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楠
摘要:教育是为学习者服务的。社区教育也是如此,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的成效所带来的问题意识,改革社区教育的结构,在不断的试错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新时期社区教育的应有内涵。
Abstract: Education is for learners.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same.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should provide appropri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form th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to meet the growing of community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关键词:社区教育;有效需求;终身教育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effective demand;lifelong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7-0244-02
0 引言
近年来,社区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伴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也有所凸显。笔者随江宁开放大学社区学院深入社区,发放问卷,进行调研,以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各种需求特征为抓手,探讨社区成人學习的优势和资源,从而揭示社区教育的受众面的需求特点及发展规律,以期促进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1 当前江宁区社区教育现状
2013年江宁区成为了第五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随后,江宁区的社区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区已建立和完善了以培训学院为龙头,10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内含22个成人学校)为骨干,197个社区居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区社区培训学院已创建成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0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中,创建了7个省级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同时,还创建了2个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8个市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1个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全区现有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2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4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155所居民学校达到江苏省居民学校的建设标准。在社区教育中,全区社区教育坚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村(居)民实用技能培训、休闲教育、家庭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方面全面出击,年教育培训人数逾13万人次,使“终身教育”成为居民们的自觉行动。
2 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理论认识模糊
目前,一些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对社区教育的基本内涵认识存在模糊,对社区教育的来源、内涵和外延以及在我国的实施情况都缺乏相应的了解,从而在工作中遭到了不少的困难。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面向社区内所有人员进行教育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说,在我国,社区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有别于国外的社区,我国的社区的特征是具有特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或相近的民俗习惯的地方。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社区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应该是乡镇、街道。因此,建立健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是社区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细胞。
由此看来,目前,社区教育中的“社区”所指范围的扩大化,对于社区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必须遵循教育的方法。
2.2 整体系统性不强
社区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密切配合。但是,就调研结果来看,一些街道各部门未形成合力,成本和效应的比例严重失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单一,没有与街道设立的其他教育资源做到实质性融通。另一方面因为社区教育包括的内容较为宽泛,与各部门的业务有许多交叉、重叠,但目前各级政府对于社区教育的定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有此导致的众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处于“自作多情、孤军作战”的状况。由此,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共享教育资源,从而形成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实践性层次不高
社区教育不能够根据时代发展或者受众面的需求对培训项目作出动态的调整。一些培训项目过于陈旧,而且较为低端,没有契合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的需求,缺乏一个全面的针对性的实践。这也就造成了社区居民不愿意参加社区教育,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局面。
3 社区教育的有效需求
从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没有关注于需求、引领于需求、服务于需求是问题导向所指向的答案所在。
3.1 分析社区成人教育的需求
成人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强,具有理性化的教育需求,他们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为目的对自己的一种自觉自愿的投资方式。对于承认来说,他们教育需求倾向于“职业拓展”,功利性和目的性较强。所以如何将对于成人有意义的经验引入学习,是社区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综合考虑社区居民个体需求、社会需求和社区教育本身的需求是确定社区教育课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不同个体、群体和社区的需求存在多元性,所以社区教育课程项目就要这些需求进行多样化模式的设计,各种类型都要统筹兼顾,从而形成社区的独有的教育特色。
3.2 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
居民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是社区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就我国的社区教育而言,主动参与既是指学习者参与社区教育本身的培训活动,更是指通过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以及社区的参与度和认同度。社区弱势群体的学习驱动力相对比较低,需要在组织策略、培训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体现出“教育关怀”。毕竟教学过程中缺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就与成人学习的自主性发生冲突,势必不会吸引学习者。提供各种补偿性、提高性的教育培训,着力开发各种灵活的培训课程,实施莱单式培训,以多种途径满足需求。同时进行有效的政策照顾,在学习成果的评佑和认定,就业指导、救助性措施方面实施倾斜。
3.3 营造社区教育的环境
①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社区的地理人文环境,举办适合社区居民的各种类型、广泛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活动,开发灵活多样的培训,丰富培训的内容,在社区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②帮助社区居民排除其参与学习的各种障碍。从提升居民主动参与终身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入手,立足于提高全体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力求解决社区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
③加强社会的参与,协调、引导、优化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并且运用多重手段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本波.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需求分析——北京市调查报告[J].人口与经济,2001(3).
[2]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7-100.
[3]何衍林,王勇.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力机制探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8):119-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