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栋
(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6)
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规模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对其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加强其变形监测,确保整个桥梁工程的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变形监测技术、桥梁变形监测内容及应用原理、方法和技术等等,以供参考。
变形监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测量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对监测对象进行精准的定位,找到目标的空间位置,同时还可以研究该技术下桥梁内部结构形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总之,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变形监测技术的测量结果来科学安排,保证工程施工质量[3]。因此,变形监测技术对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通过采用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分析和判断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根据监测结果,对桥梁工程的参数、设计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与此同时,根据施工质量的情况来分析桥梁变形的特征,对桥梁变形进行预估,并可以将其记录下来,为之后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提供资料。桥梁变形监测工作是采用先进的测量方法、设备,合理地运用工程测量知识,每隔一段时间对桥梁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变形程度进行监测。
桥梁变形监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桥梁沉降监测、桥梁承台水平位移监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地面沉降现象很普遍,其具有明显的特征且无法避免,在桥梁监测中主要体现为桥梁沉降。除此之外,测量人员还要监测桥承台的水平位移情况,这样就可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变形状况。通过对桥梁变形的监测和整体把握,能够有效保障桥梁的安全。
桥梁沉降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测桥梁垂直方向的位移情况。在观测桥梁沉降情况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保障点位基准点、观测点、工作基点的稳定;固定观测的仪器、设备,使其在观测工作中保持平稳、不晃动;测量人员尽量做到在整个测量中保持稳定,减少误差的累积;保障观测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在观测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时,固定镜位、观测路线以及程序方法等,使整个过程顺利地进行。桥梁沉降监测的工作内容:沉降观测点和网的设置、沉降监测、跨河桥沉降观测等。在实际桥梁观测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选择适合的观测方法,选择高精度的设备(一般选用电子水准仪)来观测桥梁沉降的位移情况。因跨河桥的桥墩在河中,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闭合水准测量进行观测。需要注意的是中间联测的部分,要通过观测往测已测点来完成。
桥梁承台水平监测工作主要是测量承台的水平位移情况,其包括监测水平位移基准网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点测量两项内容。桥梁承台水平监测的工作流程:首先保障基准控制网的合理布设,在设置基准线时,对基准线条数的选择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布设一条基准线,在此基础上测量其基准点间距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校核点来保证基准线在监测过程中不发生偏移。第二种情况是布设多条基准线,这种情况不仅要完成第一种情况的工作,还要测量相邻基准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在承台的水平监测中,测量误差和测距误差是影响观测精度的两大因素。
在这主要介绍桥梁变形监测的两种方法,即常规大地测量法和物理传感器法。常规大地测量法能够监测桥梁的整体变形情况,对桥梁局部变形难以监测;而物理传感器法恰恰相反,能够监测桥梁的局部变形情况,无法监测桥梁整体状况,两者呈互补关系[2]。在不同的需求下,合理选择桥梁变形监测的方法。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测量人员主要采用常规大地测量法来监测桥梁变形情况。测量工作确定了方法,还需要仪器的参与,通常会采用电子测量仪器和光学测量仪器。根据桥梁监测的要求,对基准点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定期测量,从中取得桥梁监测点的三维坐标,进而确定桥梁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大地测量法具有灵活性强、精度高、成本低的优点,在桥梁监测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规大地测量法在桥梁整体变形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遇到要求监测桥梁局部变形情况时,其比不上物理传感器法的应用。物理传感器法能够监测桥梁局部变形情况,弥补常规大地测量法的不足。现阶段在进行桥梁局部监测工作时,采用的物理传感器有测力计、位移计、倾斜计、重量动态测量仪、电子水平仪等。另外,还包括一部分传感器是针对外界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的,比如温度、湿度、压力、风力等外界条件。比如唐山高等人采用倾斜传感器来测量位移的变化,其主要研究的是塞浦路斯高速公路高架桥桥墩的位移变化情况;胡现辉等人通过集成技术将电子水平仪、计算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从中获取电子水平仪的有效、准确的倾斜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桥梁变形图。在监测桥梁的局部变形情况时,常常将物理传感器固定在桥梁中,传感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不论环境多么复杂、恶劣,传感器都能完成自动化观测。尽管传感器有很多优点,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监测桥梁的局部变形和相对变形情况,无法掌握桥梁整体的变形情况,与常规大地测量法正好互补。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测量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变形监测技术发展、应用都有很大的变化。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适应着时代变化的需求,其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其中,摄影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等被测量人员广泛应用。
应用于桥梁变形监测的摄影测量技术,主要是对大范围的地面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与全站仪测量技术相比,摄影测量技术不仅精度不高,而且测量设备成本很高,其应用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
GPS技术主要是通过布设平面控制网、基准站等来完成大型桥梁工程长时间、不间断地监测,从中获取静态监测数据和动态监测数据。GPS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在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的前提下,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任务,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节省了施工成本。
与INSAR技术相比,差分干涉的精度更高。具体来说,INSAR技术提取高程的精度可达数米,而差分干涉可将精度提至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可以监测桥梁的微小变形情况。国外研制的遥感干涉测量系统很成功,并应用于桥梁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中。我国引进该项系统,对钱塘江大桥、金沙江大桥、石崆山大桥进行静态监测、动态监测及自振频率监测,监测数据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桥梁静态、动态变化的数据,其静态精度能达到0.1毫米、动态精度能达到0.01毫米;在对斜拉桥监测过程中,遥感干涉测量系统可以一次同时测量多根桥索,并且其监测过程不会给交通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对桥梁的沉降变形、桥承台水平变形情况进行准确监测,该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桥梁工程项目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而促进交通的安全畅行。因此,只有加强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才能更好地保证桥梁的安全,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