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文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此菜把几十种原料集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味道醇厚,鲜美绝伦。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相传清道光年间,官员周莲应邀到当地最大的钱庄老板家做客。老板娘效法古人,用酒坛煨菜待客。此菜上席后,坛盖一开,香气四溢。周莲连声叫好,问此菜的名字,老板娘奉迎道:“这是‘福寿全,希望吃过此菜的人能‘吉祥如意、福寿双全。”周莲回府后,对家中厨师郑春发描绘了此菜的形态和滋味。郑春发经试制,做出了“福寿全”,但他并不满足于依样画葫芦。经不断琢磨,他在原来菜肴的基础上增加了山珍海味,丰富了工序,最后用绍兴酒以文火煨制,令此菜味道更佳。
清光绪三年(1877年),郑春发在福州市区东街口开了一家名为“聚春園”的菜馆,把潜心研制的“福寿全”作为招牌菜。没过多久,这道菜便名声大振,众多食客慕名而至。有诗赞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福寿全”更名为“佛跳墙”,并一直流传至今。
佛跳墙的选料十分讲究,有鱼翅、鲍鱼、海参、鱼肚、火腿、干贝、猪蹄筋、鸽蛋、羊肘、鸭肉等,还要再配上十几种辅料。但此菜之所以受到世人喜爱,不仅在于原料,更在于烹饪过程中需要下的工夫。
制作一坛佛跳墙,厨师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进行准备。挑选鲍鱼,泡发鱼翅等,都需要非凡的眼力和投入大量时间,这一步要主厨亲自出马。接下来是取肉。取肉要限定部位,而且讲究刀法,肉块的形状、大小、厚薄、长短都有“标准”。将上述食材用蒸、炸、泡等几种烹调方法处理后,按一定顺序放进盛过酒的绍兴酒坛中,用荷叶加盖密封坛口以储香保味,用炭火煨制5-6小时,让几十种食材在酒坛内互相作用,升华滋味,即成佛跳墙。
佛跳墙所用的煨器,多年来一直沿用装过酒的绍兴酒坛。当佛跳墙上桌时,光看酒坛子,就好像闻到一股酒香。开坛观瞧,酒坛中汤浓色纯,厚而不腻。紧接着,各种食材的香气在酒味的加持下,演绎得幽雅、迷人,一股脑地飘进你的鼻腔,引人食欲喝一口汤,浓、香、甜、清,鲜美不腻:吃一口鲍鱼,烂而不腐,软糯柔滑,清爽弹牙,妙不可言。
最正宗的佛跳墙,当然出自聚春园。此菜到目前为止,经历过八代十一位大师不断改进。现在掌勺的是第八代的杨伟华。聚春园的佛跳墙,1990年,荣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最高奖——金鼎奖;2002年,在第十二届全国厨艺节中荣获宴席最高奖——中华名宴;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百年历史的“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传统菜肴技艺荣列之中。
您有机会去福州,一定要尝尝地道的佛跳墙,看看这菜值不值得“佛闻弃禅跳墙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