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遵义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2018-02-08 23:47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村落村落传统

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遵义563006)

传统村落亦称古村落,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历史、延存至今、且保留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形式,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1]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对于家乡的记忆,每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弯明月,有的是一汪清泉,有的是一缕炊烟,有的是一座石桥……都与生养人们的传统村落息息相关、紧紧相连。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考察时感叹道:“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可见,传统村落又是乡土记忆的根基所在,是人们心中永远放不下的故乡情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不能落下。没有农村的小康,不能称为全面的小康。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描绘了农业发展的新蓝图,指明了乡村发展的新方向。而保护开发利用好承载着人们乡愁记忆和乡土文化的传统村落就是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题中应有之义。

遵义市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在遵义崇山峻岭的土地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传统村落,通过摸底调查,遵义市已上报了191个传统村落。在国家公布的第一、二、三、四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中,已有25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2],包括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务川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凤冈县绥阳镇玛瑙村、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等等,这些村落各具特色,保留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这些被列入名单的遵义村落,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村落的选址,有山有水,融为一体,自然风光美;二是古建筑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能体现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特点。[3]这些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保留了较多的文物古迹与较好的睦邻相处的社会风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其所显示的人文景观,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乡音乡愁的最好载体。

一、传统村落的现状分析

随着精准扶贫旧房改造、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提速,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遗存,面临着现代化冲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村民保护意识淡薄、年轻人进城务工等原因,造成传统村落人烟稀少,建筑荒废,村庄“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村庄里闲置的老建筑由于没有人管理受风雨侵蚀腐损严重,破烂不堪,急需实施维护,同时人口外流又造成村落文化遗产无人保护,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二是村民为改变居住条件,无序、无规划地“拆旧建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及便利有了较高的要求。而传统老建筑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其陈旧的房屋格局及落后的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村民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和追求。同时受到建筑材料和建房工艺等方面的限制,传统村落居民维修旧房成本较高,工序复杂,而利用新型建筑材料修建住房的成本,远远低于维修旧房,因此村民对保护积极性普遍不高,更愿意选择拆掉重建。其结果就是原有乡土建筑不断被改造,数量正在逐渐减少,乡土建筑文化在不断消失,严重破坏了原有村落的生态环境和风貌格局,使得乡村格局改变、村落特色丧失,乡村已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熟悉而充满温情的故乡。

三是过度开发,削弱了传统村落的历史底蕴。在发展过程中“重旅游开发、轻文化保护”、过度商业开发等情况,使当下传统村落的旅游业处于一种低层次的过度开发状态,没有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使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及文化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传统村落由于建筑风格古朴,民风民俗质朴,乡土气息浓郁,自然风光秀美等特点,近些年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但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回报,对旧房的改造不是在原址上拆旧重建,就是在离原址不远处修建楼房,形成不伦不类的建筑格局,使部分民居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建筑特色荡然无存。而旅游开发中的商业化复制又使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本土习俗和文化被千篇一律的雷同模式所覆盖,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魅力无从彰显。

四是保护管理机制不完善。传统村落的保护涉及部门较多,有住建、国土、文化、规划、旅游等部门,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重点不一,这些部门很难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古村落的保护,形成统一的共识。古村落的保护,也是文化保护问题,只有保护住其文化底蕴,才能使古村落焕发生机。因此住建部门在牵头调查古村落时,应该必须有文化部门参与,充分听取文化部门的意见。

五是保护范围小。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虽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关注,许多省份相继出台了有关传统村落的保护条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已经出台,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使我省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法可依,但由于所涉及的保护对象数量多、地域广、费用高,财政投入有限,保护和维修受到专业技术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限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还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

二、振兴传统村落的策略思考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传统村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应充分认识传统村落的价值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推进其保护和发展规划,真正发挥传统村落的作用,建设美丽乡村。

(一)重视“顶层设计”的统筹性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国家政策和地方措施紧密相关,只有系统性统筹顶层设计,才能够形成与保护对象利益同步的良性循环,只有思想、行动与制度保障三位一体,才能不违背村落自然发展规律。因此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应坚持文化自觉,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做到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根据遵义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案,把握共性,突出个性,使传统村落走上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的道路。

(二)强调战略布局的长远性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短期规划固然重要,但长远的布局必不可少。住建等部门应及时开展和制订古村落保护的长远规划和近期保护方案,严令禁止拆除传统建筑。着力保护古村落特色空间,依托自身资源特色,将古村落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周边空间以及河流驳岸空间等进行整治出新,改善古村落交通、卫生、食宿等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修缮古村落历史建筑,禁止在古村落里建设新的现代建筑。

可借鉴外省的一些做法,对一些开始破败的房屋,采用“游垫模式”,即“村民出一点,社会资金求助一点,政府奖补一点”的方式(一般是“政府30%+户主或村集体20%+社会与基金50%”的资金筹措比例),[4]多方一起出力,整合各种资源对即将倒塌和消失的老屋进行抢救性修缮,延长古建筑的寿命。

合理的、适度的和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是传统村落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缺乏引导控制又会给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会让古村的原汁原味消失。各传统村落应在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旅游部门的深度合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避免生搬硬套和同质化发展,走上“千村千面”的发展道路;应充分发挥传统村落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要素发展,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吸引现代都市人前来体验农耕文化的情趣,真正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让乡村文化活起来,让乡村居民富起来。

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把传统村落打造成遵义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名片。以生态有机农业为主体,打造原产地品牌产品;以乡村文化休闲业为主体,打造原生态风情景观;以美食健康养生业为主体,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以垃圾污水治理业为主体,形成村落环保新产业;以互联网+绿色能源为主体,打造乡村绿色科技新产业;以“旅游+健身”模式为主体,修建登山步道等设施串联美丽乡村,带活沿途乡村旅游;以民俗游为主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民俗文化融合,更有利于乡土文化的完整传承与活态保护。

(三)加强合作支援的多渠性

建立高校对口支援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项目,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双方可在科学研究、技术合作、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聘请高校相关专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问诊把脉、献计献策,形成咨询、指导、跟踪、反馈机制,为古村落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真正把乡风民俗、乡村生活、农耕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体验乡村慢生活及与众不同的乡村韵味,释放压力,回归自然,重拾乡愁。

(四)突出实施的主体性

村民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主体,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要和其他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有所区别,既要严格遵守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又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既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及文化修养,只有当村民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并切实享受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带来的实惠,当地村民才能积极参与进来,自发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保护才能真正有效并薪火相传。“古建筑是传统村落的肌体,文化传承是古村落的精神支柱,传统村落里的人,也就是那里的生活形态、生产形态,是传统村落里的‘心脏’。只有‘心脏’跳动了,村落才有活力。”[5]

三、结语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集体乡愁,更是人们精神记忆的家园。在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传统村落长年积淀下来的自我风格和文化内涵,以人为中心,做好传承创新,才不会让后人发出“何处安放乡愁”的悲叹,也才能真正留住乡村的文明记忆,才能让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恬淡而优美的田园风光,宁静而悠闲的乡村生活重回人们的记忆。

猜你喜欢
古村落村落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