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增蕙、刘洪沂:我和大师做邻居

2018-02-08 22:57
北广人物 2017年41期
关键词:侯宝林格格香炉

在北京的南城,有一个地方,可谓是大师云集。相声界的大师侯宝林,京剧界的大师叶盛章、叶盛兰、尚小云,梅兰芳大师的琴师徐兰沅,还有京韵大鼓“少白派”创始人白凤鸣,他们都住在这一片儿,而且郭全保、刘宝瑞等大师也是这儿的常客……

在北京的南城,有一个地方,可谓是大师云集。相声界的大师侯宝林,京剧界的大师叶盛章、叶盛兰、尚小云,梅兰芳大师的琴师徐兰沅,还有京韵大鼓“少白派”创始人白凤鸣,他们都住在这一片儿,而且郭全保、刘宝瑞等大师也是这儿的常客。

《记忆》节目现场请来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蕙、马增蕙的弟弟马岐,相声表演艺术家刘洪沂,他们两家当年一个住在香炉营六条,一个住的是武进宫夹道胡同,开始不认识,后来才知道他们是邻居。

我家的房子是侯宝林大师的

据说明代的时候,香炉營这一带住的都是制作香炉的艺人,因此得名。单弦演员马增蕙,她说自己15岁才来的北京,先在护国寺街住了一年,后来搬到了香炉营:“我家房子是从侯宝林大师手里买来的,他家住五条,我家住四条。1951年,我们家四处借钱,借了2400块钱买的侯宝林大师的房,到我爸爸去世,这个钱也没还完……”

刘洪沂介绍自己一两岁就搬到武进宫夹道了,他是在这里长大的,房子是租住的:“房子的主人很可能是个武官,而且是个进士,因为据说武官门前的石狮子是圆鼓形的,代表战鼓,而我们家门口的石墩子恰好是圆形的。我们家是个大杂院,一进门右侧是赶马车的,南房有一间是印刷厂,还有一家人范叔范婶最爱打架;还有一个胖婶儿家没孩子,对院里孩子特别好,有好吃的挨家挨户的送。”

刘洪沂童年的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年除四害逮小鸟儿,他把邻居房顶踩漏了;大搞卫生运动时,修理下水道要埋洋灰管子,他爬到里面玩儿出不来了,差点死了;那时候穷,饿,一个邻居是赶马车的,有喂马的黑豆,他就偷着吃。他小时候特别好热闹,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要去看热闹,尤其爱看死人的:“谁家死人晚上得巡游,顺着宣武门绕一圈,我小就跟着大人一起走,还帮人家背鼓,就图个热闹。”刘洪沂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他还记得那天是在颜奶奶家睡的,不知道父亲去世,第二天凌晨哥哥去叫他,说父亲没了,他跟着回来。“一进家门,看见邻居都在,父亲头上有一碗饭,插着棍儿,吹拉弹唱的都在,邻居帮着张罗,我们孤儿寡母的什么都不懂,而且特别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和侯宝林是邻居

马增蕙说侯宝林就住自己家隔壁:“和我爸爸关系很好。当年,郭启儒大师去侯大师家里排练,夏天侯大师一定准备好冰水。”

刘洪沂和侯宝林大师也有另一层亲密的关系,他小时候住在侯宝林大师的启蒙老师颜泽甫先生家里。刘洪沂父亲刘醒民是天桥醒民剧团的创始人。母亲在华艺京剧唱戏,唱金派,是中国第一位女花脸表演艺术家。“父母出去卖艺没时间带我,颜奶奶特别喜欢我,就从小看着我,而颜爷爷是侯宝林大师京戏的启蒙老师。颜爷爷的儿子叫‘小罗锅,常年有病,侯宝林九岁开始背着他玩儿。我爸爸那时候常和侯宝林一起玩儿一起睡觉,因为穷没床没被子,他们就睡长条凳儿,盖门帘。”

和侯耀华、侯耀文是玩伴儿

马增蕙的弟弟马岐说他小时候常和侯耀华、侯耀文一起玩儿:“我比他们大四五岁,总看着他们,他们常把家里的好吃的偷出来给我,我最爱吃羊骨头,把骨头敲碎了,吃里面的骨髓,羊骨头上为数不多的肉得啃得千千净净的,我记得两块钱一盆;我们还常去天桥玩儿,看拉洋片儿的,特别高兴。”

马岐考上中学时,是侯耀华给他送的通知书,而且比他还高兴:“他还没进院子就喊‘三哥,你考上中学了。侯耀华乐开了花儿,因为中考前我复习功课不陪他玩儿,现在考上了可以陪他玩儿了,所以他比我还高兴。”马增蕙回忆那时他们特别爱去天桥玩儿,还碰上过结婚的:“有一天下雨,碰到结婚的,我看热闹,拉车的不小心车翻了,新娘子摔了一身泥,我妈让她到我们这儿洗洗,结果她把脸上的胭脂水粉洗下去我一看,一脸麻子。”

和格格做邻居

香炉营那片儿不仅住着侯宝林大师,还住着一位格格,就是白凤鸣老师的妻子金瑞蝉,她是溥仪的堂妹,宫里的格格,也是马增蕙的义母。马增蕙回忆格格家的院子也是个大杂院,还住着其他两户人家,虽是一个大杂院,但是干净利落:“白老师喜欢花儿,院子里面种着月季花什么的。她穿得特别朴素,和寻常人家女人一样,她是居委会代表,平时谁家有矛盾她去劝架;常常去各家各户检查卫生,是个热心肠,一点儿没有格格的样子。”

马增蕙介绍,格格家确实很亲民,不仅吃穿住很亲民,就连业余爱好也很亲民。他们喜欢玩扑克牌:“以前白凤鸣、侯宝林和我父亲最喜欢打牌,打百分儿,一般都是白天在白老师家练功,晚上在他家打牌,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刘宝瑞、郭全保都爱打,一说打牌半个小时全到,每天晚饭后打牌,如果格格家还没吃完饭,大家就在我家坐一会儿等着,这时候大师们就开始说段子了。”

怀念住在胡同里的味道

1998年,马岐48岁生日时,为了记录下见证他们成长的香炉营胡同,他特地在小院儿里过了唯一的一次生日。

刘洪沂调到皮影剧团工作,就离开了武进宫夹道胡同,拆迁时马岐还特意回小院儿看了一眼:“看着机器一点点的把院子推平,我哭了……”

半年多以前刘洪沂也回去过,也是因为要拆迁,这次回去他特意拿了一块瓦,他说就算它不是我们家那间老房子的也无所谓。

离开了胡同这么多年,他们最怀念的还是胡同里的味道,磨剪子磨刀的,卖针线头的,剃头的,打鼓的,修雨伞的……

马增蕙说那时候在白凤鸣家练功,一到下午四五点,叫卖的越来越多了,她就练不动了,就跑出去喝豆汁儿、吃火烧,每个月赚那么点钱除了给家里就是吃了,团长说她败家。 据BTV《记忆》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侯宝林格格香炉
程家玉
侯宝林巧胜华罗庚
格格的愿望
香炉的养鼻之道
侯宝林的幽默
Study on Kinetics of Iron Oxide Reduction by Hydrogen*
开心格格
许愿的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