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傅伯杰,冷疏影,宋长青
摘要:目的:通过梳理新时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特点,支持新一代研究者的发展,培育跨学科研究以提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方法。并结合“未来地球”计划的实施,更深刻的认识和耦合社会和文化在地表环境系统变化中的作用及驱动机制等方面。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国际地理学发展调研及相关领域的文献分析,得出,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中国科学家对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引领和参与,推动地理科学发展,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服务价值。结果:当代地理学研究已经从概念模型走向定量表达,从概念模型的提出到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地理学的综合思维贯穿始终。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继承了地理学原有的传统优势,并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最接近地球系统科学理念。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以问题导向的综合性研究越来越突出,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地理学分析方法也逐渐从统计模型走向模式模拟,这使得面向预测的多圈层要素耦合的地球系统模式成为可能,而多圈层要素耦合的地球系统模式推动了地理科学的“虚拟实验”。结论: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 2015, 35(8): 939-945
入选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