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考与策略

2018-02-07 20:31袁晓花
考试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积极性课文

摘 要:课前预习是整节课的开端,做好预习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直接得到提升,同时在预习过程中,这是最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做好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促使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效率

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对书本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既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一个预热,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书本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思维知识输入大脑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本知识。学生自主预习,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笔者带小学语文多年,下面谈谈自己对预习的感受。

一、 课前预习的意义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在语文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更加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学生一旦遇到问题或是学习难点,可以及时地翻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不断完善预习结果,同时在这样的学习思维指导下,学生能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自身的学习框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和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类学生要想在课堂上与其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就需要课下多下工夫,尤其是在开展新授课中,学生通过预习,对文章内容更加熟悉,这样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就会更加自信、积极,展现出独特的风貌。课前预习还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上讲解问题时,可以更加侧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 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的预习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学生压根就不进行预习,认为预习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有一些学生进行预习了,但是预习不充分,仅仅是把字词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对于文章的注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或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学生缺乏积极性。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浮于表面,并且即便是预习了学生的也存在一些不敢发言,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状况。

三、 课前预习的方法

(一) 对课文的预习

1. 诵读预习法

在預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首要步骤,熟悉课文就可以从反复朗读课文开始,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教师亦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预习更加充分。在朗读中十分有趣的一种方式就是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对文章进行解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小组内部的互相帮助,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我在上六年级上册《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时,就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问题带动法

教师要在预习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立一些问题,通过疑问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自身设想的依据,检验自身是否想到了正确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设定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习教师的问题要兼顾。在上《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时,我布置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她一半?(2)孙晋芳是如何刻苦训练的?(3)孙晋芳是如何磨练到“心里能撑船”的?(4)孙晋芳是以怎样的精神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能大致解决这些问题,课文的内容也预习得差不多了。

3. 评注法

学生在掌握了课文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内容以及相关的语句进行赏析,只有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深层次内涵,才能够进一步地产生与作者的思想共鸣,产生对文章的具体赏析特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将思维活跃起来,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中,有学生在“船呀,终于撑进了心海。”课文边记录了自己预习的见解,我为队长的做法而感动。这就是学生对于课文产生的自身理解。

4. 复述法

在预习之后,要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文章,当然这是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讲的,这样简单的复述,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可以适当地予以关键词或者句子的提示,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复述,这种复述的过程就是学生展现预习成果的过程。

在上述的预习方法检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抽条检查,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原则对学生开展预习检查,促使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

(二) 对作者的预习

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在课前对作者进行充分的预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内涵,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作者创作文章必定是在当时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文阅读,产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于一些动荡年代的作者,学生深入展开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实现情感教育目的。例如在对李白的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了解李白身处的繁华年代,又要引导学生理解李白个人性格的自满与狂放不羁,在这种背景以及个人性格的导读下,让学生的古诗学习更加快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三) 对现实生活的预习

生活中的素材往往都是我们的语文学习最好的素材,学生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加有助于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细心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总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自觉而有效预习,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预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地参与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预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袁晓花,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积极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背课文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