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机服务的创新发展
——安徽滁州农机示范大院助力农业生产机械化

2018-02-07 18:06
中国合作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滁州市滁州大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在安徽滁州小岗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滁州市农业局总结了当前滁州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在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发挥顶层设计优势,规范农业产业化服务,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通过建设农机示范大院项目助推滁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在滁州农村唱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共享经济之歌。

提高生产力——农机三大院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

滁州自古就是以农业为本,由于其地处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滁州也成为南京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市场,滁州境内的农业用地可以归纳为7个字“三山一水五分田”,也就是说滁州一共拥有耕地面积1000万亩,山场面积600万亩,水域面积200万亩。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滁州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有效提高滁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滁州市通过政府资金扶持、政策制定和制度规范等方式来推进农机示范大院的项目建设工作,并计划在2020年前建设60个农机示范大院,通过建设农机示范大院的模式来提升滁州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经过规划落实,2014年滁州市建成了7个农机示范大院,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又相继建成了28个农机示范大院。到2017年底,滁州市验收完成的农机示范大院一共35家。

同时由于农机大户的建设成本较高,一个拥有30台农机设备的小型农机合作社其投资往往就需要上百万元,而仅仅依托农民自有资金想要完成这种规模的投资难度很大,因此滁州市采用了政府补贴和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的方式向农机合作社发放补贴和贷款,用来帮助农机合作社采购农机设备,构建厂房机库。四年来,政府一共向全市符合规定的35家农机大院发放资金补助475万元。带动社会投资5000余万元,极大地提升了滁州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效促进了滁州地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规范生产资料——农机大院解决农机具安置维修问题

在农机大院设立之前,滁州市的农业机具往往是由一些家庭农场或者农业大户自行购买,这些大型的机具在购置之后由于缺乏维修保养和安置场所,导致其使用寿命大打折扣,使用中也经常出现机械故障。而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农业机具都需要安置在机库中,以避免长期的日晒雨淋,还有部分机具需要固定场所以便于防潮防湿,但是农村地区落后的基础条件,导致农户在购置机具之后只能将一些关键部件拆回家中保存,机具的构架大都只能露天安置。根据滁州市农机局的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在没有农机大院之前,滁州市70%的大型农业机具都处于露天停放状态。而露天停放极易导致螺栓生锈腐蚀、橡胶部件老化、电路电线损坏等故障。

滁州市农机示范大院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机具无处停放、维修困难的问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滁州市的农机示范大院已经拥有了农业机具库棚面积4.2万平方米,这些库棚都按照标准化规范建设了清洗维修地沟,帮助解决了滁州地区1600多台农业机具的停放问题和40000多台机具的维修保养问题,大幅度提升了农业机具的使用寿命。

改善生产关系——农机大院让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加专业

经过4年多的实践,滁州市在农机示范大院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同时由滁州市农机局牵头编制了《滁州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合同》范本,并发放给各个农机示范大院,通过规范化的合同管理让农机大院能够更高效的为农业生产服务。目前农机大院与农户的服务合同签约率已经超过了90%,规范化的农机服务也让农民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契约精神所带来的好处,改善后的服务关系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而且让农民心里更有底,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滁州市农业主管部门还通过聘请专家面授的方式组织农机培训班,为滁州市的农机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4年间总共为滁州市各个农机大院以及农机合作社培训农机专业技术人才3200余人。经过努力,滁州市的农机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率已达到100%。规范化的农机管理体制不仅让滁州市的农机大院实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滁州市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和壮大。经过全市农机服务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截至2017年底,滁州市的主要耕种作物的机械化生产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可见,滁州市对农机合作社与农机大院的规范化管理改善了滁州市的农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

唱响共享经济——农机大院在农村实现了共享经济

在没有推进农机大院的建设之前,滁州市对于农机合作社以及农机组织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滁州市的农机服务机构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导致滁州市的农机服务行业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全市1400多家农机服务组织当中,农机原值在50万元以上的寥寥无几,大部分农机服务组织的农机价值都不足10万元。这些农机服务组织投资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农机设备老化程度较高,设备维修保养率低。即便前5%的大型农机合作社,其设备的维修保养也十分困难,一方面缺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受资金制约,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在对现有的农机大院和农机合作社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农机服务组织都是从农户的自我服务逐步扩大经营形成的,这些组织的经营者往往会受到小农思想的制约,不愿意通过金融信贷的方式扩大经营,只想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便机具老化也不愿意花钱购置新机具。同时经营者缺乏互联网思维,对于农机信息的不对称也导致了其经营观念的封闭落后。

针对这种现状,滁州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农机示范大院的想法,希望借助农机大院的示范带动作用来提升全市农机从业者的经营动力。经过农机示范大院的实践建设发现,滁州市的农机示范大院对于全市的农机服务行业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根据滁州市农业主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滁州市已经拥有了专业农机合作社394个,同时全市农机的总功率达到了717千瓦,总计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1442台、联合收割机27896台、大型插秧机13503台,同比增长都在8%以上。标准化的农机大院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农机的安置问题,而且通过场地共享和维修工位共享的方式解决了大部分农机的保养和维修问题。让农业机具也实现了维修保养的共享服务。

此外滁州市还在示范大院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互联网+农机”的思路,在安徽省《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滁州市打造了自己的农机互联网体系,通过手机APP实现了农业机具的共享应用,滁州市通过搭建农机直通车网络平台将全市范围内的农机机具状态、机具信息、机具位置以及机手信息、农户需求等汇总到农机平台上,再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来促进全市范围内农机机具、机手资源和农户需求的合理化配置,真正实现了农业机具领域的共享经济。

猜你喜欢
滁州市滁州大院
《滁州西涧》(草书)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幸福大院”可以有
四川蚕桑专家大院现状与对策
陆黛灵书法作品
习作点评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