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姣+王丽+尹崇高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输卵管堵塞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某院生殖医学科因输卵管堵塞性不孕而接受IVF-ET患者200例,按照入选标准共筛选160例进行问卷调查,进入降调周期前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按照入院建档时间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结束后再次填写SAS和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评分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与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感,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输卵管堵塞;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ubal occlusi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Method: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IVF-ET were enroll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February 2017,and the self-rating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scale(S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ir mental state.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n=80) and the control group(n=80).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IVF-ET proces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care.The changes of th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number of eggs taken,the rate of fertilization and the rate of cleavage and clinical pregnan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negative emotions,help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of patients,it is worth of promoting.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ubal occlusi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First-authors address:Weifang Medical College,Weifang 26105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2.019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进行IVF-ET而受孕的方法之一,为广大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1]。但是因为IVF-ET治疗费用相对比较昂贵,受孕方式的独特性,患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应激,而接受试管婴儿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在不孕症的诊断中,原发性不孕症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从未妊娠者。继发性不孕指既往有过妊娠史,而后无避孕连续12个月未孕者[妇产科学(第8版)]。继发性不孕指有至少1次流产或分娩,又经1年没有再受孕[3]。据报道目前不孕症患病人数已超过10%,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4]。尤其是2016年1月二胎政策的公布,更使得接受IVF-ET的不孕患者人数急剧增加。据调查在造成女性不孕症的诸多因素中,约40%为输卵管堵塞性不孕,它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为复杂的原因,给患者及她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对2016年4月-2017年2月某院生殖中心因输卵管堵塞而接受IVF-ET的200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心理干预,探讨分析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以期通过心理干预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因输卵管堵塞性不孕在某院接受IVF-ET技术的200例患者,让患者在进入备孕周期前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心理状态,将SAS≥50分和/或SDS≥53分的患者纳入研究。最后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入选标准:(1)婚后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2)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拟行IVF-ET患者;(3)其丈夫精液质量正常(达WHO五版标准);(4)丈夫均采用手淫方式取精;(5)治疗方案均为常规长方案;(6)治疗周期均为第1周期;(7)所用降调药物均为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促排卵药物均为注射用尿促卵泡素。(8)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重复周期;(2)多种方案联合治疗;(3)未常规受精而采取补救措施等。
1.2 心理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来诊时告知患者下次来诊的时间。
1.3.2 干预组 实施心理干预:(1)降调节前护理。①发放IVF-ET相关的知识手册。因为一些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辅助生殖技术并不了解,因此在患者确定行IVF-ET助孕后,进入降调节周期前,医护人员会发放IVF-ET相关的手册,手册里详细介绍说明IVF-ET技术水平及目前成功率、治疗流程、所需时间及所需要准备的证件(双方身份证、结婚证),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专人向患者介绍试管婴儿流程费用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每次复诊所需要的时间,方便患者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②微信解答。干预组的患者建立一个自己的微信平台,定期发放一些关于试管婴儿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医护人员也可通过此平台对患者的疑问做出解答,加深彼此的信任。③举办好孕课堂。由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护士于每周一、三、五上午给干预组患者举行讲座,主要介绍IVF-ET流程,重点向患者讲解取卵手术的过程,让患者知道取卵手术并不需要开刀,类似于抽血,只是在B超的指引下用取卵针将卵泡液及卵子抽出,疼痛是可以忍受,无须过度紧张。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及时疏导。(2)促排卵阶段的护理措施。①因为患者进入促排卵阶段后,每天需要准时、准点、准量的注射药物,会对注射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对注射的疼痛产生焦虑恐惧。从促排卵日始邀请患者加入交流平台,每天派专业护士和干预组成员进行互动沟通,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及时解决她们的疑问。②首次注射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监视下进行,明确注射的部位、注意事项、注射的剂量等。③患者要经常更替肌肉注射的部位,注意注射部位的皮肤护理,可以用生土豆片外敷或每晚用毛巾热敷来预防硬结的产生,防止阻碍药效的有效吸收。(3)取卵护理。①取卵术前:遵医嘱行取卵术前30~36 h内要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丽珠制药公司),以保证卵子质量和卵子成熟度;但此時患者容易出现对大夫的医嘱依从性差,心理焦虑紧张,怕此时取不到卵或卵子的质量不好。这时护理人员要着重向患者说明准时准点准量注射hCG药物,必要时患者可在病房住下,到点时由护理人员提醒注射药物;医护人员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解答,打消患者的焦虑,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微信平台、QQ群和电话24 h保持在线状态,让患者的疑虑得到及时答复,增加其安全感,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②取卵术中:患者因为对辅助生殖技术的不了解,害怕取卵术中疼痛不能忍受,会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这时保持手术间环境温湿度适宜,播放轻松的班得瑞乐,会使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告知手术的基本流程和取卵术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取卵时会在患者双手合谷穴放置韩式经皮穴位电针仪以减轻疼痛,并有一名护士在其身旁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不时用积极暗示的交谈法引导患者放松自己的心情,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③取卵术后:扶着患者回到病房,嘱咐患者饮用温开水。此时患者最关心卵子数目和质量,鼓励其相信自己;向患者仔细讲解取卵术后应注意事项。(4)胚胎移植护理。①胚胎移植术前:此时患者的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会担心移植手术会疼痛或移植不成功,另一方面又对移植抱有很大的期望。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移植手术的基本流程,倾听患者的真实感受,帮助其树立信心,使患者对于移植结果有一个正确的态度。②胚胎移植日:热情接待,对患者有可用的胚胎表示鼓励,并告知患者当天移植的胚胎和冷冻胚胎的质量和数量,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指导丈夫给予妻子鼓励,通过多种方式如交谈、听音乐等来转移妻子的注意力,使其情绪放松。③胚胎移植术后:此时患者最容易出现担心胚胎不着床、移植失败等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其心理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移植成功的重要性。(5)贯穿全程的护理。①定期电话回访。患者进入周期后,护理人员每周都会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直至孩子出生。在患者治疗的各个阶段,详细、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医护人员在随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询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有何不适,解答患者的疑惑,提醒患者下次来诊的时间。妊娠试验阳性的患者要保持情绪的平和状态,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妊娠试验阴性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开导,倾听患者的感受,指导患者亲属多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为患者提供一个宣泄的途径,与患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鼓励患者积极调整心态,为下一次的治疗做好准备。②视频宣教。每天在好运课堂循环播放视频,着重介绍IVF-ET流程及每个阶段如采卵、移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③鼓励夫妇同诊同治。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丈夫陪在身边,患者的情绪会比较平和,身心处于一种放松、安静的状态,心理上也会有极大地安全感,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也会得到缓解。④尊重患者提出的意见。护理人员要主动征询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对于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出相应的反馈。⑤明确医疗费用。为避免医患之间因医疗费用发生纠纷,对于收费标准进行公示,每天每位患者的收费都有清单,详细说明患者每个治疗项目的收费情况,若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收费存在疑问,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解释直至患者满意。endprint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以及IVF-ET结局,包括两组患者的取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临床妊娠率以移植术后14 d查血hCG是否为阳性来确定妊娠。应用SAS、SDS在患者进入周期前、移植术后14 d进行问卷调查。两量表均采用4级评分法,根据情况的不同分为:1=没有或很少有,2=偶尔有,3=经常有,4=绝大多数情况或始终有。SAS和SDS中负性陈述分别有15项、10项,按1~4顺序评分,正性陈述按4~1顺序评分。让两组患者对调查量表进行认真填写,然后依据焦虑、抑郁评定标准将两组患者的得分分别计算出来,将相关数据认真准确地录入。
1.4 統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干预组,年龄23~42岁,平均(30.3±3.4)岁。对照组,年龄26~41岁,平均(33.9±2.1)岁。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其年龄、婚龄、文化程度、不孕年限和经济收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两组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与卵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妊娠比例为53.75%,高于对照组的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输卵管具有对卵细胞拾取的功能,而这是女性受孕关键的一环,如果输卵管发生病变,则会导致不孕症的发生。IVF-ET技术则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在体外将精子与卵子受精后再将受精卵移植到女性子宫内,最后诞下新生儿的过程[5]。在现代社会,受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孕症已然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6]。不孕症不但会给患者夫妻双方的心理造成危害,同时也给她们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痛苦[7]。虽然辅助生殖技术(ART)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是与此同时患者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不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等,还要承受各种操作以及经济上的压力,不良的心理情绪也由此产生,而这样的负性情绪反过来又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妊娠率[8]。现阶段,不孕症的发病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高,在生育方面,生育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女人最基本的义务,而不孕症女性患者也因此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其中以焦虑与抑郁最为常见,而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更高[9]。女性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精神因素在不孕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表明少部分患者的不孕症可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不良心理因素可加重不孕症,并影响患者的情绪[10]。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时,生理上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不利于胚胎的着床[11]。负性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受孕率,降低临床妊娠率,而这又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患者的负性情绪中,焦虑与抑郁是最常见的。如果女性患者经常处于这种不良情绪环境中,会引起自身内分泌的失调,进而引起其他器官的不良改变,影响患者受孕或治疗结果[12]。归根结底不孕症是一种躯体和心理相结合的疾病,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临床治疗[13]。而且,进一步来说,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不仅有助于患者治疗,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社会的和谐[14]。在本研究中,干预组专门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研究,医护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对IVF-ET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面对疾病,了解有关不孕症的知识,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向患者详细说明IVF-ET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性,针对其焦虑、抑郁的心态做好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自信,胚胎移植后,护理人员要明确告诉患者保持积极情绪的重要性,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胚胎的着床[15]。本研究显示经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减轻,干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心理干预确实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自信心,而且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周晓景等[16]研究也提出,积极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成功率。张慧雯等[17]的报告也指出,心理干预治疗在不孕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孕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医生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外,护理人员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妊娠率。张丹等[18]认为心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及负面情绪,使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中的困难,降低患者手术退出率,顺利地完成治疗。国外研究表明,不孕症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恰当良好的心理干预措施则会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成功率[19]。Domar等[20]的相关研究显示,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在不孕症的治疗中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周芬[21]的研究表明,对于接受IVF-ET的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措施以外,心理干预也是必要的治疗手段。这些都对生殖中心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善于观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IVF-ET成功率。endprint
参考文献
[1] Luke B,Stern J E,Kotelchuck M L.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effect of number of embryos transferred and plurality at conception[J].Fertil Steril,2015,104(1):79-86.
[2]孙洪梅,钱卫平,刘波澜,等.11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心理症状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14):70-72.
[3]王娟,李引弟.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2065-2067.
[4] Rouchou B.Consequences of in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Perspect Public Health,2013,133(3):174-179.
[5] Sessions-Bresnahan D R,Graham J K,Carnevale E M.Validation of a heterologous fertilization assay and comparison of fertilization rates of equine oocytes us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perivitelline,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s[J].Theriogenology,2014,82(2):274-282.
[6] De Los Santos M J,Ruiz A.Protocols for tracking and witnessing samples and patients i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J].Fertil Steril,2013,100(6):1499-502.
[7] Ying L,Wu L H,Loke A Y.The effects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on the mental health,pregnancy rates,and marital function of infertile couple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J Assist Reprod Genet,2016,33(6):689-701.
[8] Li J,Long L,Liu Y.Effects of a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 on ferti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pregnancy rates among women subjected to first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J].Behav Res Ther,2016,77:96-104.
[9]張琼,陈丹,蒋玲,等.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患者个人社会心理因素对治疗结局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6,23(20):1-4.
[10]孙燕萍,李梦洁,禤丽,等.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流产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2943-2945.
[11]程建云,毛新敏,闫娟娟,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患者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6):769-771,774.
[12] Reis S,Xavier M R,Coelho R.Psychological impact of single and multiple courses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reatments in couples: a comparative study[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3,171(1):61-66.
[13]杨丛品,杨静,李美霞,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现状与妊娠结局[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1282-1284,1288.
[14]史潇,全松.心理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34(2):153-155.
[15]洪毅.护理干预应用于试管婴儿技术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57-159.
[16]周晓景,谭丽.女性焦虑障碍对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71-72.
[17]张慧雯,徐桂华.团体干预和音乐放松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先兆流产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6):820-823.
[18]张丹,谭丽,赵冬梅.受精方式和取卵数对胚胎质量及受精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231-3233.
[19] Wilkins K M,Warnock J K,Serrano E.Depressive symptoms related to infertility and infertility treatments[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10,33(2):309-321.
[20] Domar A D,Gross J,Rooney K.Exploratory randomized trial on the effect of a brie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emotions,quality of life,discontinuation,and pregnancy rates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atients[J].Fertil Steril,2015,104(2):440-451.
[21]周芬.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1):61-63.
(收稿日期:2017-09-04) (本文编辑:程旭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