以腰椎间盘退变的确诊为主,多采用如自体软骨细胞移植、髓核细胞移植及间质干细胞移植预防性干预性治疗[1]。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早期传统MRI诊断仅能诊断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期和晚期的改变情况,很难发现腰椎间盘的早期症状。以MRI T2 mapping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通过测量不同时期腰椎间盘MRI T2 mapping成像中的T2值方法越来越受到医学上的广泛关注,并被作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重要诊断依据[2-3]。对此,我院在此基础上也研究了MRI T2 mapping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有很大的价值发现,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因腰背部疼痛进行腰椎1.5TMRI检查的患者,其中45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最小是16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42.3±11.2)岁。80例患者均符合反复腰痛症状,且无下肢神经功能障碍、无MRI检查禁忌证等。从8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患者于2017年9月份进行第二次腰椎间盘MRI检查。

1.2 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用我院的飞利浦1.5T MR仪器进行常规矢状位T1W1、常规矢状位T2W2、横断位T2W1扫描,采用多回波SE序列进行正中矢状位T2 mapping扫描,其中成像参数设置标准明确,TR设置为1 000 ms,TE最小值为8.4 ms,最大值为67.2 ms,视野设置为220×220,其中矩阵设置为256×256,设置采集带宽的取值为31.25,设置层厚的取值为4 mm,其中扫描的时间是5 min 10 s,扫描的层数设置为10。一旦扫描结束依据于随机软件,使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出T2 mapping,其中测量出L1~S1椎间盘的T2值。

1.3 评价标准

腰椎间盘 Pfirrmann分级依据于参考文献[4]的 Pfirrmann分级标准分为5级,影像诊断由两位医师进行独立阅片,提取两位医师的统一意见。采用Functool软件处理原始图像,将其形成T2 mapping,并在正中矢状位T2 mapping上依据于从前向后的方向分级椎间盘,选取5个ROI,第一个是前部,第二个是前中部,第三个是中部,第四个是中后部,第五个是后部。测量ROT的T2值,进行2次的测量取平均值,由两位技师独立完成,并取两位技师测试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用F检验、t检验腰椎间盘各分级的纤维环(AF)前的T2值、髓核(NP)及纤维环(AF)后的T2值,用Kappa检验阅片医师的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否一致,采用一致性良好和一致性不佳两个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一致性不佳的Kappa值<0.40,一致性良好的Kappa值>0.75。采用LSD法比较组间差距,采用t值分析年龄、T2值和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80例患者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结果

依据于 Pfirrmann分级结果,两位阅片医师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 Pfirrmann分级评价结果有显著性的一致性,其中Kappa=0.78。80例腰痛患者有380个腰椎间盘进行T2 mapping成像检查,其中有350个清晰图像的腰椎间盘。其中54个Ⅰ级,107个Ⅱ级,89个Ⅲ级,68个Ⅳ级,32个Ⅴ级。腰椎间盘NP最小值为36.00 ms,最大值为290.31 ms。AF前缘T2值最小为25.21 ms,最大值为166.42 ms。AF后缘的T2值最小为30.52 ms,最大为208.96 ms。

2.2 腰椎间盘分级间的NP、AF前缘、AF后缘的T2值比较

Ⅴ 级 腰 椎 间 盘 的NP的 T2值(53.21±7.41)ms和 IV级(61.21±15.26)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级腰椎间盘的NP的T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Ⅳ级的腰椎间盘AF前缘的T2值分别是(51.02±12.61)ms、(48.21±10.05)m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V级、IV级和Ⅲ级之间的AF前缘的T2值分别是(47.21±8.95)ms、(48.21±10.05)ms、(51.02±12.61)m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分级间的AF前缘T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和Ⅱ级腰椎间盘的AF后缘的T2值分别是(90.02±33.62)ms、(87.65±32.01)m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和Ⅴ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分级间的腰椎间盘AF后缘T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不同时期椎间盘的T2值变化结果

20例腰痛患者第一次检查时,20个Ⅰ级,47个Ⅱ级,19个Ⅲ级,10个Ⅳ级,4个Ⅴ级。其中腰椎间盘NP的T2值最小是49.31 ms,最大是262.34 ms,AF前缘的T2值最小是28.1 ms,最大是109.52 ms,AF后缘的T2值最小是34.25 ms,最大是196.31 ms。在第二次检查的时候,其中21个Ⅰ级,46个Ⅱ级,18个Ⅲ级,11个Ⅳ级,4个Ⅴ级,其中腰椎间盘的NP的T2值最小为46.41 ms,最大为209.21 ms,AF前缘T2值最小是29.70 ms,最大是110.17 ms,AF后缘的T2值最小是33.81 ms,最大是176.25 ms。两次椎间盘的NR、AF前缘、AF后缘的T2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临床公认标准是以 Pfirrmann分级为主,但是也有学者认为 Pfirrmann分级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受到观察者的影响很大,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误差。对此,有学者提出了T2 mapping成像技术可用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中,在此之前 T2 mapping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关节软骨方面的研究[5]。有学者把 T2 mapping成像技术应用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认为,腰椎间盘有和关节软骨类似的生化成分,都含有胶原蛋白、水和蛋白多糖成分,在 T2 mapping成像技术的T2值可以敏感性地测出水分子的含量,也能分析出胶原纤维结构的具体排列情况,这主要是在胶原基质中水分子和其产生了各向异性运动[6]。同时,就T2值来说,也实属一种定量变量,可以保证一定的精准性。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AF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破裂或者裂缝,其NP中的糖胺聚糖成分也会逐渐减少发生脱水反应,进而影响了腰椎间盘的T2 值[7]。

我院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 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的不同部位的T2值,发现了不同分级间腰椎间盘的NP的T2值不同,分级越高,NP的T2值越小,且NP的T2值也和分级有着高度负相关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和以往学者研究结果大致相同[8]。因此在本研究中认为腰椎间盘的NP组分和退变发生的机制存在密切关系,这主要是NP退变时丢失了大量水分,也有紊乱的结构,在分级越高时有越明显的变化。T2 mapping成像技术可以敏感地测出水分的变化,这就使得NP的T2值可以作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依据。

综上所述,MRI T2 mapping成像技术不仅仅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也能从髓核的T2值反映出不同分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差异性,可作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重要诊断的影像学依据。

[1]张啸波,孙维荣,张肖,等.T2 mapping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0(7):544-548.

[2]张永亚,孙琦,董敏俊,等.T2WI与T2 mapping技术在腰椎间盘MR成像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1999-2003.

[3]蔡兆熙,杨泽宏,李永,等.短时轴向负荷下腰椎间盘表观弥散系数值及T2值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4(31):5051-5056.

[4]温群,孟凡华,钱亭,等.1.5T 磁共振 T2值定量测定在评价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8):582-587.

[5]李建文,舒建军,王新辉,等.DTI及T2 mapping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12):1919-1922.

[6]龚静山,凌人男,周阳泱,等.采用3.0T MRI T2和T2⋆mapping评价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退变[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0):113-116.

[7]李永,陈建宇,蔡兆熙,等.腰椎间盘早期退变定量MRI研究的新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10(6):560-563.

[8]肖应权,牛翔科,曾利川,等.T2-弛豫时间图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6,12(2):91-95.

猜你喜欢
后缘前缘退行性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南方文学(2016年4期)2016-06-12 19:54:37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7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
前缘
小说月刊(2015年2期)2015-04-23 08: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