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仅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愿望,而且开创了国际合作新模式,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走过五年时间,必须全面分析、冷静和客观评价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明晰合作路径,提升发展动能,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更好地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承载着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发展经济、促进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的愿望,坚持合作共赢,紧紧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下简称“五通”),坚持差异发展、对接发展和包容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赏,取得了较好阶段性成果。
“一带一路”建设有很强的实践性、系统性和创新性,需要强化政策沟通。当前,中国已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蒙古的“发展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澳大利亚的“北部大开发”、波兰的“琥珀之路”等规划实现了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协议得到了有效落实。2017年,中国与新西兰、黎巴嫩和巴拿马分别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泰国、老挝和沙特阿拉伯等7国签署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建互通互联的“数字丝绸之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表示了理解、信任和支持①,日本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世界发展、值得期待。迄今,中国与80多个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签署了100多份的“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政策沟通和机制化产能合作显著增强。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调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中,有65%公司拟在三年内增加“一带一路”的有关业务②,另据国际金融论坛和英国《中央银行》杂志调查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6家受访中央银行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态度积极,九成以上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助力本国经济增长;六成以上受访者表示将“积极支持”或“支持”使用储备货币,愿意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增资③。可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共识增加,利益契合点增多,将对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经济走廊、国际大通道相继打通,将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奠定基础。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看,西欧—中国西部国际公路境内段已通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路段加快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持续拓展,连云港—霍尔果斯陆海联运通道、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深入推进。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看,中泰铁路已开工建设,中越北仑河公路二桥提前建成,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工程整治加速进行。从中蒙俄经济走廊看,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试验段(二期工程)已相继动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实现投产,中俄共建的俄罗斯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全面推进。从中巴经济走廊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与附属公路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看,中吉乌国际道路已建成通车,德黑兰—伊斯法罕高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已与斯里兰卡港务局签署汉班托塔港运营协议,科伦坡港口城填海造地工程加快推进,马来西亚皇京港等海上支点港口建设进展顺利④。此外,中欧班列数量和运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国际运输协调机制日趋完善。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成效显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据统计,2013—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了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700亿美元,中国企业设立的75个经贸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达到22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21万个⑤。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额比重的25.7%[1];2017年增至14403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6.2%;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达144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⑥。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口额增加较大,对俄罗斯、蒙古进口额有所提升,对西亚、中东地区贸易额比重下降,对南亚及中东欧地区出口额比重大幅增加。从投资布局看,东南亚国家仍是中国的投资重点。以中国和马来西亚双边产业园为例,截至2017年8月,中马钦州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近100项,投资总额约500亿元人民币,入园投资超过280亿元人民币;马中关丹产业园已入驻7个中国优势产能项目(综合性钢铁厂、大型轮胎生产基地、铝型材加工、炼油催化剂等),累计投资额超过180亿元人民币⑦。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为适应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投融资额度,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提供38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中国银行四次发行“一带一路”债券,融资规模超过100亿美元;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一些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管理公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出了景顺“一带一路”零售基金。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稳步推进与IMF合作,先后设立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银行联合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拟在五年内提供总额20亿等值欧元的融资贷款。据统计,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累计已承诺的“一带一路”专项贷款达1624亿元人民币,项目贷款投向柬埔寨暹粒机场、印尼金光集团纸业收购浆厂、阿曼财政部综合授信等重点项目⑧。2018年5月2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布批准2个意向成员加入,成员总数增至82个;丝路基金签约18个项目,协议投资额72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的隔阂,以“五通”架起合作桥梁,赢得了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民意基础不断夯实。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十三五”期间,随着客源互送、线路共建持续推进,中国吸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有8500万人次,将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31.72万名留学生在中国935所高校就读⑩,中国政府每年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为沿线国家培养大量的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通过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政党智库、社会组织和民生交往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沿线国家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进了解、互惠双赢,拉近了心灵距离,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有序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不仅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不同,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不一,尤其是受到大国政治博弈、利益分配和认知理念等因素的交替影响⑪,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日益明显,西方国家认为动了他们的“奶酪”,有些沿线国家的态度产生了变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审慎观望[2]。受“信任赤字”、担心竞争和误读误判等因素影响,他们既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加本国就业,推进经济增长;又担心中国强化地缘实力,便采取拖延迂回方式,降低“一带一路”建设影响。近年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抛出“印太战略”替代方案,日本和印度联手推出“亚非增长走廊”,印度挑起了洞朗对峙,无端指责中国是“债权帝国主义”⑫,欧美国家忧虑和质疑声音不断,甚至出现了欧洲将联合抵制“一带一路”的说法⑬。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新丝绸之路不应该成为一条“新的霸权之路,让沿线国家成为附庸”;法国总理菲利普声称,欧洲不能把新丝绸之路的规则交由中国来制定。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中国不应将在西巴尔干地区的投资与政治诉求挂钩;德国外长认为,中国正在利用“一带一路”投资来宣扬一套与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体系⑭,就是上述现象反映。
“一带一路”建设横贯东西、连接欧亚大陆,穿越世界热点地区,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容易受地缘政治、宗教势力等因素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国际争端与社会矛盾的连锁反应,如果缺少安全稳定的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将面临新的风险,预警机制需要强化。如,有的国家政局不稳、行政效率低、法制制度不健全、政策透明度不高、治理机制的碎片化,容易产生法律纠纷、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较大的政治风险;有的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经济不发达,资源整合能力低,融资渠道不畅,对外资企业存在歧视现象,有较大的安全风险;有的国家资本短缺、信用状况差、债务违约多、融资成本高,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经济走廊建设的基础脆弱,缺乏签署贸易和投资保护协定,抵御风险能力低,营商环境不稳定,有较大的经济风险。
据《“一带一路”投资安全蓝皮书: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安全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在“一带一路”沿线46个样本国家中,“优先层级”(9个)、“推进层级”(12个)、“安全层级”(13个)的国家有新加坡、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等34个;“谨慎层级”(10个)、“关注层级”(2个)的国家有巴林、越南、马其顿等12个,投资安全系数有待提高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沿线国家的复杂环境缺乏足够认识,加之法律意识淡薄、投资经验缺乏、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统筹协调能力不强,存在对海外利益保护不力、产业定位不清晰、企业组织不合理和资源碎片化等问题,难以融入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导致重复建设、盲目投资、恶性竞争和浪费资源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一些国家政治力量的边界不清,难于为对接“一带一路”作出妥善安排,将制约协同效应的发挥⑯。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共建“一带一路”的三个基本原则,确立新疆、福建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将加快构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广西和云南四大门户,有序推进沿线通道、经济走廊、八大高地(西安、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和15个港口城市建设(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在实现“五通”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有待细化,政策措施急需落地,尤其是解决争端机制尚未建立,政策衔接和项目合作就无法展开,难以及时有效地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将面临新的考验。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尤其是经济体系脆弱不稳定[3],衔接互动亟待提升。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看,主要是陆港通道滞后,客货运过于集中在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和绥芬河等4个铁路口岸,陆港枢纽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口岸公路等级较差,路网布局不合理,通道联结不畅,难于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要;国际物流枢纽体系不完善,沿线国家装备标准化不高、技术标准差异大,已严重影响货物运输的发展;陆港建设牵涉部门多,政策协调难度大,导致项目融资和建设困难,制约了陆港国际化。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看,海上运输通道、港口设施配套不完善,重点港口、支点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强化,海上互通互联、海洋经济合作和共同开发有待提升。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已影响经济走廊、国际大通道建设,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沿线国家融合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博鳌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⑰。“一带一路”建设属于全新事物,要打造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协同发展机制,必须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机制[4],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行稳致远,必须坚守定力,既顾及眼前利益,又注重长远目标[5],促进政策对接,巩固已有的合作成果,把握好建设节奏,做到久久为功、精耕细作,求一事而不求一时。要立足优势,做到统筹兼顾、合力推进,避免出现“欲速则不达”。要强化顶层设计,做到明确靶向、精准发力,科学布局核心区域、重点国家、战略支点、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不断夯实合作基础,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要坚持差异发展,做到重点突出、分层推进,将合作重心转向对我友好、政局稳定、经济潜力大、基础设施需求旺盛的沿线国家,把合作重点放在周边地区、资源型、通道型国家和战略支点城市,加快打通陆海通道和空中、信息通道,提升互通互联枢纽功能,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差异大,既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6]。由于国情不同,加上领土争端,区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要主动对接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基础设施、民生需求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市场合作机制,提升当地人民的参与意愿和获得感。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位特征和风险指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对接国际先进规则,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形成更加广泛的合作共识。要合作共赢,以增进产业互补为核心,积极构建区域生产网络平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潜力。要政策沟通,推进睦邻友好关系,创新融资发展平台,完善管理机制,减少同质化竞争,促进沿线国家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7]。要互惠互利,统筹协调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对外合作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与现有的产业基础,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能源矿产、海洋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线,让沿线国家尽快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构建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以对接发展增进合作共识。目前,沿线国家、企业界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建设兴趣日益浓厚,如联合国设立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美国企业界与美国驻华使馆联合成立“一带一路”小组,韩国提出新北方经济政策,中日两国拟设立“一带一路”官民协议会,新加坡《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联合设立“一带一路”专网,马来西亚华人公会设立“一带一路”中心,上海市进出口商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贸促会、土耳其—中国工商业协会和吉尔吉斯斯坦工商会联合共同设立“一带一路”贸易商联盟等。可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沿线国家首脑定期会商机制,通过部长会议和机制化论坛,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可探索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依托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可借鉴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机制,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强化双边多边合作,加快对接技术标准,统筹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础不一、利益诉求多元,要寻找合作最佳利益结合点,以战略型、资源型和技术型投资为主[8],通过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9],构建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新模式,满足沿线国家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要立足国情、兼容并蓄,不搞封闭排他性,承认多元文化价值,善于与各种宗教打交道,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真正使“一带一路”成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和共享发展的平台[10],不断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动能;要按照市场差异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广泛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和相关国际机构参与合作开发,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打造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11];要根据发展基础和承受能力,兼顾各方利益诉求与发展关切,通过完善合作机制,创新项目合作方式,争取在沿线国家打造若干个“战略支点”,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体现崛起大国的形象和责任担当。
针对沿线国家的忧虑和质疑声音上升、民众认知度不够高等问题,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继续深化开放合作,讲究宣传策略,重视处理区域大国关系,深入浅出地阐释、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强化政策沟通,按照共商共建共赢原则,通过释疑解惑提升合作效果,努力创造“顺势而为”环境,有效化解“一带一路”建设阻力;要深入了解沿线国家发展计划,密切关注各国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愿望,选择差异化合作模式[12],照顾到参与国家的舒适度,提升“一带一路”建设针对性。要以互信为基础,增强透明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疑虑和对地缘政治变迁的担心,使沿线国家由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让“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共赢中壮大成长;要了解沿线国家的目标市场和潜在需求,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国际投资风险的法律安排,有效化解贸易投资争端,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履约率和投资成功率,让沿线国家和人民在持续发展中增加获得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侨华人众多、侨力资源异常丰富,具有语言和文化等优势,不仅了解住在国的情况,对祖籍地的感情深厚,而且希望与祖籍国建立关系,加强经贸合作,以获得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的重要依托[13],要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鼓励海外华侨华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释疑解惑、穿针引线,消除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进一步增进合作感情。要鼓励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梁纽带,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内外需协调发展,“引进来”“走出去”相互结合,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发展,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把“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成为区域治理合作的样本。要借助海外华侨华人渠道,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活动,充分运用和融合沿线国家的要素资源,更加精准地对标发展所需、民心所向,积极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让沿线国家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环境有不确定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对外投资强国,随着对外关系发展,海外利益保护已提上重要议程。必须做好动态跟踪,加强相关利益合作者研究,全面开展沿线局势风险预警评估,避免盲目乐观、操之过急和一哄而上,有效规避风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14]。“一带一路”建设将扩大人民币境外资金规模,有利于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可依托基础设施、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及电子商务计价结算等途径,创造更多的投融资载体,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环境。据估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另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到2030年,亚洲基建投资需求高达26万亿美元⑱。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平台,通过政府援助、直接投资、商业贷款、政策性贷款和发行基础设施债券等方式,尽快破解沿线各国建设的资金瓶颈,增加人民币供给比重,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推进世界经济发展。
注释
① 王毅:访欧达成三项重要共识,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外交部网站,2018-05-21.
② 全球金融巨头“一带一路”觅商机,日本经济新闻,2018-05-16.
③“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近30家央行发现了哪些机遇?2018-04-28.
问题问的精简、精准、精尽了,必定能将高的立意在好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④ 多国驻华使节盼参与南向通道建设 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中国新闻网,2018-05-01.
⑤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年货物贸易额超五万亿美元,国资委网站,2018-04-16.
⑥ 商务部: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7.8%,商务部,2018-01-25.
⑦“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发展态势:多模式建设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成效卓著,全球工信,2018-04-12.
⑧ 中国国开行:力争年内完成2500亿“一带一路”专项贷款授信,中新社,2018-05-10.
⑨习近平铺展“一带一路”通途,央视网,2018-05-14.
⑩习近平铺展“一带一路”通途,央视网,2018-05-14.
⑪ 程国强:“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创新与体系构建,中国经济新闻网,2017-11-20.
⑫ 王文:为抹黑“一带一路”,印度学者造出“债权帝国主义”一词,一带一路百人论坛,2018-03-01.
⑬ 智库报告:欧洲联合抵制中国一带一路,法意读书,2018-05-17。该报告由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联合撰写,2018年2月完成,给出的欧洲应对中国政治影响力的对策建议包括:利用欧洲成员国集团力量,在欧洲建立高水平、独立的中国专门知识,为中国在欧洲国家的投资提供替代方案,加强投资筛选工具,加强国家和欧洲安全机制,引入透明要求,建立公民社会参与者和广大公众的认识,为欧洲华人社区提供支持。
⑭ 扬之:“谁动了我的奶酪”——浅析欧美对“一带一路”的心态变化,观察者网,2018-03-31.
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安全指数普遍上升,枣庄市税务局,2018-05-15.
⑯ 周方冶:“一带一路”落地东南亚面临的三大挑战,《东南亚研究》,2017-09-10.
⑰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04-10.
⑱ 连平:“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空间,中国证券报,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