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燕
(肇庆学院 文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杨芳在散文《向下的诗行》中写道:“我不去想那些崇高和光亮的事物,我只想关心那些在寒风中叫卖的小贩、双手龟裂的卖菜大妈、目光呆滞的摩的司机……我的诗句是向下的,我在注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都觉得我是在看我自己。在那些我所了解到的事物层面和不可见的被面纱遮蔽的世界中,得以用这样一种方式记录并陈述自己的良知、感想和经验,从而走向早已存在的一个万物的秩序里。”①这或许可以作为杨芳散文的最佳注解。她的散文,有着明显的岭南地域文化烙印,她写生于兹长于兹的肇庆民俗风情,写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但更多关注的是平凡的人和事,童年的记忆,那些不起眼的食物和植物,菜市场的人间烟火……她的文字质朴简单却温暖可亲,在对日常人生叙述中,让人感到一种具体可触的恒常的美好。
作为岭南作家,与郑小琼来自四川,魏微来自江苏不同,杨芳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她于1982年出生于肇庆广宁,曾在广州的工厂打工,后来回到肇庆,在一所学校从事文秘和档案管理工作,并努力自学,坚持创作。现在,她在肇庆市德庆县的一家报社做副刊编辑。杨芳生于广东,长于广东,除了短期的旅行,甚至没有离开过广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是真正的“本土作家”,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也就在所难免了。
杨芳的散文集《风声如诉》,2015年12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她自2003年至2015年期间创作的散文作品。将之作为地域文学研究的一个文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在她的散文中有很多关于广东历史文化的描写,如《本色端城》《登上宋城墙》《粤地肇庆》《石牌一日》《汕尾一瞥》等。也有对民俗风情的呈现,如《清明感怀》《五月之忆》《春节的瓜子》等篇。
杨芳对肇庆这座文化古城无疑是非常熟悉的。读《本色端城》,顿觉坚实的古城墙、高高的崇禧塔、羚羊峡的习习清风……在她笔下似乎具有了某种生命,包拯、利玛窦、孙中山等似乎也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进悠闲的茶楼食肆,走进缓慢而平和的城市当中。《清明感怀》则让我们看到了清明之际从外地风尘仆仆赶回山村拜祭的人们,他们点燃香烛,在纷飞的纸钱中回忆乡村的历史变迁,有多少人从乡村走向了大城市,甚至走向了南洋,走向了生的挣扎与欢欣,又走回来。
早有研究者发现岭南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因素,加之远离中央集权,岭南文化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岭南地处南中国海海岸线上,北倚巍巍五岭,南凭滔滔南海,地域范围包括广东、海南、港澳及广西、福建部分地区。岭南北山南海、远离中央集权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有中原文化的成分。更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多元、开放、重商、平和、灵活、兼容的文化特点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这一特色自明代起便已形成,并延续至今。
具体而言,这种影响体现在杨芳身上,不仅是前述的选材方面,更进入了散文写作的风格层面。比如她爱写食物,从不是放在高级餐馆里的,灯光照耀下的山珍海味,而是如菜干汤、灰水粽、糖麻花、木瓜、猪红甚至瓜子这样平凡普通的食物。她所关注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隐含的朴素的生活道理,以及它所连接起来的亲情和友情。“一股淡淡的汤味,似乎意味着一种恬淡平和,一种安适宁静。……这汤本身就传递着一种朴素的情感,一种持久的温暖,一种内敛的朴实。”(《怀念菜干汤》)这菜干汤是作者童年时代喜欢的食物,它在滋养了作者身体的同时,似乎也滋养了她的心灵,滋养了她的文字,构成了她散文的底色。在《春节的瓜子》中,她并没有着意于对粤地春节风俗的渲染,而是集中写染红的瓜子:“而只有在每年过年的时候,与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那最传统的红瓜子,我才觉得那是自己想要的滋味,因为那是企盼了一年的,团聚时的,最朴实最真挚的,家的感觉。”
由此可见,杨芳的散文多写与地域相关的风物,从小处着眼,其文字简单质朴,可见岭南文化对其创作的渗透影响。但地域文化并不能涵盖杨芳散文的全部价值。
在地域风物之外,杨芳更关心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她所写作的,如她所说,是“向下的诗行”。即便写历史文化,她关心的仍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和他们的生存状态。
《本色端城》中,在追溯了端州的历史、人物,在对这座城市进行了总体的描绘之后,她的镜头转向了夜市的叫卖声,小贩的讨价还价声。一年轻的父亲给孩子买了个大鱼的气球,一老伯甜甜地吃着儿女端来的豆腐花,一菜贩一张张地认真地数着零钱。“在我身边,是个活生生的城市,我能看到每个生命背后折射出的真实的光。”小城里的芸芸众生,那些生命的悲欢细节,才是真正吸引她的地方。《石牌一日》中,她看到了广东这座城市的繁华,更看到了繁华背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形形色色的人,学生、民工、发廊女、歌手……在这里擦肩而过,经营着各自的生活。
杨芳的散文很多以地域风物作为题材,这与她的文化身份有关。但她的重心并不全放在地域文化描写上面,原因可能如下:一是文化的差异往往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对于一个生长在本地的人来说,由于长期浸淫在这种文化中,有时很难看到它的特异之处。在走出这种文化之后,或者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反而能发现其不同。二是这也可能与作者自身的追求有关。正如前文所述,作者更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存,历史风物都只是为她呈现普通人的生活提供一个背景而已。这形成了作者的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审美追求。
杨芳的散文总是充满了人间烟火味。《菜市中的故乡》写一个随儿子从河南搬到广东来的农民,每天穿行在菜市场,不是为了买菜,而是为了看菜,从土豆、红薯、萝卜、辣椒里去亲近泥土,去感受那回忆中的故乡。“只有亲近,只有触摸这些亲爱的、熟悉的蔬菜,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果实,他才能真实地感受到了他的活着,他才能更好地记起,他那再不能回去的故乡。”《厚德的街区》里,一切在她笔下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可感:菜市场的小贩、理发店的老板、药店的小姑娘、收旧报纸的人、花店的小女孩……他们构成了厚德街区里流水样的日常,缓慢而恒久。《温暖的小店》里,则是“锅里滋滋的煎烧,新鲜的豆浆气息在空气里弥漫,脆生生的油条,松软的烧饼,金黄的葱油饼……”这些食物足以让在职场上拼杀的人们卸下武装。
关于散文文体的定义,历来有诸多争议,也由此产生了多种体式。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文化历史散文,似乎提供了一个“大”的典范。但也有论者认为,散文就本质来说,似乎更应是对日常的呈现。厨川白村对essay(散文)的定义是,“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则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2]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杨芳的散文或更近之吧。
杨芳是老老实实的写作者,她的文字从不炫技,有种洗尽铅华的干净和清新。在对地域风物的描绘或日常生活的观照之外,她也会跳脱出来,做超越之思。散文集《风声如诉》的辑四《灯影》中,收录了她的读后感、影评等。
对于一个在小城市长大的人来说,只能仰赖于书本所开启的广阔世界,它在给予了读者知识的同时,也增添了想像力,赋予生命以光彩。杨芳认为,书满足了她的好奇心,保持了她内在生命的美丽,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也成为润泽心灵的一剂灵丹妙药(《此心长与书同行》)。面对如今滚滚的信息大潮,“但我却常常怀念起那些在图书馆阅读的单纯岁月,也许是那些无数的突然彻悟,承接并开启了一个经验的新世界,让我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唤醒了发现了内心的力量,于是走向开阔”(《此处胜天堂——怀念在图书馆的日子》)。
她喜欢三毛的散文,可能更多来自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三毛弥补了庸常生活中缺乏的传奇与异域风情。地方色彩浓烈的沙漠奇景,三毛不凡的生命历程——这是她打动杨芳的原因。她也欣赏三毛细腻委婉的笔触,笔下生动的人物,“即使是一个尘俗里的小人物,在她笔下,也能凸显生命的异光”(《重读三毛》),或许这正是与作者所追求的散文风格相一致的地方。但杨芳的思考似乎仅止于此了,她是一个过于老实的写作者:“看完三毛,许多人心里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想要浪迹天涯,却又难以付诸行动,这便是区别了。”冲动之后,也深知现实的牵引所在,而不得不回归于现实当中。
《看云及其他——观照泰戈尔的空灵世界》则通过对泰戈尔的解读,而体味禅意之美、空灵之美。与《向下的诗行》不同,作者这一次是向上的。“云会千变万化,飘忽不定,绚丽多彩。每一朵云,都是自然的结晶,都是天空的孩子。”但她的向上,仍被向下的、生活的力量所牵引:“没有一架天平是完全平衡的,正如生活中没十全十美的事,但只要我们正确权衡得失,内心便平和了。”“家里的每一只碗,对应着每一个挟着风尘,正往家赶的人。习惯要等齐人才开饭,这时,碗里有爱。”这些来自生活细处的小感悟,与泰戈尔的诗歌相呼应,更多的却是体现了作者的思考。这思考清浅、简单,构成了杨芳独特的世界,是她散文的优点所在,同时也暴露了某种不足。那些空灵的诗行,并没有让她的文字真正空灵起来。
相对而言,对电影《立春》的思考更加深刻一些。小城市中怀揣着梦想,却不得不在狭隘的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是电影的主角,也是杨芳的关注点所在。电影表达个体反抗现实和命运时的无奈,具有一种普遍意义。“许多与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不容于日常生活的东西注定要被人们不断标准化和回复正常化,成为我们一种惯性的秩序。”这种惯性的秩序,个体很难改变。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要活出我们的价值,主动承担生命赋予我们的重任”。这篇文章其实显示了作者在思考深度方面拓展的可能。
董桥在散文集《这一代的事》中写道:“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Alfred Whitehead所谓‘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3]。一个写作者总是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从散文集《风声如诉》和杨芳的一些诗歌来看,她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写作者,她的文字朴实无华,她的目光总是朝向那些平凡的生命,芸芸众生的喜乐。她的散文中也有超越之思,相信积累了更多的经历、学养之后,她会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