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奇,李 汉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随着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农村对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但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较城市仍过慢。农村正在面临着人居环境迫切需要提升,乡村景观“千篇一律”“空心村”等问题,甚至连农村传统的历史遗迹与传统文化也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失去保护或是渐渐隐退,难以延续我国各具特色的乡村韵味。为此延庆区提出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延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将全区农村建成“宁静自然田园美、整洁舒适人居美、创业发展生产美、尚德向善人文美、和谐幸福生活美”的美丽乡村,逐步打响延庆“北京美丽乡村”品牌[1]。
霹破石村位于延庆区东南山区的大庄科乡政府西南部9 km处,南距首都北京75 km,北距延庆城区40 km。区位条件优越,村庄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凉爽、山环水绕。村总户数98户,户籍人口207人,常住人口10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8%。其中60岁以上老人45人,12岁以下小孩21人。村民人均年收入11 100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政府补贴、林果、农业、外出务工。村集体年收入302万元,主要以种植业、林果业与农副产品等第一产业为主导。村内民宿旅游以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的红色文化资源、霹破石、真武庙等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现有民宿户1户。
在对村庄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村庄的建设者与村民受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模仿城市的建设方法,把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错误地理解成为过分的追求“现代化”的形式[2]。缺少了对当地红色与古色历史遗迹保护与人文景观的深度挖掘,只是刻意地创造一个历史符号或是直接粘贴其他村庄的风貌样式。这使得原本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变的“千村一面”的同时,也使得村庄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风貌与亲切感,还暴露了规划者与建设者对传统文化自信心的缺失,使得村庄建设出现了两种极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由于缺少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自行拆建房屋,使得大量的、缺乏设计的房屋与村中没有拆除的风貌保存较为良好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乡村建筑风貌混乱的现象。
霹破石村在对本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对村庄规划的理论研究仍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虽然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没有与上位规划相衔接,导致霹破石村在产业发展方面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没有充分利用本村或是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良好的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没有考虑到与周边具有同样红色历史背景的村庄联动发展,或是对村庄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使得乡村旅游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导致村民收入过低,村庄人才流失与“空心化”较为严重的因素之一。
在对霹破石村的村民进行村庄规划的满意度访谈后发现,由于规划设计忽视公众参与,一方面缺少对乡村居民与游客需求的研究,导致规划设计缺少吸引力;另一方面村民对乡村规划了解甚少,从而使规划无法有效指导村民建设村庄。在市政基础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满意度也较低。例如:绝大部分村落的雨水污水肆意横流,暂无排放设施;少部分村落的生活用水还是以基井供水,在枯水期村民的基本用水会受到影响;在村庄拆并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大拆大建使农民的负担过重,村庄拆并进退两难;部分红色院落还存在一院多户的现象;部分农户的民宅存在受地质灾害破坏的隐患。
对于“红色” 景观,昌平与延庆联合县政府旧址景观资源不仅要合理的保护,更要注重与时俱进的开发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其文化价值,使得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3]。在“绿色”的自然景观建设方面,要适合人居,适应发展,倡导集约,开创新风尚。山、水、林、田、湖是构成乡村景观的基本要素,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要受到历史背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自具有地方自然特色景观[4]。在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塑造中,切不可采用城市单一化的大拆大建,挖湖造山的改造模式,而应疏通地脉、顺应肌理,从而有效地保护村落原有形态。保持乡村的自然特性是完善传统乡村聚落的必经之路。该村的“霹破石”与“真武庙”为代表的“古色”景观资源要更加注重对其的保护利用。
乡村规划要通过规划学、经济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乡村的规划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和设计作为指导,其对乡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要从村庄本身固有的特色出发,同时也要将其至于区域的背景之下,并充分考虑经济、文化与景观等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5]。
乡村景观的建设不仅具有造景作用,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因此霹破石村规划要将物质形态的乡村“古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的乡村“红色”文化,乡村“绿色”自然景观一同保护、传承与再利用。促进乡村一产、二产、三产的联动,实现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即规划应在充分研究、挖掘和保护大庄科乡与霹破石村“红色”“古色”“绿色”资源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通过集中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确立产业优势,并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格局,将特色产业与特色旅游有机结合,为当地居民创业、就业拓展渠道,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使该村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6]。
在村庄的建设管理方面应充分发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规划过程中应做到自上而下的进行规划政策与管理方式的普及和引导,使村民了解村庄所在县、市的上位规划和村庄建设的政策,了解上位规划对本村制定的发展目标,明确村庄未来的发展趋势,熟知如何对村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7]。
村民是村庄的主体也是规划的受益人,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村庄的生活、生态、生产环境,所以村民最有发言权,因此在对村庄进行规划时要自下而上的进行规划[7]。在规划前期要进行入户交流,发放调查问卷,充分了解村民的发展诉求;中期让村民了解规划的制定过程;在建设阶段,让村民积极参与,既可减少资金投入,也可让村民更加放心。
霹破石村是“昌延联合县政府”所在地,现有多处红色景点保存完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因此,本次规划方案如图1所示,是通过整合保留属于村集体的老房子与回收具有红色历史背景的老房子,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将这些老房子所在的区域作为红色旅游产业的核心区域,目的是将保存下来的老房子包装打造成为红色民宿、中高端乡村酒店和红色旅游项目。此项目增加的就业岗位可针对村民进行公开招聘。待核心区域发展成熟后,可使周边农户自发形成其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这样不仅解决了老房子疏于保护的问题,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通过土地置换安置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农户,安置区如图2所示位于村庄北部一处较为平坦的、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并在本区域为满足村庄产业发展需求而进行搬迁的农户预留出宅基地。
图1 总平面图(单位:m)(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安置户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村庄道路包括村庄主干道、村庄次干道、宅间路。主次支路功能明确,村庄外围路及主要道路应满足车行需要,次路可通车,但以人行为主。在不影响交通、管网铺设及减少房屋拆建的基础上,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将铺设在道路上的几处电线杆进行拆除,改为地下线缆。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主要是在村庄原有基础上新增老年活动中心、公共浴室、便民商店、太阳能路灯,与红色旅游有关的有民宿、服务中心、红色展览、餐饮、文化宣传栏、红色旅游标志系统等,以方便村庄居民及游客生活及出行。
主要是对村庄内部杂乱的环境和与村庄整体风貌不符合规划的地区进行针对性整治,对于软质铺装采用当地植物树种进行增绿设计;对于硬质铺装采用当地特有的材质进行铺设。具体包括:对村庄内现有弃置宅基地进行适当整治,加强绿化,对面积较大、条件较好的场地,可适当设置活动设施,作为村民活动场地。加强村庄主路两侧的绿化,美化环境。
霹破石村院落内的景观是具有乡村特色的生产性活动的菜园与禽类养殖,此院落景观虽具有乡村特色但却较为杂乱,所以要加强村庄的院落整治与管理。结合院落内的菜园布置,种植花卉、果树,适当地增加一些特色小品。这样既满足了生产方面的需求,也丰富院落的色彩、调节院落小气候。另外,具有红色历史背景的院落要加强保护措施,可采取适当的标志设施,方便游人对院落的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
现有村庄建筑风貌具有两级化发展趋势,所以规划时应注意村民住宅建设风格的统一,建议采用有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整治从屋顶、墙体以及门窗3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
屋顶的颜色尽量为灰瓦;不接受红色琉璃瓦。民居屋面普遍为典型干搓瓦式屋面、瓦片主要使用的是小青瓦。居民屋脊的正脊多为一字型屋脊,装饰斜脊采用两排或三排迎合式的小青瓦。
正立面的墙体,主要为窗下墙与窗间墙。民居下碱墙形式多为砖砌边框,内填虎皮石,或抹灰。针对贫困的民居,背立面墙可采取石质为基础,转角用砖块砌筑,主要墙体为夯土,不开窗。材料以红砖为主。辅以砌石墙、部分嵌入的泥和石块墙。不能直接外漏水泥,不能为白色瓷砖。
门窗整治时对保温要求不高的房间,可采用老旧门窗清理后再利用。在样式选择时应尊重当地传统门窗的形式,色彩与整体风格协调,不能太过艳丽。当门上张贴诸如对联、福字等时,应主要以红纸手书为主,民俗户门窗形式可以有现代感和丰富的变化。
立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与古色景点三大资源,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打造红色体验项目,创造“区域品牌”效应。红色:重点保护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及红色文化展示院落,形成红色旅游集散节点,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收购或租用具有红色历史背景的老房子,进行红色文化展示;发扬红色传统,参与红色活动、体验红色生活。绿色:霹破石村周边环绕大量的生态林,是天然的生态氧吧,将红色体验与生态环境结合,成为城市居民身心修养的胜地。古色:对霹破石村以及真武庙加大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村庄景观节点作用。同时,开发与霹破石村真武庙有关的故事,讲好故事,发展村落。
区域统筹,发扬红色文化:霹破石村与周边村落形成了大庄科乡红色旅游之地——后七村,旅游功能应与周边村庄错位发展,发扬各自红色特色,形成相互协同发展的趋势。
保护红色文化和复兴红色文化的原则:任何旅游开发均要以对文物坚决保护为原则,防止一切建设性破坏和修缮的“面貌一新”;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涵,走文化复兴之路,使其核心精神发扬光大,为今所用。
文化活化原则:文化活化是传统文化的再现,是实现红色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在霹破石村红色展示规划中,应坚持“文化活化”的原则,包括老房子的活化使用、红色文化项目的活化、传统民俗生活的活化,使各类产品均有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
文化价值最高的原则:树立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观念,要注意拥有这些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荣誉感,认识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宝贵和不可替代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在霹破石村内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开发建设项目,都应坚持文化价值最高的原则,达到开发红色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只有坚持以有效的保护与沿袭自然的、人文的环境等历史文脉为前提,摒弃短视的眼前利益行为,遵循良性循环发展的原则,才能使霹破石村的红色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旅游路线规划应着重体现区域性的红色历史文化,突出后七村抗战路线的模拟,步行与骑行相结合,完善霹破石村红色体验线路。根据后七村景点内容的不同,将旅游线路分为平时根据地建设与模拟战时景点两个主题。如图3所示平时根据地建设景点有铁炉村的八路军干训所和修械所、霹破石村的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联合县级政府、沙塘沟村的农村党支部与发展党员所在地、景而沟的后方保障地区、车岭村的后方医院;模拟战时景点有里长沟村的前沿哨所、董家沟村的区公所、慈母川村的八路军和县大队宿营的居所以及霹破石村的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联合县级政府。
(1)徒步游览路线如图4所示。根据地建设游览路线:沙塘沟—景而沟—沙门—董家沟(4 km);模拟战时游览路线:董家沟—慈母川—霹破石(7 km)。
(2)徒步加骑行游览路线如图5所示。根据地建设游览路线:车岭村—慈母川—沙门—景而沟—沙塘沟(10 km);模拟战时游览路线: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霹破石—铁炉(10 km)。
(3)驾驶游览路线如图6所示。根据地建设游览路线:车岭村—慈母川—霹破石—铁炉—沙塘沟(15 km);模拟战时游览路线: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沙塘沟—铁炉(15 km)。
图3 后七村景点分布图
图4 后七村徒步游览路线图
图5 后七村徒步、骑行游览路线图
美丽乡村规划是一项多方面发展的项目,不仅仅是美化乡村景观、复制象征性的符号标志,而是要在各层面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该地区的风貌,保护和传承地方特有的景观资源,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村庄景观。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计建设。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打造红色体验项目,创造“区域品牌”效应,促进乡村一产、二产、三产的联动,引导村庄经济、社会、环境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李英豪,郑宇军.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2011(5):37-40.
[2]侯芳.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高羽.红色历史背景下文化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刘小蓓.日本乡村景观保护公众参与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6(4):135-139.
[5]张宇翔.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7):48-51.
[6]贺勇,孙佩文,柴舟跃.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2(10):58- 62.
[7]潘颖.基于文化景观保护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