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莺莺
春节期间,笔者好友想去买梅花糕(一种传统小吃),遍寻街头不见“身影”。一问才知道,由于文明城市创建,街头巷尾流动的小摊小贩统统消失了,连早餐店也无处可寻。与前几年相比,笔者明显觉得这两年市区的街道干干净净、空空荡荡,沿街的商铺冷冷清清、毫无生机。大部分市民的活动轨迹从原先真正意义上的逛街,变成了逛综合体、窝电影院。充满活力的街道变得门庭冷落,不甚唏嘘,引发了笔者关于城市街道的一些思考。
城市街道遇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物流配送的完善,使网购变得高效便捷,不出家门买遍地球村。相较于传统店面租赁、水电等叠加支出,网络购物成本较低。二是“反城市”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渗透。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田园城市”“光明城市”理论主导西方城市建设的物质空间规划和设计。这些理论不以解决城市问题为目标,规划设计的是整齐划一、非人性、标准化、分工明确的所谓理想城市,而不是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为核心、富有活力的城市。今天,这些理论统统被照搬到我们的城市、街道的规划设计上。三是个别行政命令的影响。笔者老家所在的城市,近两年,开展了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机关大楼、各级单位“5+2”“白+黑”地去打扫街道,清理整顿流动摊贩。为了确保能够顺利通过卫生城市创建,街道管理一刀切,抹煞了街道的生机。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写道,一条街应该被不同职业不同族群的人使用,街道才能够保持长期被使用的状态。要让城市街道不“冷”,必须充分发挥好街道的角色,催生和协调城市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激发街道活力乃至整个城市的活力。
街道最基本的角色是区域之间的连接。街道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缓冲地带,是行人、车辆的载体。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街道的连通功能逐步优化,断头路被打通,窄路段被拓宽。
街道承担着安全、联系等社会属性。某种意义上来讲,街道是城市秩序的守护者。人口集聚的街道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安全“监督”。人多不意味着混乱无序,人口分散反而使街道空旷、恐怖。街道是一个共享区间,居民们可以互相接触、互相交流,改善城市人际间的冷漠,体现人际关爱。隐私是城市的重要财富,但是良好的街道应该是隐私与社交的平衡。
街道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沿街的杂货铺、便利店,流动的小商小贩,不是街道的“牛皮癣”,反而是城市、街道真正活力所在。小个体、小企业,催生了街道经济、市民经济,解决了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也保障了小个体户、小企业主的经济来源。同时,商业的集聚能增添活力,有活力就有碰撞,有碰撞才有创新。
笔者认为,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一是城市街道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街道规划设计过程中,不要单纯地以物理空间来切割。所谓的景观道、绿化道纯粹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化设计,根本不契合人们日常所需。要从解决城市问题和理解城市功能出发,从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出发,结合生活习惯、出行、社交、日常购物等居民需求,力求设计建设一条尊重和关怀普通人价值的街道。
二是城市街道设计要有合理的宽度。“宽街无闹市,宇高泯人声。”有研究表明,街道的宽度跟商业繁荣程度成反比。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城市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街道狭窄,但是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新城区街道宽阔,但是除了车辆,行人无几。小巧的街道,给人带来方便和舒适,逛起来不累,更具人气,商业也就更加繁荣。
三是城市街道设计要体现区域特色。就目前城市街道来看,大多千篇一律。一个样板街道,转眼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无差别地复制、推广。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加以消化吸收改善,多半是残次品。要结合城区的文化底蕴和民俗习惯,甄别挑选典型设计的优点,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像北京的鲜鱼口、上海的田子坊、杭州的河坊街等,增加逛街体验感,来抵消电子商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