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保险职业学院,长沙 410114)
保险秉诚为基,以信而立,因责而重。无论是“互助共济”的保险文化,还是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保险功能,或是“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始终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也都必须通过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巨大影响力。
《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化了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经济建设资金需求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为保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将社会责任融入保险企业文化,以社会责任为载体,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符合行业规律,势在必行!
企业社会责任本身是一种伦理机制,客观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养具有良好伦理水平的价值观,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是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的精神保障。
同时,对于企业而言,最高层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将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引入企业文化体系,培育企业的仁爱、诚信、公正、公平等优良品质,建立共享的价值观,让企业自上而下更加深刻地感知到社会责任,促使采取行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具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关系可以概括为:
第一,紧密相连,企业文化先导,社会责任担当。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灵魂,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试、辐射等功能,充分体现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代表企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业绩表现,赋予员工社会责任感,而企业文化的落地离不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深度融合,企业文化聚神,社会责任传情。企业文化从社会责任中汲取营养,积极履责是企业文化进步的标志。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企业文化的竞争力,更好调剂企业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社会责任深度融合,保证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助推企业与社会和谐共进。
第三,共创共享,企业文化“育树”,社会责任“成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会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充分考虑社会责任,确立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方式,并积极主动宣导和承担社会责任;而以履行社会责任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和凸显企业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保险具备天然的社会属性和契约责任,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2015年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是注重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服务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二是围绕人民群众健康、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需求,参与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完善经济补偿机制,在灾害救助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1]。
基于上述指导意见,保险企业必须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发挥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从广义上讲,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股东、客户、员工、社会以及行业等多方利益相结合,形成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从狭义上讲,促进和谐社会,可以聚焦在服务保障民生、支持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和公益慈善等领域。
保险企业积极履责,就自身而言,对外可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赢得广大客户信赖,对内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对社会而言,有利于发挥“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支持公共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保险企业文化是指保险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理念、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的总称。由于保险企业在产品、运营、服务等环节都有其特殊性,保险企业文化更强调精神、物质、制度、风险等方面因素[2]。
保险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诚信文化、责任文化、服务文化以及合规文化。第一,诚信是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石,是保险企业文化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第二,保险是“社会化的风险保障机制”,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第三,以客户为中心,精准掌握客户需求,及时提供优质的差异化服务,才能体现竞争优势;第四,依法合规成为行业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保险业稳健运行和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日趋成熟,保险行业软实力才能逐步增强。
首先,保险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引导和促进保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根本上增强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树立保险企业的正面形象,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保证更有实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思想的高度统一,自觉采取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步调一致地履行社会责任。
其次,保险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一方面,积极履责是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坚实载体,保险的特殊性强调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属性,体现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厘清与协调保险企业长远发展和短期效益的关系,反映在文化建设上,需要传播新思想,吸收新技术,形成新的特质,丰富文化积累;再有,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加速培育员工核心价值观,促进行为养成与践行,进一步巩固和升华企业文化。
2017年1月18日,中国保监会与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第一本保险行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6)》,指出保险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不均衡,少数大企业社会责任步入领先者阶段,而大多数中小险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不足,或者尚未将自身发展目标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没有认识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为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3]。在《蓝皮书》调研的137家保险企业中,无企业符合5星级标准,4星级企业仅有一家,九成企业得分低于50分,处于三星级及以下水平。可见,我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任重而道远,亟需通过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来引导保险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积极影响力。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口号叠加,更不能以面盖全地简单罗列思想观点。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应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愿景和企业精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就传播与辐射功能而言,需要品牌口号和广告语;并且,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人才理念也是企业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需要体现鲜明的企业价值观,这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发展的伦理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功能。缺乏鲜明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很难强化和传递社会责任,也无法积极有效地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只有与企业规章制度和业务活动紧密结合,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功用。但是,“重业务发展,轻文化建设”的观念在一些保险企业普遍存在,企业文化理念自上而下被架空,与企业实际经营脱节,很难落地或者建设成效非常缓慢;同时,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无法深入理解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职业守则,也就很难转化为自觉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基于现存问题分析,加强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融入社会责任。如前文所述,只有融入社会责任的保险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成为企业自觉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依托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进一步体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诉求,内涵是协调与共享,而保险的本质是共享,核心功能是协调利益。可持续发展,既是新时代的使命,也是保险企业社会责任所在,更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和行为养成。文化,外化于形,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或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价值观的引领从行为入手,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员工对于保险本质的理解是否到位,让员工明白履行社会责任是保险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并通过聚焦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领域的积极履责,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如果保险企业能够立足于社会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员工价值观和行为养成,在企业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实现自上而下地建设与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将事半功倍!
保险企业置身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愿望和意识需要不断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和作用需要继续扩大、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需要更加灵活。结合前文所述问题,建议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举措如下:
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使命,也是保险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科技创新。就保险业而言,需要培育行业创新文化,重视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让科技保险更科技,为创新驱动战略保驾护航。
主要举措建议为:首先,整合资源,凸显效应,如: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平台管理、孵化大数据创新成果、推进云数据中心建设等方式深化公司客户、投资、风险、资产、负债等战略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全面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其次,提升业务支撑服务能力,依托对业务处理系统的优化,全面推进运营管理平台一体化;再有,加速创新驱动成果的落地、推广、应用与普及,如:创新获客方式和支付模式,打造线上销售服务生态体系,或者搭建数据分析平台,让大数据为产品定制、精准营销和客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等,及时转化先进科技为有效生产力,为客户提供全新的金融保险服务体验。
保险行业发展回归社会本源,保险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保险社会责任积极履行,都需要行业培训紧跟人才发展新理念,从价值观的培育、企业制度的监督以及职业技能的训练等三个方面为新文化的建设、发展和落地提供支持,重视培训,文化育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枢纽地位。
在价值观的培育方面,建议新员工入职培训增加保险行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新员工了解行业特征和企业文化,增强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面向现有员工,定期组织企业文化培训或研讨,不断深化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理解;针对高管人员,注重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的培训,促使企业决策团队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制度的监督方面,企业制度文化反映企业文化观念和经营思想,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而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与实现企业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必须以一系列制度和规定作为保证。保险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培训项目设计可以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明确保险企业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结构与职能;
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
三是以员工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员工行为;
四是实现资源共享,强化交流渠道与氛围。
在职业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各家保险企业内部制式化的技能培训,建议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比如:保险科技持续高热,可以组织“保险科技思享会”,引导员工关注并积极跟进;或者开展“保险公益课堂”,结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提升远程教育覆盖率,在更大范围内为员工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搭建坚实阶梯。
保险是解决“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返贫原因主要有疾病、意外和天灾,都可以通过保险化解风险。《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商业保险进一步协助国家大力构筑完善民生保障网和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寄予厚望,迫切需要保险企业将这种责任理念和文化贯彻执行到位。在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落地过程中,主要聚焦社会保障和精准扶贫两大领域。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健康中国。十九大报告明确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险行业各家险企需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充分体现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着力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改善民生,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议:首先,主动对接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大病保险等多项政策性保险业务;积极参与政府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高度关注老龄人口的意外险业务和养老社区的建设。其次,提供多样化的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开发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并围绕精准医疗,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并且,积极探索健康保险产品与健康咨询、健康维护等健康管理服务的跨界融合,不断拓宽商业健康险的保障领域和服务空间。另外,创新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深度参与健康服务产业链整合,以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为目标,发展多元化健康保险,提供专业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养老服务。
第二,强化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保险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防线,建议继续将大病保险作为脱贫主攻方向。例如:中国人寿依托专业和服务网络优势,立足公司寿险主营业务特点,把大病保险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积极参与医疗经办服务,不断扩大保险供给,丰富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在实施扶贫工程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截至2017年底,31个省级分公司开展26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4.2亿城乡居民,其中,保险责任向贫困人口倾斜的项目数120多个,共涉及600多个县区,覆盖2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湖南、贵州、江西、云南、青海、陕西等省(自治区);2017年9月5日,贵州国寿成功完成全国“新农合+大病保险”跨省即时结报“第一单”,首家实现新农合跨省“一站式”即时结报。同时,国寿根据特定贫困人群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保险需求,开发“国寿附加两保一孤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和“国寿附加扶贫保意外费用补偿团体医疗保险”等多款扶贫保系列产品,涌现出宁夏“扶贫保”、甘肃“两保一孤”等精准扶贫的典型模式[4]。
培育并践行保险行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行业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必然要求保险企业建设好企业文化。同时,保险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转型要讲发展,发展要讲责任,责任要讲形象,观念意识、产品、人才、营销模式等都要转,还是凸显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无论保险行业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应恪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服务社会、合规发展的保险企业文化新格局,立足经济发展新形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努力实现保险强国和文化强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