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伤寒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8-02-09 03:31:52刘国华谢雪姣武青庭马星雨唐婉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伤寒论病案课程

刘国华 谢雪姣武青庭 马星雨 唐婉斯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崛起,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网络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学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早在本世纪初,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在国家教育部资助下,进行了伤寒论网络课程的开发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网络教学模式已逐渐进入大学,绝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伤寒论课程源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伤寒论》,原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临床著作,它创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和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对外感病,而且对临床各科均有较大指导意义。就教学手段与方法而言,伤寒论这门课程仍以口授板书加PPT的教学方法为主,至于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目前尚属发展阶段。为此,在我校网络教学平台(超星慕课)的支持下,结合湖南省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及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对伤寒论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平台建设中的思考和心得体会汇报如下,望同道们斧正。

1 线上教学

课程建设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校在超星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已建立一大批专业的课程库。伤寒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我校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如下。

1.1教学大纲 我校伤寒论课程教学大纲分64学时和48学时2种,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规定了本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教学大纲让学生知晓伤寒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1.2教学文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3]。教案内容包括课程一般信息、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提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设计与组织、板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小结等内容。教学文案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教学的监督。

1.3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是PPT幻灯片,也是教师上课所用的PPT,将教学课件放在平台,有利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48学时课件内容包括绪论,以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脉证并治。64学时课件还包括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每一章节主要按概论、辨证纲要、本证、兼变证、预后和欲解时等顺序进行设计。

1.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重点关注的部分。将一小节或一方证作为一个子目录,子目录都包含了理论、实践、学习视频、试题精选和在线交流等内容,即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也重视学生临证思维的培养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1.4.1原文学习 理论部分是《伤寒论》原文、语译词解、提要解析、方药解读和名家辑要,基本与教材一致。理论部分是实践部分的基础。其中语译来源于《伤寒论语译》[4],名家辑要是选取3位古代著名注家的注解。解析部分是证候分析,包括了病证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诊断与鉴别和治法等。

1.4.2病案与思维训练 实践部分是现代临床运用、医家临证思维和典型病案。现代临床运用是运用本方的辨证要点和可以治疗的相关现代疾病。医家临证思维是选取3位近现代经方大家对使用本方的临床思维与经验,特别是湖南省名老中医的临床案例与学术思想,制作成教研室的案例库,应用于临床实践。病案的学习既可以将所学知识在课后得到再次巩固,也可以提高临证思维,扩展经方在临床的运用。

1.4.3学习视频 学习视频包含两部分:(1)教学视频,即教研室教师授课的录像;(2)优课推荐,目前选取的是网上知名教授的讲课视频。这些视频与授课内容都是同步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反复听课。

1.4.4试题精选 试题精选及章节作业,主要是选择题,来自我校仲景学说教研室的自编习题库。学生选择答案后可以知道答对与否,通过试题精选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1.4.5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是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包含教师辅导答疑、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课程内容的每一个子目录都有在线交流窗口,对每一个方证都可以交流。教师发布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及时通过在线讨论方式对作业进行点评和为学生答疑,可以将有代表性和错误率高的问题集中发布于平台。

1.5练习题库 练习题库是教研室的自编习题库,包含各类题型,共1000余道题。每一子目录下的试题精选和教师发布的章节作业都源于练习题库,供学生自我检测。1.6参考用书 收集了历代包括近现代关于《伤寒论》研究的有代表性的医籍,如《注解伤寒论》 《伤寒贯珠集》 《李培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等,文件格式主要是PDF。不仅如此,还为学生提供了中医网站链接,如中医e百、中医世家、经方医学论坛等。

2 线下教学

2.1课堂教学 线下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采用课堂讲解、多媒体辅助、启发式、互动式、翻转课堂及病案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在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基础上,将理、法、方、药连贯起来,掌握《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六经病理、传变规律、80多味中药的药性、112方的配伍规律和临床运用化裁,为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积极培养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跟诊实践 除了课堂教学,还要求学生跟诊实践,学生轮流跟诊教师的门诊,每次门诊选派3名学生。门诊期间,教师将患者的舌象、脉象、病机告诉学生,有时间就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辨证思维过程。学生将跟诊过程中好的案例进行整理总结,教师在课堂上予以点评,及时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选方用药能力。

3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评价方式,具体如下:(1)平时成绩: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教室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和临床跟诊后病案总结整理的成绩,第二部分是在平台参与讨论情况和完成平台发布的作业的成绩。二者各占总成绩的10%。(2)期中考试成绩:在题库中选取题目组成期中考试试卷,在平台进行考试作为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成绩:在题库中选取题目组成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线下考试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 结语

我校伤寒论网络教学平台已基本成型,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伤寒论》学习资源的共享,为学生的预习和及时复习提供了方便;通过线上的交流讨论,实现了教学的互动、教学相长;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和病案整理,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培养的结合;通过设立平时成绩,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而不是期末的突击背诵,初步建立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尽管如此,超星慕课下的网络教学平台尚有一些功能可以加以发挥运用,这需要全体教研室教师共同协作,逐步完善。

网络教学不是简单的资料上传,也不是简单的相互讨论,而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又注重整体传授的一种学习方式[5]。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已逐渐成熟,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深度融合仍需进一步探索。积极探索和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最终推动中医药教育事业。

[1]万晓刚,李赛美,朱章志,等.伤寒论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1):7-8.

[2]吕黎明.基于网络化教学平台《伤寒论》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5):23-25.

[3]王树鹏,艾华,郭晓东,等.《伤寒论》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89-190.

[4]刘渡舟.伤寒论语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李刚,李永民,王莹,等.基于网络平台的伤寒论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7,36(4):14-16.

猜你喜欢
伤寒论病案课程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 07:52:10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伤寒论》实为115方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新病案首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