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先
(江阴市长泾医院,江苏 江阴 214411)
从中央束中节指骨基底部止点开始到侧束止点出现断裂[1],会引起锤状指畸形,一般是由球类运动戳伤、挤压伤、扭伤所致,若是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患者会出现手指畸形的情况,对手指功能和美观度造成严重的影响[2]。在临床对于伸指肌腱止点离断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石膏固定、可吸收锚钉固定、闭合穿针伸直位固定、钢丝联合橡胶圈固定等方法,本文为分析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26例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进行研究,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6例我院接收的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18年6月。2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8例和女性8例;年龄范围:上限值、下限值分别为66岁、20岁,年龄平均值(39.45±2.75)岁。所有患者均为单指损伤,其中拇指3例,食指3例,中指5例,环指6例,小指9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 h-1个月,平均时间为(4.25±1.12)d。急诊损伤18例,陈旧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20例,开放性损伤6例。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指正侧位X线片检查,有8例患者检查报告显示合并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
1.2 方法 手术方法:在术前对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给予患者上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用气囊止血带绑在上臂中1/3处,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铺巾。在远指间关节背侧作一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给予腱周组织浅层锐性分离,掀开皮瓣,充分暴露离断的伸指肌腱,切除肌腱断端的瘢痕组织,当肌腱回缩较多时,取腕部薄层掌长肌腱移植。对远侧指间关节固定时使用克氏针,克氏针规格为1.0 mm-1.2 mm,将其置于轻度过伸位。拉直细钢丝(0.2 mm-0.3 mm)后,使用5 mL注射器针头顺着钢丝在伸指肌腱处穿过,对钢丝及肌腱两侧穿出位置进行缝合固定,采用5-0肌腱线用“8”字缝合法缝合,防止出现肌腱撕裂。将两根5 mL注射器针头顺着钢丝经末节指骨基底部两侧穿出,将指端处克氏针折成“Z”形,偏向掌侧,牵拉钢丝,将伸指肌腱固定在止点处。对于撕脱性骨折患者,将患者骨折块复位后收紧钢丝,固定在克氏针折弯处。手术完毕后对切口进行止血,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缝合伤口部位。
术后24 h内予以抗生素,对切口周围皮肤及血运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皮肤发紫、红肿、出血等情况,则立即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在患者术后2 wk进行拆线,对克氏针及钢丝钉道用酒精消毒,预防钉道感染。在术后增强患者早期康复锻炼指导,先指导患者简单练习掌指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术后3 wk后指导患者近指间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对于撕脱性骨折患者在术后4 wk后进行X线片复查。
1.3 评价指标 观察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发症情况。
1.4 判定标准 以Dargen功能评定法[3]为参考,对患指最大伸直位时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在伸直时测量欠伸角度总和,其次对于掌横纹与手指屈曲位时指端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判定标准:将患者伸指时没有出现欠伸情况,屈指指端超过掌横纹,临床症状恢复视为优;将患者伸指后欠伸角度<15°,屈指指端能够到达掌横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视为良;将患者伸指欠伸角度在16°-45°之间,屈指指端与掌横纹之间的距离为2 cm左右视为可;伸指欠伸角度>45°,屈指指端同掌横纹相距超过2 cm。治疗优良率=(优的例数+良的例数)/26×100.00%。
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中优的例数为16例,良为8例,可为2例,优良率为92.31%。
术后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中出现切口皮下血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其他患者的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钢丝、克氏针断裂情况。术后6 wk-8 wk经X线片检查显示合并撕脱性骨折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26例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生肌腱再次断裂的情况。
伸指肌腱止点离断一般是由远指间屈曲暴力而引起的,伸指肌腱远端近止点处比较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较大,以轻度压痛、局部肿胀、远指间关节主动背伸受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4],患者极易忽视,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屈肌腱的牵拉作用会导致远指间关节屈曲僵硬,最终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应尽早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
伸指肌腱止点离断采用支具或石膏托固定等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的固定效果不太理想,会出现肌腱回缩等情况,而采用钢丝联合橡胶圈固定治疗时,钢丝对伸肌腱止点牵拉后使用橡皮垫在指腹进行固定,橡皮垫会对末节指腹皮肤进行压迫,在术后疼痛剧烈,还可能出现指腹皮肤坏死情况[5]。本次研究中对伸指肌腱止点离断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具有诸多的优势,如操作简单、取材便捷、经济性好等,采用克氏针将远指间关节固定在过伸位,再使用钢丝将肌腱牵拉固定在止点,可起到良好、可靠的固定效果,无法长期使用石膏或支具,且不会出现橡皮垫压迫指腹的情况,术后可直接抽出钢丝和克氏针,从而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31%、7.69%,证明了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但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以下事项:术中宜选择横S形切口或弧形切口;合理选择钢丝和克氏针的直径,以细小为宜;注意钢丝和克氏针的去除时间及钉道护理;早期进行手指功能康复锻炼。
总而言之,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不失为治疗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的有效方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固定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