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迪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到作者的笔名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谚语。无论有意还是无心,这个笔名都是书中人物历程的真实写照。
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也是一个难以叙述的年代。由于某些必须承认的错误,极“左”的红旗瞬间插遍大江南北。中国,这块多情富庶的广阔土地上,一幕幕怪诞又可悲到可笑的戏剧上演着,落幕着。面对“文革”时期,人们总有些讳莫若深。这个题材,不好写,很多人也不爱看。敢写又能写得入木三分的,《三体》算一个,《活着》算一个,《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个中的佼佼者。
故事在黄土高原上展开。想象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那村落里光景最恓惶的一家便是主角的出生地。在那个特殊时期,大锅饭并不能激发农民劳动热情,更何况他们一家早年欠下一河滩账,光景自然一天比一天差。这么一个家庭有什么好写呢?
带着不解我一点点看了下去,一个人穷志不穷的孙少平慢慢成长了起来。从一个破衣烂衫的普通高中生渐渐变得有智识、有主见。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个人闯黄原、下煤窑。以世侩的目光看,他也算不上成功人士,可是他真的实现了自己,没有在农村里埋没自己的锐气。
其实何尝只有孙少平如此呢?他的哥哥孙少安,公社时不磨洋工,起大早赶着队员进山务农。包产到户后更是把土地耕的像绣花一样。解决了土地问题,他把目光放的更长,冒险贷款建了砖厂。尽管中间因为雇来的师傅是个骗子而倒闭了不短的时间。可是他又抓住机会,卷土重来,生意变得更大。如果少平是那个年代通过学习与务工改变自己命运的代表,少安便是勇敢地冒着风险成立自己 “企业”的农民企业家。
少平和少安都吃了 “那个年代”的亏。少安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提早下地干活;少平赶上了考试上大学的机会,可惜比不上“老三届”与应届生。他的妹妹兰香就不一样了,兰香在两个哥哥的支持下始终没中断学业,还考上了北方工业大学。兰香,通过优异的成绩也成功走出了双水村,她的天地是更为广阔的。
故事里反映的不仅是农村一代青年的成长,更有整个社会的变革。以少安为例,在公社里时,他是生产队二队队长。营务公家地他尽心尽力,从不曾为了混工分省力气。可是家里光景没有半分改善,甚至还为了扩大猪饲料地被批成“资本主义倾向”。而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少安一跃成了存粮大户,兴办了企业后更是当上了 “冒尖户”。对比之下,两种制度高下立分,再看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吃大锅饭的时候,大家在田间地头磨着不出力,村头的闲话中心热火朝天。一分开,有的人天不亮就出山,闲话中心也自动关闭了。
可我掩卷沉思,这本书真的是为了反映广阔的社会的现实吗?我认为路遥落笔时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如这片朴实的黄土一般,他的文笔也是简单而无华的。我更情愿以为,这部长篇巨著,不过是写写几个人的起起伏伏。人物虽小,可是生活不小。
如果你的家只有一个破烂的土窑,身上的衣服补了又补,裤子早短了一截,连在学校吃饭都只能干啃高粱馍。你能勇敢地抬起头去抛头露面吗?所以,请不要责怪少平一开始时的自卑。我们应在他身上看到渴求知识的一面。实际上,也正是书本让他没有沮丧对生活的追求。后来,他义无反顾冒着生命危险去救跛女候玉英时,我的心脏被紧紧地揪住了,汹涌而来的山洪、倾盆的暴雨。什么样的勇气才能让他为了一个不相干乃至有过恩怨的人奋不顾身?少平也明事理,郝红梅投向了顾养民的怀抱,他坚决反对金波报复,在郝红梅被抓时,他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拉她一把。这种人格无疑高尚而值得尊重。
当我看到少平不甘于在农村面朝黄土,毅然进城务工时,我不由地拍拍桌子叫好,这等气魄,我自愧不如。读到他因背石头而背部溃烂不堪时,我感到“生活不易”压在一个少年身上是多么沉重的四个字。揽工中少平见识了很多,骂骂咧咧的揽工汉们见了酒和女人就腿肚子打转,还有人仗着手里有钱逼良为娼。年轻的少平,生活没有让他屈身于“现实”的黑暗,他仗义地把钱给了被欺负的女孩,愤然离开了胡永谷的工地。
他和晓霞的爱情悲剧也令人唏嘘不已。两个精神上的知音,颇有缘分的走在一起。少平家里还穷着时,田晓霞的父亲,就由黄原的行政专员升任地委书记了。好在这一对思想都“新”一些,没有像少平的哥哥少安那样拘于地位,没有与田润叶走在一起。少平在铜城的煤窑里开采煤矿,晓霞则忙着四处采访,跑新闻,他们以一对苏联恋人的故事袒露爱意。可谁知一语成谶,晓霞在洪水中为了一个女孩的安全永远被吞没了,一对爱人天人两隔。现实不是欧·亨利,不会给你惊喜,当他们的两年之约到了时,空地上只有一个默默伫立的身影。
人生不像书那样,写到哪儿,就到哪儿。人生没有结局。全书结尾是少平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又投入了新的生活之中。是的,生活下去,直面未来,才是真正的勇士。
生如夏花还是平凡之路,我选择了前者。这是一首英文歌词的翻译,正是我们的选择造就了这个平凡的世界。生如夏花一般灿烂,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周围,立言立行,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