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

2018-02-08 16:45吉燕宁
价值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

吉燕宁

摘要: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是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为指导下的重点学科,通过当下对城乡规划专业中的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相关的实际工程类项目的教学成果,总结了教学成效,并对未来在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展望。

Abstract: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of Shenyang Urban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is a key discipline under the guidance of "applied" training objectiv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related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design courses such 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關键词: 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ty;applied type;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6-0246-03

1 研究背景

我国规划教育起步晚,30年来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道路。此研究正是在城乡规划专业评估标准的要求下,使培养计划逐步规范,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致力于实现课程功能转变和课程间的协调。使高校人才的应用性和技术技能性更加突出,也让本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相关领域的各类工作。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始终把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做为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名列省内院校前列,连续6年获得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1 研究目的

通过课程改革,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去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重点,逐渐使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到热爱本专业。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1.2 研究意义

通过多元教学方法代替单一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按工作过程展开,使教学与职业工作过程相一致。为以后顺利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坚实基础。并且以点带面,通过本课程-专业核心设计类课程的改革,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改革。

2 城乡规划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管理机制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存在的难题是课堂组织,授课现状是:一名老师对应一个班级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城乡规划专业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专业课一般是分组进行,教师针对分组的模式方便教学管理,但在课堂管理上仍存在一些如:班型过大,无法顾及全面,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2.1.2 课堂组织方式不完善

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大多数学生具有自觉性、主动性,能够快速融入设计类课堂的教学之中,但少数学生在设计课程中能动性差、主动性不足、缺乏学习热情,缺少学习目标和方向感;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缺乏直接交流。同时,课堂教学存在“灌输式”的授课模式。

2.1.3 实践类真题寻找困难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从2010级至2014级,多是采用真题真做的授课方式,受益学生众多,效果显著。

然而,实践类真题的实践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寻找真实项目的难度较高。设计类课程与真实项目接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长远的工作,真实项目寻找需要提前多方沟通与准备。

2.1.4 青年教师经验匮乏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后备力量,部分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匮乏,少数教师完成在校学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情况,与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在实践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教师接触真实项目较少,工作经验不足,实践授课能力仍待提高。

2.1.5 教师团队不健全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师资团队结构比例相对合理,但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比例仍存在不足,应该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使教师团队的建设趋于合理化。

2.2 解决措施

2.2.1 完善管理机制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于城乡规划专业的师生配比要求规定为1:12,未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将在2-3年的时间里,努力达到1:12的师生比。在构建合理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满足设计类课程的授课要求。

2.2.2 注重团队建设

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针对设计类课程的不同环节进行交流与沟通,统一进度、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图,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建设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更好的针对课堂授课组织进行管理。endprint

2.2.3 教学主体的转化

通过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2.2.4 校企合作

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进行联合开展。据统计数据,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项目。通过真实项目的参与能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尽早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毕业后可以尽快的融入到工作中,与实际工程项目有效接轨。

2.2.5 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多参与学习教研、科研项目,注重青年教师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平时多发论文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同时,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讲座指导青年教师,对其实际教学进行积极指导。

2.2.6 引进城乡规划技术人才

城乡规划专业一直以培养“专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育方面更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把握人才,构建更大规模的教师队伍,达到合理配置的标准。

3 教学课程主要内容的研究

3.1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系统结构

根据2015级城乡規划专业的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如下:

十门——围绕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设置七大设计课程、三大理论课程设置如下:

区域与总体规划设计(专业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设计)、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专业设计)、城市设计(专业设计)、建筑设计2(专业设计)、建筑设计1(专业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设计)、城乡规划原理(专业理论)、城市道路与交通(专业理论)、区域规划概论(专业理论)。

经过了对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2016级核心课程如下:

八门——围绕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设置四大设计课程、四大理论课程设置如下:

城乡规划设计1(专业设计)、城乡规划设计2(专业设计)、城乡规划设计3(专业设计)、城乡规划设计4(专业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专业理论)、城市道路与交通(专业理论)、区域规划概论(专业理论)、城市建设史(专业理论)。

3.2 设计课程内涵

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为例,它是之前所有规划专业的相关理论与设计课程的最终实践体现。

由于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主要有以下:建筑学、风景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学)、城市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所以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内涵是多重的、复杂的、综合的、多元的。体现了社会性、经济型、人文性的综合特点,这也是城乡规划专业一级学科的突出特点。

3.3 授课方式与内容

模拟设计院的现实工作情景,依托设计院的实际项目设计流程,组织课程教学环节,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如时间、分组、分工合作、阶段成果递交、分级审图制、评、议、讲、练、展、点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

依据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融合现行国家相关政策,编制控规项目编制成果要求,控制学生作业的内容及深度。

3.4 授课教材与师资体系

应用型教材的编撰和使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参照笔者对该课程的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编撰应用型教材,该教材以课程实际教学内容为主线:融合控规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规范、软件应用、草图绘制等。作为最重要的核心课,设计课程应配备最优良的师资,有合理的师生比,且配置了相关核心理论课程老师以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4 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

4.1 改革思路与方法

4.2 研究方法

4.2.1 系统回归方法

针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5年的整体课程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系统出发,分类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具体措施,从而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的具体改革方案。

4.2.2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理论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理论的存在目的是指导实践,提高笔者自身的专业教学以及专业科研理论,尊重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以及学科建设发展规律并在设计类实践教学环节予以应用。

4.2.3 实践回归理论的方法

项目组成员均为常年一线的规划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教育的实践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都有丰富的相关工程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延展、更新理论,从而再指导实践的循环过程。

4.2.4 目标导向型方法

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该实践课程计划,从而去实现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4.2.5 问题导向型方法

针对现行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老师实际情况和设计实践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去完善和提高。

5 可行性分析与相关建议

5.1 可行性的分析

5.1.1 培养目标的可行性

在最新国家、以及学校教育发展政策以及本专业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为本专业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城乡规划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可能性。

5.1.2 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项目以研究总报告为研究基础,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系列论文或按教学模式思路进行教材建设。根据研究的结论制定教学改革方案,为设计类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5.1.3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多重目标导向——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从国家、省的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到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单位对该目标的具体落实;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目标到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困惑;从学生的对本专业相关学习尤其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的困惑、到一线指导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

5.1.4 授课方式方法的可行性

分组授课、设计院设计流程模拟、讲、评、展、议、点、示范,多种类、互动式教学方法,为设计类课程提供了实践基础。

5.2 关于实施过程建议

本项目明确提出课题的创新点,应有针对性的深入展开研究。注重应用教材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为本科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提供理论指导和教学依据。

6 结语

研究项目以实践类设计课程作为回归点,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课程为例,逐步渗透于规划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给教学方式转变提供可行的思路,使其赋予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是相关设计类课程的最终实践体现。

参考文献:

[1]袁奇峰,陈世栋.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2012(09).

[2]殷洁,罗小龙.构建面向实践的城乡规划教学科研体系[J].规划师,2012(09).

[3]郝峻弘,邓晓莹.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管理会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地方应用型高校对MOOC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