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实现军民融合发展

2018-02-08 00:25田广民赵永庆
中国军转民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民用西北国防

田广民 赵永庆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院)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国家级重点科研单位。1999年作为国家首批转制的242家科研院所之一转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0年划归陕西省管理。转制至今特别是近十年以来,西北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科研院所体制与机制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大型科技集团”的全链条发展模式道路,以年均30%的增速实现了快速发展。2017年末,全院综合收入105亿元,较转制时增长了60倍,连续五年位居全国有色行业院所首位,多项指标进入全国转制院所前十位。

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奖”“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引智示范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西北院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用结合”“军民融合”“循环可持续发展”等集成创新的显著特点。

一、推进科技成果军转民、民参军,实现军民融合双向互动发展

多年来,西北院承担了大批军工协作配套项目,为破解成果转化瓶颈,开拓产业发展新途径,西北院着力研究协作配套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探索出一条科技成果军民相互转化、融合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效果。

例如,钛/钢爆炸复合材料最早是为我国某工程配套的关键材料。它的研制成功曾对改善和提高部队着装条件做出了贡献。西北院根据其单质材料无法可比的独特性能,向民用领域辐射和推广,极大的拓展了其产品种类和应用范围。在工艺技术上,由单一的爆炸复合发展到爆炸复合制坯、轧制加工成材的联合工艺技术和直接轧制复合技术;在品种规格上,开发出十几个系列、50多个品种、上百种规格的产品系列;在应用范围上,不仅为国防提供多项专用产品,而且在民用领域和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建成了大规模的专用爆炸复合场地,成立了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公司,年产值达数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西北院又将爆炸复合技术应用于Ti-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为我国军、民飞机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用材,有效地减轻了飞机的重量,提高了飞机外壳的耐蚀性能,使该技术升级推广应用后又一次成功应用于国防,减少了国防新材料的研发周期和成本。

阴极保护用钛阳极材料制备技术是西北院开发最早、发展成熟的技术。曾为提高我国国防某型号整体性能做出了贡献。为适应市场,除了不断优化钛阴极的保护技术外,西北院还研制了铜箔电极及铝箔合成电极技术、印制电路板回收铜用阳极技术、镀铂电极的技术开发等。形成了数百个品种系列产品,不仅为国防提供多项专用产品,而且在民用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成立了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年产值达数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银镁镍弹性触点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及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十余个国防工程型号。西北院在该钎料的研制技术基础上,研制了银基、铜基、镍基等系列钎焊料,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满足了国防需求。同时为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西北院不断拓展民用市场,在产品规格上,形成了丝材、棒材、粉料、板材等20种系列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民用电梯、乐器、石油、机械制造等行业,并成立了西安诺博尔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在民用推广应用过程中,我院在银镁镍合金中添加了适量的稀土元素,有效地提高了银镁镍的断裂韧性、抗拉强度、抗燃弧能量、抗腐蚀性,使其在国防上的使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Ti-12LC低成本钛合金是我院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为民用专门创新研制的一种价格较低的钛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民用的基础上,目前该合金已航天、兵器等国防领域获得了实际应用或试用,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装备及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和军民成果相互转化水平

装备是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制、生产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我院通过贷款、自筹、科研项目申报等多种途径,加大投入,为新材料研制及成果转化提供条件保障。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依托西北院建设的国家级平台,其集科研、中试、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为一体,对西北院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心成立以来,攻克了钛合金、高性能新型锆合金、难熔金属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培养锻炼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国家创新工程建设,建成70吨/年稀有金属管、棒坯及加工材的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线,主体设备包括1600t卧式挤压机、六辊立式矫直机、工频感应炉等以及2000平方米厂房。

同时,研究院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资源整合,积极搭建了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基础性、开放的、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十多个,如“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导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航空材料工程实验室”等,有力的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和开发。已建成的国家稀有金属材料小批量、多品种科研生产基地,总投资3亿多元,是国家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制、小批量生产基地,在基本满足国防需求的同时,其完整的手段给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军民科技成果的相互转化。

三、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产业蓬勃发展

对于有市场推广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或技术,我院力争做到成熟一项,转化一项,成功一项。在资金筹措方面采取多种融资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投资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外部资金,鼓励职工参股、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在产业的管理方面,采取一个产业项目、一个有限公司、一个独立法人、自负盈亏独立企业运营模式。对市场规模尚不大、技术开发尚不足、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少数科技人手里而容易流失的项目成果,在孵化小产业公司时,将总股权的49%分配给一般员工和经营层,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职工的创新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防止人才和关键技术的流失。

为增强成果转化的活力,我院率先开展技术无形资产量化分配,成功地将无形资产中的40%分配给参与科研、中试、产业化的技术人员。这种创新技术无形资产量化的分配办法,将国家的有关科技奖励政策变成一种可操作的长效激励制度,解决了转制院所技术无形资产分配的难题,调动了各类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通过采取以上办法和措施,我院依托在稀有金属材料领域较强的研发能力,在满足国防的同时,强化国防产品和技术在民用市场的推广,先后成立了西部材料公司(2007年上市)、西部超导公司(2014年新三版上市)、西安凯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新三版上市)、西安宝德公司(2016年新三版上市)、西安华泰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赛特有限责任公司、西部新锆公司、西安塞隆公司、西安赛福斯公司、西安瑞鑫科公司等,有效加快了新材料产业化及技术民用推广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民用西北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一座西北小城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西北不惑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黔西北行吟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