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震+蒋丹玛+陈碧华
[摘要]目的调查龙华街道社区中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態改变情况。方法选取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老年人患者30例(A组)与正常老年人30例(B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人抑郁量表(GDS)评价其心理状态。结果与正常组老年人比较,老年失眠症患者SCL-90总分及其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评分升高,SAS、SD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的改变,需要临床重视以及综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失眠;诊断标准;老年患者;心理评价;措施
[中图分类号]R7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8-194-03
失眠以入眠困难、持续睡眠障碍为主要特点,是一种睡眠质量、时间不能满足正常需求的常见睡眠障碍,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睡而易醒,早醒,或者睡后不缓解疲劳等。我国约有45.5%的人群存在睡眠问题,56.7%为老年人,失眠已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失眠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甚至能加重躯体疾病,更由于老年人常缺乏社会支持的特点,加上长期失眠导致的心理防御能力、适应能力的下降,伴发或抑郁,或焦虑,或恐惧紧张,或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的改变。为了探讨龙华街道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情况,为其综合干预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对3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进行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定,并与3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
30例患者均为我社区2016年1~12月门诊收治、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满足失眠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身体疾病导致失眠以及精神病。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75.9±11.8)岁;对照组为在门诊无睡眠障碍、年龄≥65岁的老年人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5~87岁,平均(70.2±5.1)岁。两组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首先,将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30例老人划分到A组,将正常的30例老人划分到B组(正常老人的抽选方法为简单随机法);其次,在1名具有专业资格的测量师指导下,本着被调查者自身意愿的前提下依次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与研究;最后根据结果的统计学差异进行客观看待并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主要的分组依据为排除严重身体疾病导致失眠以及精神病之外符合医学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而非其他情况导致的失眠,以免造成研究偏差。
1.2观察指标
由1名专业资格的测量师专门负责指导,在被调查者自愿的前提下填写下列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检查心理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能准确反映自我感觉。包含的90个条目分别隶属于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估焦虑情绪,能较好反映其主观感受,其中,50~59分被认为是轻度焦虑,60~69分被认为是中度焦虑,69分以上被认为是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用来评估抑郁情绪。其中53~62分被认为轻度抑郁,63~72分被认为是中度抑郁,72分以上被认为是重度抑郁。
1.3统计学分析
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分录入、整理,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的SCL-90评定比较
老年失眠症患者SCL-90总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各项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见表1。
2.2两组老年患者SAS、SDS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失眠症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1),见表2。
2.3两组老年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与正常组对比来看,实验发现老年人失眠病程的长短、认知与记忆力功能、生活质量、适应能力等方面亦有着一定的差异,评分相对于正常组老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现代医学经历了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重视。我国失眠人群约占45.5%,其中56.7%为老年人。失眠作为常见的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群体的常见病、高发病,不仅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加重、诱发躯体疾病,钟良等研究指出,老年人失眠的病程长短与认知功能下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正相关,随着失眠病程的延长,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逐渐下降;更由于老年人常缺乏社会支持、慢病缠身等特点,加上长期失眠导致的心理防御能力、适应能力的下降,伴发或抑郁,或焦虑,或恐惧紧张,或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的改变。
Vera van de等对欧洲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研究显示,16.6%~31.2%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患病率,且睡眠质量与精神疾病密切相关。Ichimori等研究了日本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发现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症患病风险率呈显著负相关,正常老年人抑郁症患病风险显著低于失眠老年人组。戴悦等一项纳入了12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224名老年人的meta分析研究显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的患病风险呈中等强度相关性,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的相关系数呈现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强的趋势,也说明抑郁、焦虑对高龄睡眠障碍老年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且呈地域性特点,北方地区的二者相关性高于南方。失眠是一个睡眠生理、心理同时紊乱的过程,而心理紊乱又常常能加重睡眠生理紊乱,导致失眠的加重。因此,老年失眠患者的心理变化问题不可忽视。
本研究发现,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相比,老年失眠组患者SCL-90总分、SAS评分、SD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而老年失眠组患者呈现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方面的改变,均提示对于社区老年失眠患者,心理改变如焦虑、抑郁、偏执等普遍存在,临床上要重视对其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改变程度的评估。
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卫生保健水平是医学、护理学的工作重点。慢性失眠大多与对睡眠不合理认知、不当归因、负性情绪、人格因素等有关,非药物治疗是对失眠患者的心理、生理的调整的重要治疗手段。对患者注重心理治疗,善于沟通、善于倾听,了解患者内心真实需求,积极换位思考,解决心理问题的症结,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必要时联合助眠、镇静等药物,如采取心理干预配合氟西汀的方案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