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盆腔脏器脱垂(POP)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是女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其盆腔脏器下降移位,使得其器官功能以及位置异常的疾病[1-3]。POP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为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女性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作分析,现将研究结果表述如下。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行女性盆底重建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实验组中,平均年龄为(62.36±6.12)岁,其中单纯子宫脱垂患者5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后壁、前壁膨出患者45例。
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62.62±6.15)岁,其中单纯子宫脱垂患者4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后壁、前壁膨出患者46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盆底重建术患者均接受盆底重建术治疗,将生产网片剪成2个条形网(15 cm×1 cm)、1个平行双翼状网片,其中条形网主要用于盆底重建,平行双翼状网片应用于前盆底的重建。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
实验组则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具体为:
1.2.1 心理护理 患者的疾病部位比较隐私,多数女性会存在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会担心自身疾病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因此,多数患者的心理负担较大,而不良的心理会对患者的治疗疗效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充分开导和关心患者,向其讲解治疗相关的知识,将其治疗的自信心增强,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2.2 术前护理 指导患者在手术前3 d,采用高锰酸钾溶液(1∶5 000)或碘伏棉球(0.5%)对其阴道进行擦洗,每天2次。嘱咐患者对雌激素使用,以此将其阴道黏膜脆性降低[4]。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对护垫使用,定时更换,避免其出现外阴糜烂、瘙痒、发红的情况,如有必要,可为患者实施药物干预。
1.2.3 饮食护理 术前5天,嘱咐患者禁止食用带渣的食物,术前2天,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前1天,指导患者进食流食,术前1 d晚上8点后,禁食,10点后,禁饮。
1.2.4 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嘱咐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时间为6 h,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其因呕吐物而出现窒息的情况。若患者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则每2小时协助其进行一次翻身。术后6 h,密切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查看其阴道处是否伴有出血的情况,同时判断其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情况[5]。
1.2.5 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收缩以及盆底肌收缩训练,每次用力收缩时间为5 s,之后放松,连续进行10 min。
1.2.6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嘱咐其在术后1个月进行复查,之后每3~6个月进行随访,嘱咐其禁止盆浴、性生活,避免久蹲、久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两组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十分满意:81~100分,一般满意:61~80分,不满意:60分及以下;以十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作为总满意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十分满意率为60.00%(30例),一般满意率为36.00%(18例),不满意率为4.00%(2例),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十分满意率为38.00%(19例),一般满意率为40.00%(20例),不满意率为22.00%(11例),总满意率为78.00%。实验组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尿潴留率为2.00%(1例),深部血肿率为2.00%(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率为0.00%(0例),其他为2.00%(1例),总计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尿潴留率为6.00%(3例),深部血肿率为4.0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率为4.00%(2例),其他为4.00%(2例),总计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实验组盆底重建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盆底重建术是对POP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不仅可以通过网片(不可吸收)来对患者的盆底支持组织进行代替,使其盆腔器官受到支撑恢复至正常的解剖部位,以此促进其疾病症状的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7]。盆底重建术具有复发几率小、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但是若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导致其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周围脏器损伤、血肿、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影响预后。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促进盆底重建术患者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
盆底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为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饮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方面为患者实施干预,从而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的缓解,使其保持良好的饮食状态,降低其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几率,从而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8]。
综上所述,围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盆底重建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有效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保持积极的状态接受临床操作,将其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
[1]王雯,王美玉,刘小妮,等.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65-1766.
[2]江丽华,梁玲飞. Prolift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2006-2007.
[3]林冬红.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204-205.
[4]郭红利. 探讨各类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预期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9):184,186.
[5]邝少芳.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3):183-184.
[6]龙德蓉,王韵. 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1):1669-1671.
[7]徐妍,李玉玮,王俊英,等. 重度混合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直肠悬吊盆底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1977-1979.
[8]蒲万敏,任游. 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