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之,侃珠措,吴玉珍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2;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3.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2)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地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自北而南穿越其境,高山峡谷,形成一种深切割地貌。全域土地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交通不便,基础薄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和后发性,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与差异性特点。为了深入了解藏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特点,课题组于2015年7月赴昌都市卡若区进行了田野调研活动。其中重点考察了嘎玛乡中心小学、拉多乡中心小学、日通乡中心小学和俄洛镇中心小学,取得了大量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课题组借助互联网以及通过与相关报道人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情况,实时掌握动态变化,进一步补充资料,调整思路,明确问题点,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出该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以卡若区的部分案例,根据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相关文献,就区域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试做考察,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性建议或可能的发展路径。
据县志记载,卡若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两个主要阶段。其中传统教育包括私塾和寺庙教育两种基本模式。
私塾教育的前身是清宣统二年(1910)开办的一所官话小学堂。民国建立后,改官话小学堂为县立小学校。20世纪30、40年代末,昌都镇正式出现私塾教育。到1950年,昌都镇共有私塾6所,学生一百多人,其规模大者20-30人,少者几人,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其一是以解决学生阅读能力为主的私塾。这类私塾的教师大部分以办私塾作为自己的职业。家长对老师的要求只是让孩子认读藏文,达到基本会写,解决阅读能力而已。许多学生到此就读也只是为识字。由于这类私塾收费很少或者不收,所以入学学生较多,颇受群众欢迎。一般而言,到这类私塾学习的平民百姓子弟目的有两个,一是到寺庙当扎巴,二是为以后谋生打下一定文化基础。
其二是以解决学生阅读和书写能力为主的业余性私塾。这类私塾的老师,文化程度较高,其主要工作是在政府某个机构中任职,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办私塾。就读这类私塾的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且大部分具有在第一类私塾就读学习的功课基础,求学目的是多学文化,为以后跻身上层社会铺平道路。其教书特点是将阅读和书写相结合,不仅教文法,正写法,而且还教一般公文的书写格式。
其三是纯粹教藏文书法。昌都宗政府的卓聂江村所办的私塾即属此类。由于卓聂江村在藏文书法上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一些即将就任宗政府的秘书或一些富裕家庭的子弟拜卓聂江村为师,专攻书法字体。
历史上各私塾收费不一,学生基本上只供给私塾先生以生活必需品和薪金,普通家庭一般均能承受。1959年民主改革后,私塾废止。
寺庙教育一般采取“以师带徒、传承佛教”的方式进行,教授新入寺僧尼学习藏文和佛经。寺院教育规定从“增扎瓦”(意为初级学经班)到“策尼扎仓”(意为高级学经班),一般要学习16年左右。“增扎瓦”3年。在未考取格西学位之前,“策尼扎仓”阶段是没有止境的。宗政府办的学校一般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和家庭地位不同,学制6至9年不等。私塾和其他带专业性质的教育,则因其各自培养的目标不同而异,一般1至6年。传统上,寺院教育设念经课以及“五部大论”、“志扎”、“门扎”等课程。寺院教育以堪布和格西为教师。
现代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以汉语教学为主。其中小学教育肇始于1951年3月成立的昌都小学,李安宅任校长。根据“以民办为主,公办为辅,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民办小学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办学主体。到1963年,全县有公办小学1所,民办小学137所,学生总数2832人,基本上实现各乡有民小的计划。
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从实际出发,将“民办为主,公办为辅,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转变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停办、合并了部分条件较差和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至此,虽然公办学校数量未见明显增长,但规模不断扩大,适龄儿童入学比例逐渐增加。到1988年,全县公办学校12所,其中公办小学10所,中学1所,幼儿园1所。民办小学64所。教职工305人,小学在校学生4919人,幼儿园175人。同年,昌都县学校从过去的以汉语文教学为主逐步过渡到以藏语文教学为主。小学一年级新生全部实行藏语授课,其他藏族班采取增加课时、配备骨干教师等措施加强藏语文教学,同时学习汉语文。昌都县学校小学部取消藏汉混合班。
1993年,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明确提出2000年实现“县县有中学,乡乡有小学”,牧区普及三年义务教育,农区普及六年义务教育,主要城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决策。1999年,作为“普六”攻坚年,按照集中办学为主,分级办学为辅的原则,将227所学校调整为82所,其中幼儿园1所,小学80所,初级中学1所。基本实现“乡乡有完小,村村有初小”的目标,并形成一支以正式教师队伍为主,民办代课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7%,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8.9%。82所学校全部实现了“一无三有六配套”(即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校墙、大门、校舍、桌凳、操场、厕所配套)。教育拨款和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切实做到了“两个增长”,其中1999年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224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0.6%。
2000年,昌都县召开第七次教育工作会议,总结1999年“普六”攻坚工作,并把当年教育工作的重心确定为巩固“普六”成果,衔接“普九”,面向21世纪,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①。
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基础教育15年免费教育,建立起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共15年免费教育体系,西藏全区的教育事业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据介绍,“十二五”以来,昌都市积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教育追赶战略和振兴工程,全市教育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中小学入学率、升学率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卡若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
据调查,卡若区在2003年实现“普六”,2005年基本实现“两基”目标(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11年通过“国检”。全区目前共拥有各类各级学校6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28所,教学点14个,幼儿园19所。全区共有专任教师517人。小学阶段在校生为6176人,中学阶段在校生为934人。全区教育发展总体情况趋好②。
第一是“三大提升”,即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倾斜程度逐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断提升。2010年区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5572.79万元,其中教育事业经费4935.78万元,“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经费637万元。2011年区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10604.74万元,其中教育事业经费8829.97万元,“三包”经费1774.81万元。2012年区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9764.15万元,其中教育事业经费7357.99万元,“三包”经费2406.16万元。2013年区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9808.29万元,其中教育事业经费7352.37万元,“三包”经费2455.92万元。2014年区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10973.93万元,其中教育事业经费6088.44万元,“三包”经费2622.13万元,22%教育配套2263.36万元。区财政对教育拨款基本做到了“三个增长(财政教育拨款增长、生均教育经费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增长)、两个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收入比例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提高)”。。
农村教育倾斜程度大幅提升。全面落实农村学校改造工程,2010-2014年,实施城镇学校与偏远乡镇学校进行支教和轮岗交流工作。2010-2014年,从区一中、俄洛镇中心小学、达野中心小学、卡若镇中心小学、如意乡中心小学等区内优秀学校,抽调三百余人到卡若区偏远薄弱学校进行支教工作,同时偏远薄弱学校选近30名教师前往优秀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相继出台了《卡若区教师支教和挂职锻炼暂行办法》、《卡若区教师支教考核暂行办法》、《卡若区教师挂职锻炼考核暂行办法》,加大对全区偏远学校的教师支教力度,支教工作稳步推进。
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科质量检测工作全面铺开,小学毕业年级的语文、数学、藏文、英语四门学科列为质量监测,小学其他年级的检测科目随机抽签决定,初步形成从中考、小学毕业考到各年段全覆盖的质量监控体系。中考合格率逐年上升,高中班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10-2011学年有一名考生被录取,2011-2012学年有3名考生被录取,2012-2013年有3名考生被录取,2013-2014年有7名考生被录取。编写和实施《中小学教学常规》,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对各学校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学校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10-2011学年西藏初中班考试中有14名考生被西藏内地初中班录取,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2013-2014学年则分别有19名、18名、28名考生被西藏内地初中班录取。
第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步伐不断加大。由于本区大部分地方特别是一些偏远乡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分布面广点多,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因此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就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2011年开始加大对各校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的投资力度,进行改造和新建,并逐步对边远乡镇学校进行机房新建,全面提高全区电教硬件水平。在大力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同时,重点抓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目前中小学已建成一定数量的卫星教学收视点和教学光盘播放点,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班班通(有线教育电视系统)、校园网、办公局域网等设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开辟了获取教育信息、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创造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新天地。
第三,学生道路安全保障不断提高。2012年为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广大群众送小孩上学的积极性,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区教育局自筹资金130万元,购买3辆客车用于接送学生上学,使道路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卡若区建立“六长”(区长、乡长、教育局长、校长、村长、家长)责任追究制,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根据卡若区实际,实行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乡(镇)、区直各单位包学校制度,指导和帮助各乡镇、各学校完成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各乡镇党委、政府及驻村工作队优先落实教育工作,每季度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定期深入学校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入学率和辍学率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保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通过不断努力,卡若区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1-2012学年全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5228人,2012-2013学年、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全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分别为5720人、7225人、8611人。实现了从“辐射”转向“覆盖”。
第五,保障弱势群体,从少数人受益到应助尽助的转变。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卡若区设立了“教育救助基金”和“升学奖励基金”,确保不让每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2011-2012学年“升学奖励基金”有219名考生受益,奖励金额达36.15万元;2012-2013学年、2013-2014学年,分别有260名、302名考生受益,奖励金额分别为43.95万元和47.6万元。经区教育局多方筹措资金,到2015年“卡若区救助基金”专户上已筹措资金40万元,并全部落实到位。
第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从引进合格教师到培养名优教师的转变。从2010年至今,累计外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达到162人次。同时,将外派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校内外教师结对、新老教师结对、骨干教师与名师结对等比学赶帮机制,积极探索立足当地,充分利用俄洛镇中心小学的教学优势,对全区各乡镇学校骨干教师进行轮流性业务跟班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农牧民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送子女上学的意愿增强,积极性提高,辍学现象得以有效遏制,且陪读家庭增多,如日通乡小学周边自发形成的农牧民“学区房陪读家庭群落”即其一例。
卡若区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较快,在努力均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控辍保学、加强信息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发展中的问题或困难。据调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③。
首先是师资总量不足,教师工作负荷较大。根据“藏昌机办发[2013]9号”文件精神,卡若区小学、初中专任老师核定编制数分别为540人、113人。实有数则分别为330人、105人,共缺编218人。由此造成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教师常年超负荷工作。一是课时量超标,按规定一个老师一周18节课,但实际上各校老师通常最少25节课,且基本上都是“一专多能”或一身兼数职,如嘎玛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兼出纳、后勤以及两个班的数学课,拉多乡中心小学校长亲自教两个班的语文和美术,副校长则教两个班的数学和体育,即便如条件相对较好的俄洛镇中心小学,所有老师代双课,校长本人代三个班的品德课。这样,各学校只能通过加大教师的工作量来弥补师资的不足。二是由于卡若区地广人稀,只有坚持寄宿制办学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目前各校生源在不断扩大,但各学校尚未配备专门的寄宿制管理员、保安、专职校医以及会计、出纳等人员,需要教师充当全职角色。这样无形中增加了额外负担,同时也使学校规范化管理受到一定影响。如俄洛镇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600名学生寄宿,虽然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但教学任务同样十分繁重,班额规定为40名,但目前最大的班额有69名学生,班级多,班额大,年级与班级之间交叉上课,每个老师一天仅作业就有两百多份。通常,一至三年级周一至周三有晚托,四至六年级则全周有晚托。因为属于寄宿制学校,且97%为农牧民子女,学生基本上没有家庭辅导,所以需要老师额外付出,通过晚托来解决。校长本人更是身兼数职。
其次,师资结构有所失衡。总体而言,卡若区教师的师生比已趋于平衡,但从学科构成或专业对口来看,全区普遍缺少藏文、英语、地理、美术、音乐等专业科目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卡若区各小学专任教师缺编8人。但从年龄结构上而言,全区教师队伍老中青比例失衡,特别是年轻教师所占比例少。从培养成效上看,缺乏一批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骨干力量成长缓慢。地域分布上,城郊学校师资相对集中,边远乡学校则比较紧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进程。
第三,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性,流失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卡若区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则更难。目前,教师辞职、改行、借调等流失现象,虽然有所减少,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究其原因,一是较之其他职业、特别是公务员,教师待遇较低,专业岗不及行政岗,发展空间有限,学生报考志愿多不愿选择师范类,教师职业整体缺乏社会吸引力。二是校点分散,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多两地分居,长期不能顾家,造成一定的家庭问题,故教师群体中离婚率较高,年轻教师则找对象难,多不愿嫁教师,从而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三是各学校办学条件、待遇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校际教师流动的单向性(即所谓向上流动,向下流动或平行流动基本为行政调动和支教性质),客观上影响到条件较差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内部的结构性流失。目前卡若区教育发展的格局,按海拔高度,由高而低,自北而南,从牧区到农区,从人口稀少到稠密的特点,大致划分为三大片区,其生活环境、交通条件、特别是工资待遇存在一定的级差。因此,相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如“三镇两乡”(城关镇、卡若镇、俄洛镇和拉多乡、日通乡)的小学,僻远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更加突出。
第四,教师培养培训的针对性不够。由于国家、自治区级培训多是汉语言学科的培训,而卡若区的教育主体为藏语言教学,所以虽然每年投入不少,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其培训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则难以充分体现。此外,由于卡若区师资总量不足,教师紧缺,很多学校无法抽派教师参加培训。嘎玛乡中心小学达娃校长坦言:教师培训很有必要,但走不开,即便是平常请假也难。
教学点教师基本为代课性质,原有100多名,分属公益岗和临时工两种待遇类型,其中公益岗月薪1800元,临时工月薪则有1000元和180元之别。通过藏语文和语文考试,迄今代课老师大多已经转正,但偏远乡仍有几十名代课老师,且基本为临时工性质,月薪不等,平均年龄40岁以上。如日通乡有3个教学点,均在牧区,1至3年级学生几十名,共有3位代课老师,其中一名月薪已调至1000元,其余两名仍为每月180元。嘎玛乡则有两个教学点,5位代课老师,1至3年级学生20名。据反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生活条件艰苦,以及代课老师待遇、教学水平“双低”现象是目前教学点的共同问题,由此引发的关于教学点存废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牧区中小学基础建设,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但受投资方式影响,加之卡若区教育底子薄,所辖校点较多,以及2017年全区面临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距离城乡学校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对教育的投入尚难满足全区教育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需求更多,困难更大。
由于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应该说目前各学校在基础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但在学校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较之内地尚有一定差距。
卡若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挑战,既有区域性特点,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努力破解难题,积极应对挑战就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或可能的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首先在师资分配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适当增加分配名额,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逐步解决卡若区、特别是边远乡师资缺乏问题。其次,落实好教师配备政策,杜绝挤占挪用教师编制,严格教师准入,招聘合格教师,特别是音体美、英语等学科紧缺教师,形成教师培养补充的长效机制。第三,进一步加大“送教下乡,送培进校”力度,巩固和健全教师轮训制度,制定全员培训计划,落实每五年一周期的培训,努力缩短年轻教师成长周期,加快培养各级骨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以及教师在职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藏文教师培训、电教人员培训等工作,并确保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第四,制定和落实教师激励政策,改善教师福利待遇,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职称评聘、晋升倾斜政策,以及绩效工资分配向偏远倾斜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平衡,特别是针对边远乡教师调动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出台一些更加具体细致的措施和办法。
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但却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政策目标不等于现实效果。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要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切实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长期性、条件性和复杂性。二要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教学点,将合理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教学点建设相结合,均衡学校布点,处理好集中办学为主与分散办学为辅之间的关系或矛盾,分阶段,按步骤,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第三,集中办学是一种方向性选择,得到农牧民的普遍认可,因此必须坚持集中办学,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原则,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改扩建、新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同时配齐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加强学校管理,尽量避免增加教师群体的额外负担。
加快学校附属设施建设进度,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如实行高寒、高海拔学校取暖、保暖工程,学校通油路、通电、通安全饮用水、通网络、通电视等,集中建成一批“校舍美丽、设施齐全”的规范化学校,逐步解决基层教师在吃、住、行、学等各方面的困难。同时,建议将教学点的建设纳入“农村薄弱学校校舍改造类项目总体规划”,加大对教学点的投入和教学点老师特别是代课老师的培训,提高教学点的教学水平以及代课老师的工资待遇。
应抓住“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契机,利用援藏教师群体的教育经验和成效,结合实际,学习内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带动区内教师教学新经验的形成,激发内部活力,助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健全教育对口支援机制,重点加大对双语教育、英语等的支援力度。
即坚持把中小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建设与依法治教工作相结合,健全德育工作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相结合,促进师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与道德建设和社会共同育人相结合,努力构建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以“学当文明、立改陋习、增强融入、促进‘四个认同’”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生感恩、爱国、养成教育,确保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深入和持久。
总之,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发展基础教育的关键。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坚持创新发展,因地施策,精准施策,努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既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迈入教育强区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注 释]
①本节数据均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昌都县志·教育》,巴蜀书社,2010年出版。
②昌都市卡若区教育局《昌都市卡若区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15年3月10日。
③昌都市卡若区教育局2015年3月10日《昌都市卡若区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昌都市卡若区区委、区政府2015年5月10日《昌都市卡若区教育情况汇报》以及2015年7月调查访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