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这项技能,在人类生存技巧排行榜上,绝对名列前茅。在野外,火堆可供取暖、做饭、驱逐野兽,要是不幸遇到自然灾害,火能煮水消毒,浓烟还能成为求救信号。生火说来容易—只要带着打火机等取火工具,捡一点树枝,还怕烧不起一堆火吗?但实际上,生火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尤其是当你身边并没有任何取火工具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天然取火方式—钻木取火,你是否会操作?如果你还不是很了解,那就快点跟随知力记者一起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实验学校,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吧!
自从学校在第三届科技节启动仪式上宣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进行“钻木取火”科学实践活动后,同学们便利用周末、课余时间,自己上网搜集、学习相关资料,并初步制作钻木取火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当然,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老师也会对参与比赛的同学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进一步了解钻木取火的要领、原理,以便继续完善或者更改工具制作方案、准备材料。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简单的工具,用来提高钻木的效率,它们是易洛魁族式、老木工钻、弓木。但无论哪种工具,都离不开钻杆、钻板。以弓木为例,弓木作为动力部件,宜选取弯曲、有弹性的新鲜树枝,竹子也是可以的。加工时,为了固定弓绳,前端可利用原本的枝杈,削去多余部分,另一端削扁,再切一道凹槽。弓木的弓绳不宜收得太紧,要留点余地,以便扭一道圈,将钻杆缠缚其上。
钻板是被作用端,必须容易钻出木屑来,因此对木质的要求比较高。同学们查找资料后,都选取了比较软的木材,如干燥的柳木,但是经过试验发现,当地的速生杨比柳木还软,作为钻板更为合适。但是一定要记住,腐朽的木材不能用来做钻板。用作钻板的木材长度、宽度都没有限制,但厚度必须大于2厘米。同时,要用刀尖在木板边上刻上凹槽备用,同时刻出V型槽。V型槽开口不能太大,太大了,钻杆容易进去;太小了,木屑不容易掉出去。
鉆杆相当于一个滚轴,它在弓木的带动下高速转动,上端与顶木结合,起固定作用,下端则与钻板摩擦,产生热量。因此,钻杆宜选木质较硬且干燥的树枝,越直越好,直径为1~3厘米,长度可自定。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与钻板摩擦的下端就需要增加接触面积,因此要削得钝一点。
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就一定能取火成功了吗?没有易燃物,怎么可能成功?!易燃物是重要的引火物质,用野外细软的干草就行。当然,如果你选用的易燃物不是非常干燥,那迎接你的估计就是浓烟了。
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同学们带着各自准备好的工具及材料,来到实验楼楼后,紧张的比赛开始了!
看,同学们三五人聚成团,你来放易燃物,我来放钻板、拉动弓木,钻杆越转越快,钻出的木屑越来越多,温度也越来越高。当木屑堆积到一定程度,温度也快达到着火点的时候,浓烟冒了出来,呛人得很,就要成功了,同学们接着快速转动钻杆!再钻一会,堆积的木屑上部有火星了,这时候同学们停下了动作,迅速把钻板拿走,将钻板下面垫着的易燃物小心地捧在手里,把它卷起来,使火星留在中央,用嘴向里面缓缓吹气,有火星的木屑把易燃物点燃,火苗出来了,取火成功了!
活动结束了,但是收获是满满的。比如,同学们有用易洛魁族式工具生火但未取得成功,后来经过分析,发现是圆板中央的空洞有点大,没有紧贴木杆,因此转速慢。圆板样式的工具,做精细了其实是可以生火成功的。
体验钻木取火的艰辛和乐趣,不仅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野外生存技能的学习,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