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作苏 陈 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坚定文化自信,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少年作为国家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他们是否具有和坚持文化自信,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文化自信的建构并非能一蹴而就,它在博弈环境中并非胜算常在,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熏陶才能使之成为自身成长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建构,需要从意识、内容、进路、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形成。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阶段,认知和评判能力尚未成熟,具有叛逆、猎奇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来源复杂,青少年被多元文化信息所包围,在文化自信的意识建构上承受很大环境压力,诱发了文化许多不自信现象。
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远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传统文化意蕴丰富,形式多样,本应是最为中华儿女称道和骄傲的精神财富。然而,作为祖国未来的继承者与建设者,许多青少年群体由于阅读甚少,对我国的精神瑰宝知之不多,文化素养的缺乏,造成文化方面一定的迷思。
从认知的角度来讲,人对客观事物从基本概念入手,到产生判断,进而由已知而探索未知,这个过程需要有成熟的阅读经历。对文化的认知并非是凭空产生的,文化接收者要由阅读再到思考进而成型。虽然青少年群体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以及日常生活中能获得一些文化知识,但在自主阅读这个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方面普遍十分单薄,未能掌握认知传统文化的技能和手段,从而导致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的认知力和理解力,无法品味古代文化的价值,更没有在对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的基础上挖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能力。另外,青少年日常接触的文化类型中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快餐文化等借助于电影、电视、综艺、歌曲等载体持续存在,青少年对这些文化容易产生黏性认同,反而认为传统文化守旧和落后。此外,很多青少年热衷于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洋节日,对于我国传统的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则不知其所以然。在2015年进行的有关“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中,只有18%的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比较了解,而高达77.6%的学生则并不了解其由来以及相关的习俗与意义。这些因素造成了青少年群体在形成中华文化观上的“缺钙”,导致青少年出现“有知识,没文化”的窘境。
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通过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饱含着中华民族坚毅的信念、体现着可贵的牺牲精神、实事求是的风气、团结进取的传统。然而,文化感知环境的缺乏却导致青少年对革命文化的无感,这是一种精神的缺位。
意识建构需要有文化感知,而感知是人通过感官系统获取外部世界感觉的刺激,在感性认识层面形成对事物综合的认知和评价过程。只有营造良好的感知环境,才能使人在接收文化信息的感知体验过程中形成明确的文化情感。一方面,在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有些青少年处境过于优越,与感知革命文化的氛围形成生活区隔,无从体味革命精神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在一份“当代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的网络问卷调查中,涉及有关“在传承传统的红色经典文化中会有什么困难?”的问题时,选项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革命文化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造成在亲身体验上的无感。可见,革命文化在认知环境问题还是十分隔膜的。另外,新媒体环境下,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冲击着青少年的文化感知环境,革命文化的精神品质被一些人视为落伍的、鸡肋的、戏剧化的思想。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巨大成就举世公认,但新的先进文化建设还未能完全跟上政治经济的发展步伐,各种外来文化混淆和模糊着青少年群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容易被一些貌似新潮的理念所诱导,而对我国先进文化价值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明确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些青少年甚至以资本主义价值观来衡量中国社会,进而对先进文化的内涵产生怀疑,没能形成坚定的文化立场。没有坚定的文化立场又何谈文化自信?
当下青少年出现的种种“不自信”现象,对于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西风盛炽的场域里,正如哈耶克指出的那样,一些纯真青年“对善良的信任,似乎在变得是浅薄的标志”。更重要的是作为我国未来建设事业的后备军,自信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动力。因此,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意识建构就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阅读进路内容之一。
阅读古典,为当代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历史基础。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意蕴丰富。以“一带一路”依托的丝路文化为例,古丝绸之路自西汉起经历了东汉、魏晋、隋朝等阶段,其路线不断扩展、贸易日益繁荣、交流内容不断增多,至唐朝,发展已达鼎盛时期。这条通路不仅连通了沿路各国政治和经济上的交往,更打通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唐朝文化以其开放性、亲民性和重现实世界的特性,对当时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虽然文化交流是相互的,但也遵循着从高向低的一般规律。文化的先进性吸引着当时世界多国以一种仰慕之情不远万里来学习,进而形成了以国家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圈。至今,我们仍能从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内核和表现形式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使我国古代人民处于丰沛的文化氛围当中,因此能长期保持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自信。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起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经历五年的发展过程,我国不断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在新丝绸之路的理念下,我们更需要以中国特有的文化主流意识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
阅读新知,建立与当下相称的文化自信。新知在实践中产生,当下丰富的中国实践,提供了众多优秀新知读物。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曾表示,西方文明在目前世界上占有优势地位,但它正在衰退;中华文明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正在崛起。不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尚未能如古代中国那般强盛,仍然面临西方文化和价值信仰的强大冲击,资本主义价值观、所谓普世价值等思想干扰着我国民众的文化认知。只有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才能与自身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力。通过阅读,可以在寻求文化认同和构建文化自信过程中,坚持中华文化精髓对全球的正向影响,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积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能量。
阅读可以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与国力相称,与国民心态相配,与国际担当相容的地位。才有助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群体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后备动力,他们的文化自信就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自信。
从青少年群体种种不自信的表征中可以看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缺乏建构文化自信意识的自学、自进、自励的氛围,缺乏对主流意识的关注和引导。
阅读是获取文化知识、建构文化感知环境、传承文化精髓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也是建构青少年文化自信意识的重要进路。国家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相继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但想要将阅读植根于人们的自觉意识与习惯,还是面临一些现实因素的困扰。
缺乏培养阅读习惯的家庭氛围。家庭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单位,对于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它是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摇篮,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伴随一生。因此,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在2014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有一项针对家长和孩子是否喜欢读书的对比研究,从数据上反映有95.1%的儿童因家长喜欢且经常看书而喜欢读书;在家长不喜欢看书的家庭中,则有23.7%的儿童同样也不喜欢读书。2016年在北京举行的领读者大会上,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梅子涵也都提到了自己的阅读深受父母的影响。可见,父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直接影响。其实,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阅读,不过在意图上却有些误区。不少家长在孩子小学时期鼓励他们读书,但并非在意孩子的兴趣,更多是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为目的而强行阅读。到孩子初、高中阶段,很多家长又以课业和升学压力大,为保证孩子成绩为由,降低甚至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这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读书意识,甚至造成一部分人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进而更容易被低俗、肤浅的娱乐文化、流行文化所影响。
缺乏引导正向阅读的校园氛围。学校作为系统的教育机构,在文化意识的建构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未能形成对文化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教学内容,目前许多学校将文化和思想的教学内容嵌在主课当中,有系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学校并不多见;教师自身也存在文化素养不高,在教学中重知识讲授而轻精神内核的阐释等问题,在阅读上缺乏对学生的引导。2017年一项针对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数据中,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选择书目;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代理去选择的;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可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引导问题相当迫切。
缺乏充足阅读资源的社会氛围。青少年作为思想未成熟的群体,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我国虽每年都在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但离形成全面的阅读习惯与风气还有一定距离。城乡青少年阅读情况也差异较大,城市青少年有书可读却不知如何读,乡村青少年则是缺书读且读不解。在对城市青少年的阅读调查当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读好一本书,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甚至有些青少年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2017年平安人寿“幕天捐书”教育公益项目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形成的《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的报告中显示,乡村阅读面临缺书、缺机会、缺数据阅读、缺渠道等严峻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网络环境“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让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在网络中相互渗透,使我国先进性、民族性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交互折冲中,主流文化的引导效果尚未呈明显优势。亚马逊2017年全民阅读报告显示,青少年不管是在阅读人数、阅读数量,还是在阅读时长上都已然成为电子阅读的主力军。但电子书的读者易被综艺性、娱乐性内容影响,所涉书籍多跟潮流,对经典著作的阅读较之纸质阅读明显弱化。2017年电子书的第一季度排行榜上前十为:《解忧杂货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体全集》《摆渡人》《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白说》《人类简史》《降临》。从排行上可以明显看到与热门影视作品的对应性,缺乏对主流文化作品的关注度。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都需要我们为青少年群体提供良好的文化吸收和交流氛围,促进他们的文化自信意识建构。
文化自信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在这个阶段当中,需要帮助青少年群体选择合理的阅读进路,促进他们正确的文化意识建构。而阅读进路的搭建需要解决要不要读、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建构文化自信意识的重要因素。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并非个体所能解决,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行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全面的阅读环境。
重视家庭氛围建构,培养阅读习惯。父母首先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学识能力让青少年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益处,进而激发他们的自觉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建构自身文化素养,逐步形成文化感知力,才能逐步具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学校提供科学的阅读引导。学校在重视学科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造具有互动交流性质的主题阅读活动,以我国优秀文化内容为基础,建立文化感知平台,让学生不把读书当做是负担,而是将其作为文化资本,在沟通中互补互通。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读什么程度的书,应该如何读要做正向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建立文化意识结构。
社会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2006年起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是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活动自开展以来在规模、内容、方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效果都逐年增加。不过,目前离形成“全民”文化意识环境上还有一段距离,对青少年的文化意识建构仍然是重要的培育对象。
青少年面对众多的出版物却不知道应该从何读起,或者说不知道什么书是适合自己读或者应该读的。这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对文化的需求和感知程度各不相同。要建构文化意识自信,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扶助过程。
幼儿阶段,宜以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的印象认知。儿童的认知还处于感性层面,不足以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形成深刻理解。因此,这一阶段应主要采取印象认知为主。如着重于对中华文字的象形艺术;对古代诗词优美语言的欣赏;了解中华传统道德基本思想,感受中华文化之美,重视形式化教育;了解中国革命英雄故事,产生对革命文化典型形象的认知等。总体而言,就是首先从情感上让幼儿群体产生以形式性文化为主的直观感知印象,形成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兴趣感和喜爱感,强化青少年的文化审美。
少年阶段,初步建构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理性认知。在有了一定文化知识和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应适时开展观念建构,让青少年阅读一些文言文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以中国历史发展为线索体味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核,了解古代人民的精神智慧和道德修养;通过认知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感受中华民族的坚毅品质。进而让青少年产生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青年阶段,以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能力为目的。这个阶段应着重阅读富含中华文化深层内核的著作,理解文化要义,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主体意识的立体建构和对文化的自信意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挖掘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推动对文化适应性的创新,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实力和精神力量。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活动,此后共有343家图书出版单位报送图书1479种,共有70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报送音像电子出版物192种,最终确定了百种优秀出版物。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如《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大闹天宫》等针对少年儿童感性认知的启蒙益智、图画绘本类读物;也有如《红军长征史:青少年图文版》《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等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历史背景的思想励志、人文历史类读物。开展此类活动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引领青少年进行健康阅读,这种建构活动是动态的,随着青少年认知特征的变化,还应该作出调整。
注重机械记忆与灵活泛读的搭配。建构是主客观契合的活动,作为主体的青少年,建构的主动支点,还在于阅读行为的正确养成。怎样能真正读好书是关键的问题。书如海洋,一个人读书不可能穷尽,因此应注重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在构建重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扩大文化认知范畴。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华文化经典著作作为青少年的精读读本,重点部分应有强化的机械记忆,进而形成文化自信意识的梁柱,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在涉及其他多元文化内容时,可以以自身的文化观念进行解读,形成对“他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且并不动摇自身文化主流意识,这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合理进行网络媒体与纸本阅读的优势搭配。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中,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而“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不仅如此,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青少年作为电子阅读的主流人群,应该利用好这个特点,大力推广有中国特色文化内容的电子读物供他们选择。同时,利用社交平台,建立阅读话题,分享阅读心得,开展阅读讨论,形成对文化的立体交流环境。由于网络环境下,多种文化相互影响,干扰了青少年主流文化意识的构建。因此,需要父母或教师主动参与青少年的阅读活动,与他们一起读书和交流,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建构文化自信意识。
要向青少年推荐合适的传统纸本读物。告诉他们纸本阅读更适合于深度学习和理解,在纸本阅读过程中可以调动人的感官、语言、思维逻辑、想象等多方面综合联动运作,产生对阅读内容在情感和经历上的高度感悟和思考。这更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判断和思辨能力。
总体上来说,建构合理的阅读进路,需要通过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科学的阅读引导,才能有助于养成青少年文化自信意识。
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意识建构,需要合适的进路建设。重在建设青少年文化自信梁柱。就阅读而言,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资源,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网络文化资源的整合,为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提供合适的阅读氛围,促进文化自信意识在有序中建立。
参考文献:
[1]赵书昭.“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及其面临的文化挑战[J].探索,2017(5)
[2]胡颖.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三层维度[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7)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J].视界,2015(5)
[4]戎寒,胡群.论新时期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大连大学学报,2017(4)
[5]王通凯.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养研究[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9)
[6]郭宝华,范凯文.青少年文化自信困境及其对策[J].中学政治,2017(5)
[7]胡倩倩.试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
[8]胡美玲,汪超群.网络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建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
[9]城乡少年阅读现状白皮书:“无书可读”成为最大的问题[ED/OL].2017-04-21.http://book.163.com/17/0421/20/CIIRGV0B009243K7.html
[10]“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权威解读互联网时代读者五大阅读行为趋势2017阅读报告:青年成电子阅读主力 阅读社交化日益明显[ED/OL].2017-05-02,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502/c64387-29249233.html
[11]《关于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并开展相关读书活动的通知》[ED/OL].2017-05-31.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36024.shtml
[12]本书编写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