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背景下高校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策略

2018-02-08 09:22:59孟宪宝裴萌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案例时代人才

孟宪宝,裴萌

(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050024)

1 引言

从“互联网+”到“大数据”,数据驱动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对于会计行业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各种财会操作软件、网上做账系统、电子报税系统等等官方软件的出台,都是对传统财会人员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认清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不足与弊端,紧跟时代浪潮,积极改革,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行业进展标杆的新型会计人才。

2 数据驱动时代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

2.1 专业化

专业化是数据驱动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即对会计行业的专业知识要能够熟练掌握,也可以称为职业化。今后高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应该重视会计人才专业化和职业化素质的培训,根据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要求设定培养目标和规划,坚持注重应用,面向职业的人才培养观念。

2.2 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数据驱动时代对会计人才的第二个要求,即要求会计人员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更高等级的职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简单的记录、核算的工作,在未来会逐渐被计算机甚至机器人所取代[1]。

2.3 综合化

第三个要求是综合化,综合化是指会计人员要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高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除了专业知识,也要注重综合素质,包括个人修养、生活品位、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正确的三观、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等等方面。

3 当前高校会计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分析

3.1 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时代发展快而教学改革程度低。高校课堂多年以来教学方式的变化较少,教学内容单一,分类方法也比较固定。随着“互联网+教育”涌现出的互联网教学热潮,如公开课、微课、慕课、手机课堂、泛在学习等一系列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高校会计教育中应用的也比较少,而是延续了传统课堂模式。

3.2 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实践性

许多高校的会计课堂存在着只顾理论知识传授而缺乏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比如依然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了解基础的理论,而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有部分高校也在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者实践课堂,但进行的仍是设定好的、有固定步骤的简单操作,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2.2 缺乏电子会计技能培养

目前很少有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高难度的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会计内容的网上操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复杂,许多人工的操作现在都被转移到了网上进行。而会计电算化所学的内容目前依然陈旧老套,并未紧紧地跟上时代步伐,更新学习内容。数据驱动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阶段对这一方面的更新却很低。

3.2.3 案例教学少之又少

会计案例很多,但在高校会计的课堂上却很少被用到。许多老师可能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依然实行“填鸭式”教学,只顾知识输入,而没有给学生时间消化。有的老师只讲解概念,课本中的案例留给学生私下去看,然而却没有在以后的课堂上对案例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毕业后也很难快速胜任会计工作[2]。

3.2.4 师生间缺乏沟通

在目前的高校课堂里,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缺少互动交流。老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但如此一来,学生和老师缺乏互动,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重,导致学子们听的效果一般不是很好,上课走神,偷玩手机的现象愈发严重。而且,有的学生因为害羞或惧怕老师等原因,听不懂的也不愿意问老师,导致老师无法知道自己讲课的效果如何,学生们理解了多少,如此恶性循环,教学质量堪忧。

3.2.5 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

会计学科下分了许多课程,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实务、管理会计、审计等等,但实际上会计又是一个综合体,这些课程之间都应该是有联系的。然而在高校会计课堂中,很少有老师会将自己这门课与其他课程进行联系,学生所学习到的会计理论都是零散的、块状的,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会计思维。

4 数据驱动背景下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策略

4.1 重视实践,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设计应根据现实中实际的就业情况来进行设计,而不是单纯的按照书本上的理论逻辑去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正面临着由核算向管理的职能转变。除了规范核算,如何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合理的处理和应对个别情况,才是会计实践课程应该模拟的。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去企业进行真正的实际业务学习,实现模拟教学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全方位结合。这样一来,才能使会计学子真正掌握实践能力,也可以部分解决高校会计人才就业难、就业水平低下的问题。

4.2 关注时代发展,及时引入“互联网+教育”的培养模式

对于当代会计而言,信息的处理是会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做账、大数据同步以及云端信息记录。因此,在高校的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引入新知识、新技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设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授课方式方面,高校可以尝试加入互联网教学,也就是“网课”。“网课”在目前的年轻人中很受认可,通过“网课”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可以实现一人讲千人学的效果,并且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授课过程,对于复杂的内容学生还可以将视频保存,回放学习。

4.3 积极使用案例教学,为培养业财融合人才作铺垫

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剖析案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以提高会计分析能力。现行教材中已经增加了许多的案例,但有的老师在课堂中并没有应用起来,将其留作课下作业或者让学生来进行讲解。学生自主研究案例过后,教师应该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将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指出不足之处并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形成一个良好的案例教学学习氛围,而不能没有反馈和一个正确的引导。

4.4 师生之间加强沟通,攻破教学难点

在目前的高校会计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往往缺少互动环节,导致会计课堂枯燥乏味,老师接受不到学生们的反馈,无法找到教学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课堂要增强趣味性,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多多利用新媒体资源,让老师和同学之间有个良好的互动,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哪一块儿学生接受的比较容易,而哪里需要进一步的讲解。目前的翻转课堂等模式都是很好的增强互动的方式。

4.5 会计的各个学科应进行整合,明确内在联系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多,比如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税法、经济法等等。然而细分之下却失去了会计的整体性,高校在会计教学中除了将会计分开,也要注重会计整合。高校可以设计专门会计课程来讲解不同的具体会计学科之间的关系,或者在模拟实践中进行整个的会计流程实践,并在其中为同学们讲解清楚每一部分的应用和联系。

猜你喜欢
案例时代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HANDS OFF THE WHEEL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