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琳
盆腔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盆腔肿块,发病较为隐秘性,通常发病与诊断之间时间为6个月~5年,应在早期检查出疾病,明确详细病因,并尽早接受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实施CT、MR检查,并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43.61±3.54)岁,阴道不规则出血24例,腹痛32例,下腹坠胀16例,盆腔肿块27例;患者B超检查结果:大部分患者无回声区,少数患者存在混合回声现象,包膜增厚、不规则等现象较为明显。
40例患者均急性CT、MR检查,仪器:使用日本东芝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参数:层厚、层间距5 mm,增强扫描层厚调节为3 mm。对患者进行盆腔平面扫描,部分患者行增强扫描。CT检查后进行MR检查,仪器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扫描顺序:横断面、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层厚5 mm,层间距离1 mm。并使用脂肪抑制技术。部分患者给予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检查结果均由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
分析CT、MR诊断结果与影像学特点。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手术及病理学诊断出宫颈癌16例,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8例,卵巢转移瘤5例。CT诊断36例,诊断率为90.0%,MR诊断出37例,诊断率为92.5%,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1,P=0.532)。
MR诊断宫颈癌8例为内生型,体积不规则变大,信号不均匀,T1-2段信号较长。8例经增强扫描后,发现早期肿瘤强化比较明显,信号逐渐降低,晚期患者信号较强,检测强度低于正常宫颈组织信号。子宫内膜患者MR影像可见不规则子宫内膜增厚,且累及子宫侧壁。
子宫内膜患者CT影像可见体积明显增加,部分患者影像显示有积液。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CT影像可见多数患者大网膜呈扁平状,边界模糊,分布不均匀。此外还发现盆腔周边存在大量钙化病灶与钙化转移现象,多数患者外淋巴结异常变大,有淋巴结转移发生。卵巢转移瘤CT影像可见肿块密度不均匀,存在腹水。
盆腔恶性肿瘤发病具有隐秘性,通常被确诊时与发病时间间隔较长,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确诊后通常为中晚期,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因此采取合理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出疾病并接受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轻女性生理、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盆腔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转移、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等类型[3]。临床多使用CT、MR进行诊断。CT在诊断盆腔恶性肿瘤钙化病灶及钙化转移方面相对MR有更突出优势,而MR对盆腔恶性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显著优于CT[4-5]。临床多使用B超进行妇科疾病检查,因其费用经济、操作简便、效果较为显著,但对宫颈较小肿瘤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6]。而使用MR可有效检查出来,但对于子宫内膜肿瘤敏感性低于CT,确定肿瘤范围、分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应使用MR与CT进一步检查。MR诊断宫颈癌具有突出优势,可对其进行定位、定性检查,能精准检查出宫颈癌分期、术后是否复发等[7]。CT在子宫内膜与卵巢肿瘤钙化情况诊断上具有突出优势[8]。
综上所述,MR诊断宫颈癌定位、定性价值较高,CT诊断恶性肿瘤钙化病灶、钙化转移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使用两种诊断方法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进一步检查效果更准确,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法,提高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1]郭红涛.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诊断及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1):1717-1718.
[2]林世鼎.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诊断和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847.
[3]姜林,张旭辉.CT指数及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6,7(11):851-855.
[4]白秋利,赵春英.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妇科盆腔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88-91.
[5]黄潘,温毅强,吕伟林.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136-137.
[6]张莉.CT与MR对女性盆腔肿块诊断能力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3):175-177.
[7]王岩,金彪,黄汉琴.磁共振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82-85.
[8]王吉杰,周仪.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17,29(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