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艺术理想的体系建构
——基于增强编辑职业方向感的思考

2018-02-09 01:04泮庆荣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品媒介理想

泮庆荣

(菏泽市文联 文艺创作研究室,山东 菏泽 274000)

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从单一的媒介形式逐渐转变为多种媒介的融合传播,这一传播形式的转变对信息把关人——编辑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在融媒体传播过程中,编辑主体性更加突出,编辑参与了信息流动的多个环节和多个终端。同时,编辑客体(也即编辑工作)所涉及的媒体对象变得愈加宽泛,传统时代的编辑客体只是相对有限的几种媒体形式,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客体则层出不穷,各种附着或承载信息内涵的载体都成为编辑能够加工的客体。[1]

在这样一个编辑客体相对泛化的时代,愈发需要大量编辑参与其中,做好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技术处理和人文引导,也愈发强调作为把关人的编辑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编辑主体水平的高下优劣,将直接决定融媒体时代的信息资源能否担负起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的重要任务,所以,一个好的编辑,一定要使全媒体的各类文化样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诚然,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主体赋予了文化深刻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蕴,同时也彰显了编辑客体鲜明的艺术特质。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殷切嘱托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的剀切呼吁,也是对作为文化把关人的编辑怎样增强职业方向感的谆谆告诫。“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为中,故为其下。”所以,编辑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一定要让自己的艺术理想远大而崇高,因为这不仅是融媒体时代编辑主体性参与的核心和定力,更是编辑客体的精准着力点。基于此,本文将编辑艺术理想置于平面坐标图系当中,通过对组成它三个取向的解析、探究和策略给予,切实发挥好编辑艺术理想对增强编辑职业方向感,对培育和弘扬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作用。

一、编辑艺术理想的价值取向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形态推陈出新,媒介产品日新月异,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媒介产品,都属于精神产品,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都在各自平台上以各自的方式传承着文化、记录着历史、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担负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社会功能。它的存在和发展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编辑作为媒介产品第一把关人,编辑的价值取向如何,确切地说是编辑艺术理想的价值取向如何,将决定媒介产品的价值取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立了我国媒介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媒介主流坚守了这个价值取向,得到了社会和受众的认同,但是随着媒体新门类的不断涌现和媒体社会力量的不断融入,编辑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与之而形成的便是一些媒介产品在貌似丰富多元的表象下的价值观偏向和偏离,集中表现为四种情形:一是把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作为唯一指标,不择手段地趋附市场、迎合市场;二是以展示个别人所理解的生活与“人性”的“原生态”为能事,极力渲染丑恶的人性、阴暗的人心和病态的心理;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边缘化和虚无化,对一些人重评和颠覆中华文明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的行为不去自觉抵制,而是用猎奇心理为此部分人肆意歪曲历史、丑化英雄、丑化人民群众提供平台;四是炮制低俗、营造噱头,拉低受众的欣赏水准。而所有这些情形的深层原因,是编辑艺术理想价值取向偏向和偏离而导致的编辑发展眼光的缺失、深度思考的缺失、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前景意识的缺失。[2]而所有这些缺失最终导致媒介产品呈现出形态萎靡、精神猥琐之状,甚至自甘沉沦于世俗欲望的泥沼。所以,编辑艺术理想的价值取向如何,绝不单单决定媒介产品的命运、媒介单位的命运,而最终决定的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

张元济、王云五、鲁迅、邹韬奋、巴金、叶圣陶等我国近代史上的出版家、编辑家构建了那个时代的出版脊梁、文化脊梁。当下,在我们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候,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这样有足够说服力的出版家、编辑家来构建我们的文化脊梁,标举我们的时代精神,凝聚我们全民族的文化和意志。现在,国家一直在强调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编辑来说,就是要解决导向问题和价值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所以,新时期的编辑就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职业导向,自觉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要求,多组织那些反映时代、反映历史英雄人物与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和中国人民在历史进步中的辉煌事迹,以及彰显中国精神的各类信息资源。当下,处于不断融合之中的媒介,各类信息资源往往呈现出隐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所以编辑必须树立明确的主体意识,主动占领各类信息资源的导向和价值观高地,做到敢于向颠倒黑白、不分是非的错误倾向说不,敢于向低俗庸俗媚俗说不,敢于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只有这样,才能在选题策划之初就确立一个立意高远的主题,才能在利用已有信息资源之时有一个鲜明的价值判断,才能与创作人员交流互动之时使其眼光高远起来、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起来,最终实现编发内容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意识接近并向完美方向发展。

二、编辑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优秀作品。因此,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媒介,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时代精品,永远是其工作的中心环节。因为精品由产品质量来决定,而涉及媒介产品质量的一切决策、设想和愿望,最终都要通过编辑主体得到落实,而其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正是把打造精品作为永恒主题和终极目标的。所以,编辑艺术理想精品取向在编辑客体中的积极介入为精品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融媒体背景下的精品生产与社会生产的总体要求笙磬同音、众啄同声。

打造媒介精品,编辑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要与国家在经济领域采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为一体,通过提升媒介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数量来催生精品、多出精品。精品以精品内容为源,编辑作为媒介供给侧改革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首先要把着力点放在精品内容上,为创造精品内容做加法。精品内容的生产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编辑需遵循精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以敬畏之心、踏实之心来对待精品的创作和生产,不仅在策划、立项、选择编创者上狠下功夫,还要拟出详尽的提纲,与编创人员反复商讨,同时对内容的走向和取舍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好内容可以反映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可以是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并存,但好内容必须有正确导向,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必须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和反映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编辑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对好内容的追求是一贯的不变的,且任何时候都是增强编辑职业方向的终极追求。

打造媒介精品,编辑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还要与“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为一体。“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其实,不仅物质生产领域需要“工匠精神”,精神文化生产领域更需要“工匠精神”。[3]融合时代,一方面编辑要掌握全媒体编辑技能,更好适应因融媒体更新换代而产生的编辑流程的不断重构,另一方面编辑还要静下心来、慢下步来,用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是打造优秀媒介精品的根本,都是编辑主体在任一时刻必备的精神特质。何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编辑主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工作精神,是多方入手、多点着力、精雕细琢、久久为功的工作精神。此外,工匠精神还要与学者型编辑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编辑只有兼顾好,一切编辑工作才能脚踩坚实的大地,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否则,精品生产为妄谈!

俗话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所以,编辑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必须时刻向着高端定位。在编辑主体向高起点、高档次、高品位迈进中,可能会出现“眼高手低”状况,出现这一状况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茅盾先生曾专门就作家、艺术家“眼高手低”的问题做过探讨,他说:“一个作家或艺术家如果发生了‘眼高’、‘手低’的矛盾,实在不是一件坏事;矛盾是促使这个作家或艺术家更近一步的动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不怕编辑“手低”,只怕“眼”不“高”。只有坚持“眼高”,始终不渝地坚持艺术理想的精品取向,才能把精品生产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让精品生产凸显出来,才能逐步解决融媒发展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和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才能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高度契合,这个契合点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要求的“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和“时代的艺术高度”。

三、编辑艺术理想的审美取向

一本书、一部电视剧、一期资讯、一段广告,无论它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必须借助于语言、色彩、声音、线条等特定艺术手段。而思想意旨与艺术手段能否有机融合与默契统一又是决定精神产品是否具备文化价值和审美属性的决定因素。思想意旨与艺术手段融合与统一的最初阶段取决于创作主体,而最终阶段则取决于编辑主体。在这个最终阶段里,编辑主体不仅要解决传统意义上的理念更新、文本重构、符号结构、技巧生成等固有问题,还要解决审美价值与商业价值相抵牾相冲突所衍生的人文纠结与精神困惑。[4]一般而言,人们对媒介产品思想属性的认知比较明晰,而对它的审美属性则比较模糊。事实上,无论何种形态的媒介产品,都需要编辑主体积极将其构建成具有审美价值的物体,以此来承载和展现媒介产品的精神意蕴和人文内涵。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强调了中华美学精神,明确提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并形成中国文艺与众不同的风骨、味道和传统。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编辑作为中华文化的把关者当然概莫能外了!

编辑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生产的具有独立美学精神的媒介产品,通过全媒体平台,以纸质或数据、以音频或视频等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艺术理想审美取向的丰富内蕴将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心灵得以净化、感染和熏陶。因此,能深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深彻洞察社会人生且又遵循“美的规律”的媒介产品,将以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受到更多受众的青睐与欢迎;而那些内容低俗、缺乏思想性艺术性、粗制滥造的产品将会失去受众失去市场。这固然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但在市场经济全面凸显的时代情境下,却常常会有另一种表现,即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因曲高和寡受到冷落,而缺乏审美价值的却大倡其道、倍受追捧和热销。毋庸置疑,出现这种巨大反差是一种不正常状态,原因固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维有关,但另一方面与一些编辑艺术理想审美取向发生变迁和转移不无联系。如何使编辑艺术理想的审美取向回归中华美学精神意旨,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要求的凝练节制、格调清丽、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以及寓理于情、美善相兼、道艺合一呢,编辑主体要从三个方位同时同向出发,然后殊途同归。一是从自身出发,大力倡导主流审美取向,在自身审美习惯养成、审美品格提升的前提下,孜孜致力于人类精神家园的垒砌和建构;二是从创作者出发,培植人文情怀,提升创作品味,借助全媒体平台使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取向的媒介产品在尊奉艺术创作规律和市场运行法则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从受众出发,利用融媒体全覆盖的有利契机,用中华美学精神全方位呵护受众的精神世界,从细微处磨砺和提升受众的审美认知力、艺术判断力和综合鉴赏力,引导受众从对物质利益的简单欲望甚至畸形欲求到对高级情感和高迈精神境界的追求上来。

四、结语

三个取向是编辑主体在实践层面即编辑客体中需努力做好的三个方面。三个取向在平面坐标图系中以各自角度向不同方向无限延展,角度之和为360°。坐标原点既是三个取向共同的顶点,又是编辑艺术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点“以人民为中心”,且亘古不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再次面向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许和巨大激励,同时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编辑尊重编辑规律,坚守艺术理想,并将艺术理想融入编辑客体,多方入手、多点着力,不换主题、不变基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编辑精神的重要指南。

[1]王志刚.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人才培养反思[J].中国编辑,2017,(3).

[2]马建辉.坚守艺术理想 筑就文艺高峰[N].文艺报,2017-01-18.

[3]周慧琳.倡导工匠精神 做学者型编辑[J].中国编辑,2017,(3).

[4]刘金祥.实现审美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机统一[N].文艺报,2017-01-18.

猜你喜欢
精品媒介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心经精品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