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晓媛,杨俊孝,雷世文,陈昆,王少华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保障农民工子女等特殊受教育群体的教育公平,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018年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一年,教育是国之根本,只有打牢根基才会永续发展。新疆属于边疆地区,南疆少数民族众多且经济发展较慢,多数成年人为养家糊口选择进城打工而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调研中发现,此类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影响区域教育脱贫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类群体由于被寄养在长辈或亲戚家中,部分长辈认识不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或政策宣传不到位等,使学生错过上学时间或接受不好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出台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社会环境、政治氛围、大数据等不断加以完善。因此如何做好协调,保障留守儿童依法接受教育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
对新疆四地州241名留守农民工子女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民工比例占到91%,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不是很重视,认为即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上学也需要花钱,花了钱也不一定有好出路,不如在家放牧干活。表明父母未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忽略教育育人成才的重要性。被调查对象中,农民工家庭子女个数以两个居多(占48%),其次是1个和3个,多生孩子可以脱贫及重男轻女等思想仍存在。父母都外出的在心理、认知、成绩等方面表现最差[1];母亲外出的留守子女学习兴趣不强、成绩不佳,只父亲外出的影响不是很大,表明母亲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大于父亲。
对教师进行访问,多数老师表示留守孩子与非留守孩子基本无先天智力差异,多是后天其他因素表现出来,如不完成作业、易打架及思想极端等问题[2]。极少数农民工子女认为必须要好好学习,才有可能脱离农村,摆脱贫困。缺失父母的照顾本就是对子女成长最大的伤害,再缺乏良好的教育,则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未来发展堪忧。
调研的56所农村小学中,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认为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比较满意。大部分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上千本藏书。不满意的多因无医务室、食堂,沙土操场依旧存在。师资力量方面,教师17人(中专学历1人、本科3人,教师平均年龄40岁)的学校共有204个学生。支教的教师到期就走,农村优秀教师想办法进城。总体看,教师学历相对一般,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数据来源:调研问卷统计整理
留守儿童是农村的未来,只有他们的发展才会阻止贫困的代际传播,才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希望。因此需正视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合理分析问题的原因。
调研发现,大多少数家长不知道子女适龄上学时间及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新疆优于全国实行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知晓度不高,未普及至个人。“两为主”及“两纳入”政策的实施,某种程度缓解了留守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但互相推诿、扯皮的事件仍然存在。如借住亲戚家而非户籍所在地的子女,学校以各种理由不予办理入学;默许部分“关系”民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以减轻拨款的财政负担等。
镇中心的国办小学建筑面积、校舍面积等基本符合标准,实现“班班通”,藏书丰富,计算机平均每班同学人手一台。而村里的小学建筑面积、校舍面积等基本都不达标,多媒体基本上只有一台,老师、学生轮流尝试;师资力量方面,教师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知识素养等综合质量不高。充足的政策资源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因此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的落实。
在承认城市化促进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它带来的负面作用。农民工多有“利他”动机,认为挣钱养家是先导,极少数觉悟较高的农民工会认识到投资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守旧不让女孩上学,缺乏父母关爱,长辈未尽心对待,教师的偏见对待,同龄同学对他们的嘲笑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和身体的发展。
家庭化的流动趋势带来的是严峻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摆脱贫困的代际传播是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切实愿望,因此需正确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政策执行是否有效是政策正确落实的关键。确保执行程序规范化、制度合理化必须做到:落实专项经费,创新经费管理制度,建立经费筹措监督机制,避免政策缩水。正确衡量民办学校地位,出台专门针对民办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且要特别注意区别学校实况,充分体现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思想。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强设施建设。消解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国办学校必须真正做到就近入学。在硬件上,按要求选择扩建或增添设备,按要求配齐以达到新的均衡。在软件上,对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学校进行调整,对民族教师及老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作为边疆地区教育发展的主力,必须同等对待农民工子女,不能有语言攻击。营造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共同为维护稳定做贡献。在资金上,对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按实额进行教育财政补贴,以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鼓励学校发展[3]。
社会环境的改善,公民态度的转变对促进政策落实同样必不可少。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知晓程度,消除各种歧视和偏见,保障公民权益。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关爱,使他们受到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生活环境不如意、学业的挫折以及多民族多文化的现状,使此类群体心理存在异常。因此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开展一系列关爱留守农民工子女保护活动,如建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学习课堂,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包容的大环境中使他们感到温暖,为维护边疆稳定打牢基础。
习近平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教育是稳疆根本、富强之肩,义务教育是为人的思想打下牢固基础的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正确引导。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面。研究区域内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困境及问题,并试图揭示运行背后政策漏洞和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及原因,发现政策在上传下达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信在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研究区域会总结教育经验,学习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找到适合教育扶贫发展的新道路,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及长治久安固根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