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琳钧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这主要是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未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1-3]。有效的早期诊断治疗是保证患儿预后的关键。白细胞(WBC)以及中性粒细胞(NEU)是目前临床中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受影响因素较多,例如饮食、运动、情绪等,局限性较强,难以准确反映患儿的病情[4]。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C反应蛋白(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5]。本次研究采用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共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病原体种类,分为细菌性感染68例,非细菌性感染92例。细菌性感染组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3~108个月,平均年龄(72.65±3.64)月;非细菌性感染组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3~109个月,平均年龄(72.25±3.48)月。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价值。
抽取所有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置入EDTA抗凝管中,分别检测CRP、WBC、NEU。WBC及NEU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CRP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对比两组CRP、WBC、NEU水平。
阳性评价标准:CRP>10 mg/L;WBC>10×109/L;NEU>7×109/L。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通过(± 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则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细菌性感染组CRP(36.81±8.44)mg/L,WBC(14.49±3.93)×109/L,NEU(9.64±3.36)×109/L;非细菌性感染组CRP(6.51±2.61)mg/L,WBC(8.18±2.97)×109/L,NEU(4.50±1.66)×109/L;细菌性感染组CRP、WBC、NEU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
细菌性感染组中,CRP发现阳性61例,敏感性89.71%(61/68);WBC发现阳性43例,敏感性为63.24%(43/68);NEU发现阳性48例,敏感性70.59%(48/68)。非细菌性感染组中,CRP发现阳性8例,特异性91.30%(84/92);WBC发现阳性18例,特异性80.43%(74/92);NEU发现阳性15例,特异性83.70%(77/92)。
儿童机体仍处于发育阶段,呼吸系统不成熟,机体的免疫机制还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侵害[6-7]。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难度较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肺炎、肺气肿等,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机体的生长和发育也会带来不利影响[8-9]。
WBC、NEU是临床中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但受影响因素较多,例如体位、运动、饮食、药物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CRP属于一类林场上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够通过肝脏细胞合成,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11]。正常人体内血清CRP的含量较低,当受到细菌感染时,炎症因子随之产生变化,致使CRP水平会明显上升[12]。同时,CRP受影响因素较少,稳定性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诊断结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CRP与WBC、NEU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