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

2018-02-08 09:53:50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23期
关键词:鱼礁苗种生境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

杨红生

摘要: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是我国海洋渔业新一轮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海洋牧场的特点包括以增加渔业资源量为目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权属、苗种主要来源于人工育苗或驯化、通过放流或移植进入自然海域、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和对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等。其核心工作为绩效评估、动物行为管理、繁育驯化、生境修复、饵料增殖和系统管理。早在 1965年,我国学者曾呈奎先生就原创性地提出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建设“牧场”的理念。现代的海洋牧场不等同于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增殖放流是海洋牧场建设的一个环节,是将人工孵育的海洋动物苗种投放入海而后捕捞的一种生产方式。人工鱼礁是为入海生物提供栖息地,是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真正的海洋牧场建设在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的基础上,涵盖育种、育苗、养殖、增殖、回捕全过程,重视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的海洋牧业形态,包括了苗种繁育、初级生产力提升、生境修复、全过程管理等一系列关键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牧场经历了从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到系统化的海洋牧场发展过程。2015年,农业部确定了20个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进了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渔业资源养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综合开发。此外,新技术与新工艺在海洋牧场工程设施中逐渐得以应用。良种选育和苗种培育技术、海藻场生境构建技术、增养殖设施与工程装备技术、精深加工与高值化技术等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技术逐渐成熟。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牧场的涵义应用过于宽泛,以致整体产业技术水平低下;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牧场设计未能基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忽视海洋牧场生态作用,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及忽视项目评估和系统管理,牧场资源环境综合监测评估技术严重滞后等问题。展望未来,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应在“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创新跨越”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集成应用环境监测、安全保障、生境修复、资源养护、综合管理等技术,实现海洋环境的保护与生物资源的安全、高效和持续利用。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的宏观引导;推动海洋牧场体系化建设,统筹安排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工作,提高增殖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和人工鱼礁建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施海洋牧场企业化运营,促进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多元融合发展。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产业繁荣和保持健康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6, 40(7): 1133-1140

入选年份:2016

猜你喜欢
鱼礁苗种生境
人工鱼礁区三种习见肉食性软体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
海洋通报(2022年5期)2022-11-30 12:04:06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当代水产(2021年11期)2022-01-15 05:39:22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科学养鱼(2021年4期)2021-05-19 09:05:02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10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海洋通报(2020年5期)2021-01-14 09:27:04
人工鱼礁在海洋牧场中的应用
珠江水运(2018年21期)2018-12-20 23:17:38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7
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影响的初步评价❋
不同生境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与本地种接骨草的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