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络法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临床对照研究

2018-02-09 13:29:52张启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益气通络活血

张启博

脑梗死是各种病因所致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限性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以及对应的脑神经功能缺失,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风险大、复发率高的特点,数据统计5年内平均复发率为43%~47%,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脑梗死二级预防是指对于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所开展的防治措施,对防止脑梗死复发、降低病死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近年以中医益气通络法在二级预防脑梗死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现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1±5.7)岁;平均病程(27.2±8.1)天;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1±4.6)分。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8±6.0)岁;平均病程(26.7±8.3)天;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8±4.9)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3]:(1)西医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诊断;(2)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相关内容,病期属急性期和(或)恢复期;(3)签署知情同意书;(4)依从性良好,配合用药及随访。

排除标准[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出血性梗死;(3)严重内科疾病及功能障碍;(4)近期抗凝、溶栓、降纤治疗;(5)严重消化道炎症及溃疡;(6)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7)中途退出或失访。

1.3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中医益气通络法,方剂组成:黄芪30~60 g,当归15 g,赤芍15 g,地龙10 g,川芎10 g,红花10 g,桃仁10 g。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黄芪初始先用小剂量,一般30~60 g开始,后逐渐增加至标量,疗程6个月。

对照组常规西医二级预防,患者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前者每次100 mg,每日1次,后者每次10 mg,每日1次,疗程6个月。

治疗同期,两组均根据病情个体化予以溶栓、降纤、控糖、降压、调整血脂、脑保护、营养支持、功能康复等一般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患者用药后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神经功能评价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国)》[5],量表评分0~45分,患者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2~19分,平均(10.6±2.4)分;对照组5~26分,平均(15.7±3.1)分,两组患者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29)。

复发率:随访期间,实验组2例复发(5.56%),对照组7例复发(19.44%),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04,P=0.017)。

不良反应:实验组用药期间无明显不适,不良反应率0.00%,对照组消化道症状2例,关节疼痛1例,不良反应率8.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34)。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中风”“半身不遂”范畴。本病致死率高,存活患者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尿失禁等[6],主要致病原因[7]:正气亏虚,脉络瘀阻,致经脉肌肉失养;气虚血滞,舌本失养,致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气虚不能固摄,遗尿不尽。《医林改错》有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走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8],鉴于上述症状皆由正气亏虚、瘀血阻络所引起,故以中医二级预防脑梗死重在治本,应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益气通经法出自《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后遗症。方中以黄芪为君药,固表、补中、益气、壮脾,可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当归为臣药,补血、活血,主治血虚诸症,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佐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联合用药能具有补气、活血之效,从而祛瘀通络,促进脑梗死后遗症渐愈,防止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随访脑梗死复发率(5.56%)低于对照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益气通络法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患者用药后无明显不适,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在改善患者预后、防止脑梗死复发方面更具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益气通络法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1]李乃谦.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2017,38(8):993-994.

[2]王筠,庄锦莉,黎江,等. 益气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5):848-851.

[3]陈艳,曹剑.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5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5):16-18.

[4]王佳,侯宁. 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分析与控制措施[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3):143-144.

[5]张晓丹,姚源蓉. 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1):3415-3418.

[6]房位昊,周莉,刘强,等. 复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5,35(7):671-674.

[7]王宏良,王松龄. 应用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干预脑梗死二级预防观察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30):47-50.

[8]宋汉秋. 通心络胶囊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4,36(6):890,892.

猜你喜欢
益气通络活血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8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9期)2014-03-11 20:29:30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