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育的必要性研究

2018-02-08 13:05:45周清左飞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领袖意见群体

周清,左飞龙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2001)

1 引言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当今活跃于高校网络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他们是大学生中各种言论、思想与意见的传播者,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与感召力。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合理、适当地引导与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要的选择。

2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概述

“意见领袖”概念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者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在其《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并作系统阐述的。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意见通常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人群中不太活跃的部分。”[1]可见,意见领袖这一角色在某种事件信息的传播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引导受众对该事件的认知。“网络意见领袖”是“意见领袖”这一概念在网络时代的意义延伸。它主要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某个网络区域或者某个网络互动中比较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人物或者群体。他们的行为通常是自发的或有组织的,目的通常为试图通过自身的言论或行为影响或把控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有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是高等学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他不仅仅是包括学生群体,也有一部分教师群体,他们的言论与表达与当今大学生生活、学习与其关注的事物密切相关。

3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3.1 现实身份的复杂性

当今互联网时代,一个账号便可行天下,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中穿行自如,基本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梦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网民的身份也变得错综复杂,身份的识别尤为重要。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活跃在各种网络社交媒体之中,他们的现实身份也呈现出复杂性。传统意义的理解来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应是在现实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有着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有着较好的人格魅力的人物。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现实身份有可能是一个有威望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群体,他们的现实身份存在着各种可能。

3.2 行为方式的不确定性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他们思维敏捷,善于发现,乐于分享自己的见地和智慧,而且将影响社会舆论导向,进而改变社会公众思想意识观念发展和文化进步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事业。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几乎成为了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方式便更加便捷、更加直接、更加简单化。这种互联网络极速的变化和使用与操作的便捷化,使得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不确定性。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个体性和群体性,其中又有自发性和有组织性两种方式。一部分是由于自身的爱好与特长自发的形成的个体性或群体性行为,如校园论坛版主、微信公众号、大学生“网红”、校园社区的“大V”等,是大学生网络世界的“积极分子”和活跃分子。一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个体性或群体性行为,如某个社团或学生组织的官方订阅号、学校的网络特约评论员等。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行为方式的不确定性给校园网络空间的规范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对他们行为方式的了解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3.3 信息传递的多样性

随着近几年网络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信息也从“点到面”的线型传播发展到“点对点”的交互传播。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各种复杂的传播点上,通过自身“独树一帜”或者“另辟蹊径”的信息传递方式,将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出去,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对象的重要原因。微博、微信、博客、贴吧、论坛、QQ空间、直播平台等媒介都是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渠道,他们在网络空间里具有着多元化、自由性、个性化。

4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育的必要性

4.1 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201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进加强网宣能力。要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要着力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要着力提高网络评论能力……要培养一大批网络宣传骨干人才。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对象,也是一股潜在的势力。他们是一把“双刃剑”,规范与使用不当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将这个群体加以培育与规范,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创新之处与创意之点,也是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政”的重要途径。

4.2 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领网络主阵地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去探索与占领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在互联网中各种平台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何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如何在互联网的空间里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这都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与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意见及感受,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与感召力,他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关注与培育的对象。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进行适当的规范、引导与培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占据网络阵地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4.3 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规范与优化高校互联网络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网络社会生态环境与现实社会的生态环境具有同构性,现实社会需要社会环境的秩序性,以保障现实社会能够有序的运转,网络社会同样需要秩序性,秩序性的网络生态环境下,网民才能依靠网络技术,扩展社会生活空间,实现时空的超越与延展。”高校互联网络要避免混乱、无章的状态,就需要规则与秩序的建立,只有在规范和秩序性的网络生态环境下大学生的根本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和维护,因此规范与优化高校互联网络生态环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作为大学生网络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言行举止理应受到规范与约束,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安全、文明、可持续的高校网络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培育,深化这一群体理性的认知、建立这一群体网络的秩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且必要的环节。

5 结语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对象。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与培育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与关键环节,更是“网络思政”下必要的方式与手段。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让其发挥其最大效能,担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与桥梁。

猜你喜欢
领袖意见群体
领袖风范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04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评“小创”,送好礼
领袖哲学
平民领袖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