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编办、南宁市行政审批局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构建服务平台,创新审批方式,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组建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将市级29个部门的184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由市行政审批局统一行使,封存49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基本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枚公章管审批”,有效解决了以往提交材料多、走访部门多、加盖印章多、耗费时间长等突出问题,提升了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创新审批服务机制,实现集成高效审批和优质服务。第一,推行审批服务“全链条”。以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对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的84个子事项实行“一套表格申请、证照联审联办”的“全链条审批”,企业和群众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供一套材料,即可在一个窗口领取“一照多证”。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次数,所提交申请材料平均压缩11%,承诺办结时限平均缩短36.1%,实现由“一个事项”办理向“一件事情”办理升级。第二,实行“容缺后补”,建立“容缺信任机制”。编制市本级政务服务“容缺事项”清单,将84项非主审要件共274项审核材料纳入“容缺”范围,企业和群众做出相应的补齐缺件书面承诺后,缺件也可先行受理,做到边补齐材料边受理,审批办理时限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以上。第三,推进“四审合一”。将建设项目前期审批手续中的“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备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和安全措施备案”、“施工图审查情况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等事项实行“四审合一”,企业只需跑一次即可完成四项审批事项的办理。办理时限由37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有效缩短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助推项目落地。第四,推动服务事项办理“零跑腿”。依托“南宁市网上审批大厅”平台,将106项服务事项实行微信预约、网上审批与邮政快递相结合,推行申报材料和审批结果“双向寄送”服务方式,进行“不见面”或“零跑腿”审批;围绕群众办事堵点痛点,改造升级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打造“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办证登记服务平台,推动95%的业务实现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日均登簿量由原来的1200宗提高至3000宗,大大提高办证效率。
三是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立足“为所有市民办事,办所有市民的事”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整合审批职能与公共服务资源,将市政务服务大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业务办理量大、社会群众需求大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银行、邮政快递、市民卡、通信运营商、广电网络、水电气、刻章等公共服务企业共43家单位(企业)统一进驻市民中心,使市民中心成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务公开、资源交易、效能监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南宁市民中心设置对外服务窗口400多个,可办理各类服务事项687项,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四是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一体化。南宁市102个乡镇、18个街道、1693个村(社区)全部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初步构建起以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为骨干,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为依托,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基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四位一体”政务服务体系。强化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将审批职能、服务项目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推进便民服务前移下沉,将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农合及涉农补贴等纳入乡级、行政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帮办、代办、领办服务机制,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