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梅,邓晓雪,杜新香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以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最高,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我国为第4位,估计每年新增102.3万例患者和52.9万例死亡。直肠癌放化疗过程中黏膜反应严重程度往往影响治疗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可能造成对治疗疗效的影响[1]。现将我科49例直肠癌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人文关怀和护理经验汇报分析如下。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共有49例直肠癌患者接受放化疗或单纯放疗。其中,男39例,女10例;年龄33~72岁。入组患者中术前治疗者22例,术后治疗者27,其中造瘘患者28例(其中包含术前造瘘者)。高血压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9例。
就诊我科或转入我科患者,护士都会对患者一对一进行直肠癌相关知识宣教,尤其是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注意事宜进行介绍,目的是使患者对直肠癌疾病有总体的认识和了解,能很大程度地消除患者对直肠癌放化疗的顾虑。
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尊重患者的个性差异,通过护理人员内在的情感、外部的护理行动满足患者丰富多样的个体及精神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主动关怀,责任护士言语亲切、温和有助于拉近护患距离[2]。尊重患者意愿及隐私,创造人文关怀环境,目的是消除患者疑虑,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及自我护理能力[3]。
对于直肠癌造瘘的患者,通常使用两件式开口袋。透明开口方便观察排便形状,易清理粪便,有效去除异味,保护隐私且经济实惠。术后肠管凸出腹部1~2cm造口黏膜红润、血运良好。水肿是术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6~8周逐渐恢复正常。教会患者造口袋的更换方法,首先在造口周围皮肤喷洒造口护肤粉,涂抹保护膜,环形围绕造口涂抹防漏膏,用棉签挤压使二者紧密贴合防止排泄物渗漏造成刺激性皮炎,剪裁合适大小的底盘,佩戴完成。详细讲解造口护理的程序与技巧,鼓励患者观看和触摸自己的造口,患者状况较好时可鼓励患者参与换袋。
①造口出血。本组发生1例造口出血,出血量5mL,立即给予云南白药外敷后纱布压迫10min,1h内造口粘膜再未出血,造口功能正常。②过敏性皮炎。注意观察造口底盘下的皮肤有无红斑及水泡,其特点为仅限于过敏原接触部位。本组2例发生造口底盘过敏,患者诉瘙痒,过敏红斑面积大于75%。患者可能对造口底盘材料中的成分过敏,处理方法为更换另一系列造口用品,贴袋前涂抹皮质类激素乳膏,涂药10min,清水洗净抹干,一周后症状消失。③刺激性皮炎。2例患者因造口位置不佳,不易贴造口底盘导致排泄物外漏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糜烂[4]。给予水胶体敷料隔离保护皮炎区皮肤,更换柔软的微凸底盘加压固定,一周后患者皮肤愈合良好。
直肠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胃肠道不适;放射治疗导致的肠道反应如:排便次数增多、排不尽、排便形状改变、肛门坠胀感,处理措施:30mL无菌注射器加入三乙醇胺乳膏10g+马应龙痔疮膏10g,保留灌肠,直至放疗结束。操作前嘱患者温水洗净肛周,备好卫生纸。灌肠时石蜡油充分润滑导管前段及肛周。若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症状,1~2度皮肤反应可涂抹使用三乙醇胺乳膏于放射区域皮肤外用止痒或每日使用康复新液湿纱外敷1~2次,至症状缓解[5]。
告知家属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如萝卜、洋葱、豆类、红薯等;避免饮用碳酸饮料;避免进食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如咖喱、椰子奶、绿豆、菠菜、油炸的食物;特别避免进食含高纤维素、不易消化的饮食,如玉米、韭菜、茭白、芹菜、苦瓜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各种水果,以免引起造口肠管梗阻。
直肠癌放疗患者结束后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时间为1~3个月,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通常便于解决,出院后电话随访或微信平台的知识推送可帮助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其急性再入院率[6-10]。
治疗结束时,49例入组患者中,仅1例因患者未能按照护理建议执行,配合程度差,放射性直肠反应严重,未能完成治疗,其余患者放化疗后均顺利完成放化疗,其中1级直肠反应44例,2级直肠反应4例,3级直肠反应1例,4级直肠反应0例。其中28例造瘘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5例造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出院时均已愈合,无二次并发症出现。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直肠癌患者需要术前或术后放化疗,通过对49例直肠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个体化人文关怀和及时、得当的护理,饮食指导等,能够为治疗过程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11]。同时利用出院延续护理策略,解除患者出院后健康恢复的后顾之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另外在随访时形成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的总结和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由于本组患者数量相对不足,没有设立对照组,本护理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