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旺
摘要:本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程担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本科民办高校长期以来努力和改革的方向。针对本科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AHP模型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对权重。研究表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一级指标中,实践能力权重最大为:0.7766。在二级指标中,专业技术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分别为:0.7838,0.5512,0.5183。
Abstrac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ject of undergraduat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s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transferr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t is the long-term endeavor and reform direction for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comprehensively.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in undergraduat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HP model and analyzes the relative weights among the indicato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mong the first-level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maximum of practical ability is 0.7766. In the secondary indicator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are 0.7838,0.5512,0.5183.
关键词:本科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AHP模型
Key words: privat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application type personnel training;the AHP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7-0166-03
0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而民办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对于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革。但是,人才培养本身即是一项细致又宏伟的工程,又是一项难以准确测评其质量的复杂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将民办教育定位“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而人才质量评价是对办学主体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科学定位[1]。因此,厘清人才培养质量各指标间相对权重,有助于分清人才培养质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升级,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展开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有L.J.Cronbach[2]、Holdway[3]、John Brennan[4]等,国外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评价体系及教学工作质量等方面。他们建议应该从多维度、多方面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建立既满足定性分析又满足定量分析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可以适当从利益相关者、师资力量和高校基础设施等角度综合考核。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科研型公办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徐安兴[5]、吴崇恕[6]、李忠华[7]、任丽君[8]、姜岚[9],邵文红[10]、廖春华[11]等,他们探索了如何健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指标是如何被确立的,并利用一些定性分析方法对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评价案例,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和监控体系均有所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对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寥寥无几,尤其是研究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定性分析法。然而,从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视角,建立一套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得。AHP模型是通过对所研究目标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各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大小筛选主要衡量指标。
1 基于AHP模型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决策方法,通过确定指标的权重把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分为目标层、指标层和维度层。它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基础上,将目标层递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其优点是能够对一些模糊的和难以定量分析的問题进行科学的评价。通过对比相关因素的重要性,构造各层比较判断矩阵,指标矩阵构造采用Saaty等提出的1-9尺度原则。“1”表示两者影响相同;“3”表示两者影响稍强;“5”表示两者影响强;“7”表示两者影响明显强;“9”表示两者影响绝对强;“2、4、6、8”两者影响强度在上级两者影响强度等级之间;“1,1/2,…,1/9”表示两者影响是与前两者相反,具体概念和流程参考赵保华[12]、石华敏[13]、程慧平[14]的研究。endprint
根据以上公式,运用MATLAB工具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及判断指标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本文判断矩阵的数据采用专家讨论方式获得,专家组成员在保证2/3专家之外,可以适当增加民办高校一些学生。通过专家讨论获取同级指标两两之间的相对影响大小,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出各自相对应的判断矩阵。
通过以上运算可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知识储备、實践能力、思想品德的权重分别为:0.1530、0.7766、0.0704,其中实践能力所占比重最大,属于主要影响因素;二级指标知识储备中基础学科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权重分别为:0.1349、0.7838、0.0813,其中专业技术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属于二级指标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二级指标实践能力中理论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权重分别为:0.2990、0.0616、0.0882、0.5512,其中社会适应能力所占比重最大,属于二级指标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二级指标思想品德中个人修养、基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权重分别为:0.0989、0.0989、0.2838、0.5183,其中职业道德所占比重最大,属于二级指标中主要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
在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后,以河南ZZGS学院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选取一名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测评,分析被评价学生的培养质量情况。根据评分标准,由小组中的5名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对被评价学生进行评价,评分标准规定“小于60分为不及格,60-70分为合格,70-80分为中等,80-90分为良好,大于等于90分为优秀”,评分标准等于号包含大于号中。对该学生的各项指标评分如表6所示。
通过所建评价模型对被评价者的身心素质进行了科学地评价,评价结果为:
“知识储备”76.9分,为中等;“实践能力”80.2分,为良好;“思想品德”86.1分,为良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80.0分,为良好。从求权重的结果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践能力>知识储备>思想品德,结合该生的评价结果分析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社会能力和知识储备上多下工夫,思想品德的影响相对较小。针对该被评价学生,在今后的培养方面应该把侧重点放到知识储备上,只有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增强个人实践能力和提升个人思想品德。专业技术知识又是影响知识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知识储备是主要矛盾所在,而专业技术知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被学生和高校重视起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针对应用型本科民办院校应该把日常教学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和知识储备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本科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每一步,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
3 总结
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为对象,提出基于AHP模型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河南ZZGS学院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建立基于AHP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分成3个一级指标: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11个二级指标:基础学科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科学知识、理论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个人修养、基本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求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实践能力、专业技术知识、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权重越大说明该指标相对于来说比其他指标重要些。选取河南省ZZGS学院一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测评,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求得该生各个指标的平均值。案例结果显示:该生人才质量培养为80.0分,为良好。知识储备76.9分,为中等;实践能力80.2分,为良好;思想品德86.1分,为良好。该生知识储备比较欠缺,在以后自己学习或在高校学校多这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各指标权重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以期为我国民办高校建设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意见,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舒雅静.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3]Holdway J. Lori Friesen. The Beginning Teacher's Handbook for Elementary School [J].Canadiansocietyforthestudyofeducation,2009,32(2): 384-392.
[4]Brennan J, Naidoo 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achievement (and/or prevention) of equity and social justice[J]. Higher Education, 2008, 56(3):287-302.
[5]徐安兴.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6(5):72-74.
[6]吴崇恕,殷进平.高校发展与人才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1(4):53-54.
[7]李忠华.浅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22-24.
[8]任丽君.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6(22):47-51.
[9]姜岚.就业能力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J].高教探索,2015(12):33-36.
[10]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3):69-72.
[11]廖春华,马骁,李永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路径探析——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23-29.
[12]赵保华.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10):163-166.
[13]石华敏.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14]程慧平,程玉清.用户体验视角下的个人云存储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09):1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