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行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效果评定

2018-02-09 13:29:52李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丁三醇产褥期低位

李剑

剖宫产为前置胎盘常见处理方法,但手术过程容易出现剥离面过大,导致产程中和产后大出血,甚至需将子宫切除。因此,对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需积极采取有效止血方案[1-2]。本研究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析了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行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初产妇22例,经产妇28例;前置胎盘类型:1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年龄21~45岁,平均(27.81±3.12)岁;孕周35~39周,平均(37.13±1.01)周;孕次1~5次,平均(2.41±0.21)次;产次0~4次,平均(1.91±0.24)次。对照组初产妇23例,经产妇27例;前置胎盘类型:1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1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年龄21~44岁,平均(27.56±3.16)岁;孕周35~39周,平均(37.13±1.01)周;孕次1~5次,平均(2.43±0.21)次;产次0~4次,平均(1.92±0.21)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传统8字形缝合治疗,胎儿娩出后,经宫体部注射20 U缩宫素,无法止血则给予传统8字形缝合。

观察组则给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硬膜外麻醉,根据胎盘部位确定切口部位,在切口处将积血清空,在子宫前壁切口下缘用可吸收线圆针缝合,从上缘出针,提拉至距离宫角3 cm,再从宫底绕到后壁,在宫骶韧带上进针,在左后壁对称点出针,收线后检查有无出血,再关闭子宫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控制率;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和术后48 h出血量;二次手术实施率和产褥期发病率。

显效:出血在手术实施后1 h内停止;有效:出血在手术实施后2 h内减少;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控制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0.05)。

2.2 两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和术后48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和术后48 h出血量为(63.13±4.21)min、(1 033.11±311.41)ml、(143.13±10.24)ml;对照组分别为(84.21±21.24)min、(1 450.42±442.25)ml、(384.23±41.5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3、8.013、8.422,P<0.05)。

2.3 两组二次手术率和产褥期发病率相比较

观察组二次手术实施率和产褥期发病率分别为2.00%和0.00%,对照组分别为36.00%和14.00%,观察组二次手术实施率和产褥期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8、7.527,P<0.05)。

3 讨论

前置胎盘为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妊娠28周后,是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下缘达到和覆盖子宫颈口的情况,是引起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处理多采用缩宫素注射联合“8”字形缝合,但缩宫素半衰期短,而“8”字形缝合操作复杂,止血效果有限[4-5]。

B-Lynch缝合术为产后出血一种新型的止血方法,其利用缝线捆扎压迫作用,从而达到止血和促进宫缩的作用。B-Lynch缝合术可挤压宫壁弓状血管,减慢血流速度和降低局部血液灌注而止血。而低位B-Lynch缝合术是降低进针点进行手术,这样可有效扩大缝合和压迫范围,从而更好压迫子宫下段组织血管,加速血窦闭合而止血[6-8]。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传统8字形缝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和术后48 h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实施率和产褥期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二次手术率和产褥期发病率。

[1]仝允娟. 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8-59.

[2]殷思珍,孙瑞勤,杨龙慧,等. 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对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4):4120-4122.

[3]张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109-110.

[4]曹仙英.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J]. 江西医药,2017,52(11):1187-1189.

[5]高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373-374.

[6]高岩.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68.

[7]刘振杰.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7,36(7):76-78.

[8]李嫣.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 (PPH)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177.

猜你喜欢
丁三醇产褥期低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42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产褥感染和产褥期疾病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