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盛
语文教材所选之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着生动丰富、意蕴无穷的语言,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文学形象,异彩纷呈、多样多变的文章结构和美不胜收、情景交融的意境,可谓是集古今宝贵思想之精华,收中外名人雅士之贤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正确引导,善于激发,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出来,他们的思维就会随课堂的节奏,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的教学也便成功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创设情境,进行对话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本中有许多有关“月”的诗句,为了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在收集整理月的诗句后,课前先激趣:为什么有关月的诗句传唱古今?面对同一轮圆月,为什么有人爱月,有人怨月,有人怜月,有人叹月,有人感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有同学说“一轮圆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看,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有同学说“在月光的温抚下,无论是失落的骚客,还是多情的才子,都把月当作可以倾听心音的知己”……最后,对月意象所寄予的丰富情感做出归类,大致有“良辰美景出明月”“思念幽情寄明月”“感伤郁闷托明月”“沙场边塞共明月”“豁达洒脱邀明月”“兴衰更替蕴明月”“男欢女恋惹明月”等。真可谓“同样婵娟别样情,巧妙设置收获丰”。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某些疑惑点上质疑,这是教学生成难得的契机。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螺旋式上升的积累过程,恰恰是学生探寻问题,寻求真相的动力所在。
教授《琵琶行》,初读课文后,先提出疑问:“作者(一位诗人)为什么说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找出明暗两条线索,由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而到琵琶女的“五陵年少争缠头”和“老大嫁作商人妇”,两个失意者,心灵沟通,怨恨交织,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怀。在此基础上,带学生去赏析诗人是如何描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美妙的,去体会“江州司马”为何“青衫湿”。
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都在课前确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不是原定教学的目标,而是临时生成的意外点。我们同样要运用教学机智,临时根据需要进行启发探讨。
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焦刘两家怎么会提出男女主人公合葬呢?对于这个意外点,根据课堂气氛临时调整了教学步骤,启发学生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两家合葬有无现实可能?学生讨论的气氛很热烈,争得面红耳赤,有同学说“这是对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闪现出理想的光芒”,有同学认为“两家家长后悔莫及,对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迟到的认可”……虽然有些看法还不够成熟,但能让学生都动起来,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思索,让学生参与研究探讨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也从中得到了新的感悟。
一篇美的文章,如果仅靠老师精彩的讲解,学生容易处于一种思维疲劳或情感冷淡状态,即使文章再美,教师讲解再精彩,恐怕也是一堂沉闷、无味、失败的语文课。
《项脊轩志》中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上课时抓住细节,通过朗读,带学生去品味细节传达出的人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如祖母望孙成龙,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恢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倾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通过品读,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情深深打动了学生,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了学生对亲人的感恩意识。真可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纪念刘和珍君》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消除学生对鲁迅文章的惧怕心理,笔者尝试在介绍文章写作背景之后,先把文章的第五章节提到前面,用舒缓的语调、沉痛的感情朗读,抓住教材的情感点,把学生带到那个惨不忍视的场面,在学生脑海中再现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通过“欣然前往”“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在他头部和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一系列的特写镜头的凸现,激活学生的情感点,激发学生对烈士临难沉着、勇毅和互相救助精神的赞叹之情,对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滔天罪行的愤恨之感。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震撼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顿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体悟,但教师如果不善于引导,不懂审美艺术,课堂就会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淡化课堂设计的预设性,不用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不要求见解的统一,要讲究常变常活、常活常新,从而避免“画地为牢”,束缚学生思维的展开;避免“口若悬河”“唯我独尊”。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动情点、疑惑点等恰恰是我们教师可利用的,巧用这些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