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
卒中研究者都知道基底动脉环或Willis环(图1),它是颅内动脉的主要侧支循环系统,由英国的Thomas Willis(1621-1675)在1664年报道而命名。
其实这个动脉环是被发现并报道了100多年以后才由Willis报道的。
Willis得到全部荣誉也并不是历史冤案,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描述的基底动脉环最完整,图也画的最好,另外他解释了动脉环可能的临床侧支循环功能。
第一个发现基底动脉环的是意大利人Gabriele Falloppio(拉丁语 Fallopius,1523-1562)(图2)。
Fallopius在1561年描述了基底动脉环中两条椎动脉的交接段和基底动脉,也描述了前交通动脉,但是他认为后交通动脉只是间接与颈内动脉连接,这大概是受当时尸检数量有限所致。重要的是,Fallopius没有画出动脉环。
图1 乳房上的Willis环(私人收藏油画)
1548年,Fallopius在Ferrara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551年成Padua大学的解剖系主任。Fallopius对头部尤其是对听觉器官和面部感觉神经的解剖造诣深厚,在临床外科肿瘤和溃疡的研究中都有建树。
据说Fallopius解剖过一只狮子,发现狮子的骨头中也有骨髓,与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相反。
1561年,Fallopius发表了Observationes Anatomicae(解剖观察)一书,对多种局部解剖的研究均有贡献。
在Fallopius之后,意大利的Giulio Casserio(1552-1616)(图3)在1627年出版的Tubulae Anatomicae(解剖图谱)一书中画出了基底动脉环(图书出版时作者已去世),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只画了一侧的后交通动脉。
图2 Gabriele Falloppio(拉丁语Fallopius,1523-1562)
Casserio也在著名的Padua大学工作过,他开始是解剖巨匠Hieronymus Fabricius的助手,为Fabricius准备尸检和授课标本。1580年Casserio获得Padua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在1585年他成为外科医师。后来在Fabricius生病时由Casserio代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引起Fabricius的不满。学校坚持要求Casserio取代Fabricius讲课,不幸的是课程结束后,Casserio突发发热,5天后去世。
图3 Giulio Casserio(1552-1616)
图4 Johann Vesling(1598-1649)
图5 Johann Jakob Wepfer(1620-1695)
图6 Thomas Willis(1621-1675)
Casserio因为Tabulae Anatomicae一举成名,此书是17世纪最重要的解剖书。书中有97幅由Francesco Valesio制作的精美铜版插图。
Casserio解剖图谱中的基底动脉环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基底动脉环的绘图。
德国的Johann Vesling(1598-1649)在1641年出版的书中也描述过基底动脉环。
虽然是德国人,但Johann Vesling在1632年成为PADUA大学的解剖和外科教授。与Fallopius和Casserio都是同一解剖系的。
Vesling在1641年发表了解剖书Syntagma Anatomicum,Publicis Dissectionibus,in Auditorum usum,Diligenter Aptatum(结构解剖),描述了淋巴系统和脑的血循环,几乎完整地绘画出整个基底动脉环,受到学术界的欢迎。
所谓几乎完整,是因为Vesling画出基底动脉环中所有血管,但是在注脚中没有解释前交通动脉,留下疑惑。不确定Vesling是否认可前交通动脉是基底动脉环的一部分。
瑞士的Johann Jakob Wepfer(1620-1695)(图5)在1658年不仅描述了基底动脉环的正确解剖结构,也指出了动脉环的潜在侧支循环功能。
1658年J o h a n n J a ko b We p f e r在Obser vationes Anatomicae,ex Cadaveribus eorum,quos Sustolit Apoplexia(卒中患者尸检观察)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基底动脉环,但是他没有绘图。
16 6 4年,T homas W illis(1621-1675)(图6)出版了他的神经解剖巨著——Cerebri Anatome:cui Accessit Nervorum Descriptio et usus(脑的解剖),描述了基底动脉环,称其为一个“九边形的血管网(Nonagon)”。
Willis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指出动脉环的临床意义,并且展示了两个因为动脉环的存在而无卒中或无偏瘫的病例。其中一个患者死于腹系膜肿瘤,尸检时发现其右侧颈内动脉几乎完全阻塞而且血管已经纤维钙化了,但是患者生前根本没有卒中症状。Willis发现患者同侧椎动脉扩大,几乎是对侧的一倍粗大。从这个病例,Willis认识到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功能,但也因为这个颈动脉完全阻塞而患者没有卒中的病例,Willis错过了发现颈动脉阻塞与卒中的关系这个历史性的命题。
人不能只看自己想看的事物。
Willis进一步用动物实验证明,在一侧颈总动脉注入染料后全部颅内动脉环被染色,而且结扎一侧颈动脉后生命依存。
当然Willis获得全部荣誉还有一个因素,和他一起观察尸检的Christopher Wren(1632-1723)是个艺术家和建筑学家,Wren在放大镜下清楚地画出了基底动脉环(图7)。可惜Wepfer团队中没有Christopher Wren一样的建筑师。
在19世纪下半叶,瑞士的Albrecht Von Haller(1708-1777)第一次使用了Willis环(Circle of Willis)这个名称。
令人遗憾的是,Fallopius一生做出无数贡献,包括以他命名的女性的输卵管(Fallopian Tube)、面神经管(Aquaductus Fallopii)等。但是Fallopius首先发现基底动脉环的荣誉却给Thomas Willis。
除了基底动脉环之外,Fallopius还有其他的遗憾,由他发明的避孕套(condom)也未以他的名字命名。
当时欧洲尤其是法国梅毒流行,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公众事件。Fallopius设计了“药物处理过的套(Sheath)”,并且做了1100人的试验,这是第一次避孕套的临床试验,证明无一人感染梅毒。
与Fallopius发现基底动脉环的历史如出一辙,发明避孕套的荣誉也给了英国人。
图7 Cerebri Anatome:cui Accessit Nervorum Descriptio et usus(脑的解剖)一书中的基底动脉环
据说在17世纪下半叶,在Fallopius发明避孕套100多年后,英格兰国王为了预防梅毒,由他的医生Condom伯爵制作了上了油的羊肠套(Sheath made of Sheep Intestine)。很快,其他贵族成员都开始使用羊肠套来预防梅毒。
据说Condom医生坚决反对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羊肠套。
这又是一个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范例。
世界上最有名的Padua大学解剖系的主任是圣人Andreas Vesalius,其后,第一个研究卒中模型的Realdo Colombo接任了该系系主任,而Fallopius则接替了Colombo成为系主任。
Fallopius在描述了基底动脉环两年后死于结核。
因为他在1561年Obser vationes Anatomicae(解剖观察)一书中纠正了当时的圣人Vesalius对脑血管的部分描述,很多人认为他犯上作乱,所以他的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鉴于Fallopius的经历,送给他一首南宋慧开禅师的《无门关》,知足常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