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2018-02-07 16:30:08刘昕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4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项目风险融资

刘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北京 100036)

1 引言

PPP项目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风险与问题,会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与问题,分析PPP项目融资风险问题,了解具体成因,探究完善的应对对策与手段,可以规范PPP项目融资,降低风险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2 PPP融资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PPP融资项目风险主要分为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工程建设风险、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因素,其具体如下:

2.1 政治环境风险因素

政治风险就是因为战争、国际关系变化、法律与政权等因素导致的PPP项目的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受到影响,产生损失的风险问题。在整体上来说,政治风险主要分为主权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税收风险等相关问题。对问题总结分析,PPP项目融资的具体成因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监督缺乏透明度,政府政策的持续性较差,民间资金无法预见以及防范的政策性风险问题。而在实践中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问题,就要始终秉持着公正、公开以及透明性的基础原则,要杜绝出现官僚主义,降低人文干扰因素,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利益[1]。

2.2 经济环境风险因素

经济环境风险就是一些因为不可预知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需求造成的项目风险问题,其主要有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等相关内容。资金风险就是项目建设的投资方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地补充项目资金,导致项目建设工期未能如期,工程停滞的风险问题;而汇率风险则就是项目所在的国家以及地区中由于货币兑换、经营收益自由汇出等因素导致的货币贬值的风险问题;利率风险则就是项目的运营中,因为利率变化导致项目资金投入且相应的收益降低而出现的风险问题;通货膨胀风险就是项目所在地区出现了通货膨胀,导致工资与物价水平提升的状况,造成了项目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2.3 工程建设风险因素

在项目开展中没有如期竣工、工期延误以及竣工之后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的风险就是工程建设的风险因素。在实践中,工期出现延误、建设成本超支以及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没有如期开展主要是受到建筑资金的具体跟进状况、工程技术的投入、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项目工程建设风险始终贯穿于项目建筑以及试运营的各个阶段,是PPP项目融资中较为关键的风险问题。如果PPP项目融资存在建设风险问题,就会导致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

2.4 技术风险因素

PPP项目中应用的技术手段的先进性、稳定性、适用性以及技术难度标准等等都会直接决定项目的可操作性特征。对于项目建设的参与方来说,PPP项目融资过程中主要的风险问题就是在项目的建设以及试运行两个极端中,在这个时期中,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障碍问题。在实践中,应用工艺、设备的先进性,工程报价的合理规范性,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规划要求,技术手段、设备是否与项目的国情要求吻合,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具有消化、吸收能力,设备是否高效、节俭等都是关键的因素。

2.5 经营管理风险因素

经营管理风险就是项目建设以及后期运行与维护中,因为经营组织管理产生的风险以及损失性问题,其主要涵盖了监理、工程质量管理、财务以及项目组织等相关风险问题。例如,在项目运营阶段中的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因为缺乏沟通以及协商造成的损失性问题。同时,项目管理者的自身的能力、积累的管理经验与专业经验等也是影响评测以及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

2.6 不可抗力风险因素

不可抗力风险就是因为项目参与各方受到不可预见的且无法解决的、无法避免的事件对项目造成的影响,主要有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战争以及基础设施设备受到破坏等风险因素。不可抗力因素会造成工期延期、无法正常运行的风险问题。在一般状况之下,项目建设的各方无法应对不可抗力因素。对此,在实践中要通过保险业务等方式转移风险问题。

3 PPP项目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开展PPP项目融资中为了应对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实践中要综合具体状况制定完善的对策与手段,具体方式如下。

3.1 合理分担风险问题

PPP项目融资要想稳定开展,就要综合项目的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要求,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分担与处理。在实践中要充分协商项目各方参与主体的风险红利,确定、明确并且强化风险承担主体的具体责任,保障项目的目标风险可以顺利实现,同时,要对项目中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分担处理,相关风险承担要对风险管控的细节要求进行精准、详细的描述,对项目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确定风险的具体分担之后,项目主管部门要对项目风险管控的要求与内容进行论述分析,综合实际状况说明风险收益分配的具体方案要求与内容,进而为项目参与风险管控的相关承担主体提供动力,合理分担各项风险问题,保障项目整体效益的最大化[2]。

3.2 风险准备金与补偿风险控制成本要求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稳定开展,要合理划分风险承担的比例,各个风险承担主体要根据风险比例缴纳对应的风险准备金额,将其集中缴纳存储到项目各方构建的项目公司中,可以对项目风险承担主体起到约束管理的作用,对项目的参与方进行风险控制与监督。如果项目的相关方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没有凸显风险管控的具体责任与义务,造成项目建设方的损害,在风险准备金中进行合理补偿,继而保障各个参与方对项目风险的管控与处理。

项目风险成本的补偿就是政府的主管部门对项目公司建设成本以及预计收益的测算,如果实际中产生了亏损问题,政府就要综合具体状况进行适当的经济补贴。项目建设阶段以及运营过程中的都会出现风险问题,项目的参与主体在项目的风险管控过程中要耗费一定的成本,构建合理的风险控制成本补偿机制,风险承担方可以根据具体的状况合理地进行风险防控处理。

3.3 构建专业化管理机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PPP项目的立项阶段、筹建阶段、组织建设施工以及后期的投入运营等项目建设中,会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建筑工程建设系统较为复杂,政府的主管部门以及私有企业之间要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做到协调配合,为了保障PPP项目融资的稳定将开展,在实践中要组织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培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的法律能力、金融、管理以及财务等专业知识,这样可以在根本上优化文件起草、资金筹集、合作洽谈以及风险收益分配等相关内容,为PPP项目融资活动开展,规避风险问题奠定基础。

3.4 构建PPP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PPP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凸显财务控制管理能力,合理规范风险问题。在实践中要构建完善的、系统的财务管理运行系统;提升财务信息的精准性,调整单向财务管理模式与手段,完善优化金融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激励模式,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合理防范PPP项目风险问题,实现防范管理的既定目标。

4 结语

提升PPP项目风险管理,增强PPP项目的综合能力,有效减少融资成本扩大的融资渠道,通过科学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问题,合理规避、降低因为政治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工程建设风险、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造成的影响,从而为PPP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项目风险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04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