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2018-02-09 04:53边步菊杨金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脑萎缩帕金森基底节

边步菊 杨金花

帕金森病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主要病理特点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路易小体以及缺失的形成,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1-2]。但因该疾病发病初期病情比较隐匿,容易误诊漏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明显提高,但关于影像学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文献报道较少[3-4]。本次研究中,总结收治的40例帕金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12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0~59岁患者5例,60~69例患者18例,70~79岁患者16例,大于79岁患者1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后到院诊治时间:1~6个月患者12例,6个月~1.5年患者15例,1.5~3年患者5例,超过3年患者8例。

1.2 影像学检查

40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其中有8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不清晰,进一步进行MRI检查。将40例患者依据CT及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分别为明显异常组(18例,中度脑萎缩,表现为颞叶、基底节或弥漫性萎缩,以及苍白球钙化点等影像学变化)、异常组(12例,轻微脑萎缩或合并脑室扩大)、非异常组(10例,无明显颅脑病理变化、无脑萎缩)。观察分析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2 结果

非异常组10例,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肌强直,尚可站立,可穿鞋子、穿衣、扣扣子等精细作用,构音清晰;其中4例出现单侧肢体震颤,6例出现四肢轻微震颤。1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结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异常组12例,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明显震颤合并侧肢轻微震颤,构音不良、不能进行静息动作,存在不同程度智能障碍,思维迟钝,记忆力衰退;其中6例出现步态紧张、肌强直症状。12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提示:基底节钙化、脑沟增宽、脑室扩大、脑梗塞等。

明显异常组18例,临床症状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走路困难、肌肉强直、四肢明显震颤;其中2例出现低头曲背,不能站立,不能自理生活;9例出现精细动作明显障碍,构音不清,遗尿;10例出现思维紊乱、记忆力丧失;6例有痴呆症状。18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结果提示:脑积水、基底节及颞叶萎缩、白质发生病变、第三脑室、脑沟明显增宽、脑梗塞等;其中8例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提示:弥漫性萎缩、皮层下白质变性、黑质与苍白球内局灶性高信号、黑质与苍白球内局灶性萎缩。

3 讨论

帕金森病为一种中老年常发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姿势步态困难、运动迟缓、肌强直以及震颤等四大症状,而临床诊断仍以症状体征为依据,无客观的生物学指标。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发展,临床将MRI、CT等影像学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疾病的诊治中。

本次研究40例患者,实施影像学(CT、MRI)检查,检查结果显示,18例有基底节、颞叶萎缩以及弥漫性萎缩,第三脑室、脑沟明显增宽;12例患者有轻微脑萎缩,或合并脑室扩大;其余10例患者影像学不明显。

4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症状轻微患者,表现为震颤较轻,合并肌强直、无力,可站立走路,可进行精细化运动,构音清晰,该类患者检查影像学检查无异常,为非异常变化;症状较重患者,有明显震颤,肌强直、步态慌张,手脚不灵活,难以进行精细化运动,构音不良,合并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智能障碍,影像学检查纤维轻微脑萎缩,为异常改变;症状体征严重患者,有明显的四肢震颤,走路困难、明显的肌强直,或低头曲背,不能直立,不能精细化运动,语言表达不清,有记忆力丧失、痴呆、遗尿、不能自理生活等问题,其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脑萎缩、基底节、颞叶萎缩,为明显异常变化[5-6]。分析症状体征变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帕金森患者脑萎缩与运动障碍(震颤麻痹)相关。

帕金森经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脑萎缩病理变化,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相关,主要与运动障碍相关,但临床未明确脑萎缩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认为,脑萎缩与运动障碍保持平行衰退,分析原因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受损与脑萎缩相关,在帕金森疾病中,黑质纹状体系统中多巴胺神经退行性变化,改变突触递质量,导致多巴胺受体以及多巴胺转运蛋白发生相应代偿性变化,而相较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转运蛋白变化更加敏感直接[7-8]。这也表现为脑萎缩程度加重,运动障碍、认知能力衰退越严重。

本次影像学检查,脑萎缩改变者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检查脑萎缩程度无改善。这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样本病例少,研究及治疗时间短,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1]冯之英,李秀华,朱梅佳,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J].山东医药,2014,54(37):1-3,7.

[2]陈新侨,牛建平.帕金森病体液标志物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2):124-126.

[3]齐江彤,查曹兵,陈伟良,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比较[J].武警医学,2015,26(6):545-547.

[4]屈洪颖,高勇安,梁佩鹏,等.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杏仁核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影像学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154-157.

[5]沈柏,张丽.伴有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的楔前叶影像学研究进展 [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5):392-394.

[6]王才善,张迎春,盛余敬,等.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经颅超声神经影像学特点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7):484-488.

[7]朱真真,郭黎,史长征,等.3T-MRI扩散峰度成像在帕金森病影像学的应用研究[C]//第九届全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14.

[8]李相浩,薛静.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分析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147-148.

猜你喜欢
脑萎缩帕金森基底节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如何预防脑萎缩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