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018-02-07 13:15何欣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5期
关键词:竞争战略核心

何欣

(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宁 810000)

1 国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战略管理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它指的是组织策略的制定、实施、过程控制和调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相互影响加剧,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因此,一个组织的发展前景越来越不确定,一个组织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能够做出更加长远的战略决策,战略管理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滞后于其他管理学科,但由于环境需要,五十年来都在以十分迅猛的速度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正慢慢被地管理者意识到,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应用于实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组织[1]。

钱德勒(1962)作为一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早期代表,在他的代表作《战略与结构》中,他提出了“组织属于战略”的经典论断。该书明确指出,战略是定义组织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通过管理组织拥有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即环境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建议以市场为导向,在制定战略前了解组织环境,进而确定组织结构。虽然钱德勒提出了战略与环境的关系,但没有对竞争环境的选择做出明确的描述。

迈克尔波特(1980)在他的杰作《竞争战略》提出了“五个模式”的影响,已经清楚早期战略管理理论没有明确的竞争环境选择问题。潜在的进入者、现有的竞争者、替代者以及买方和供应商共同影响组织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要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战略,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组织的环境,并拥有合理的地位,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波特教授另外一个巨大的贡献是把“价值链”引入到分析框架之中,他的观点是产业位置和外部环境最终决定了组织的盈利能力。此时,战略管理理论没有研究合作,忽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耐特尔首先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联盟”概念,突破了之前战略管理理论缺乏对合作的研究的局限。柯林斯(1994)进一步细化了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了战略管理需要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和组织的发展规划、考虑战略全局和长远的关系。哈里森(1997)研究了战略管理在业务层面的应用,并指出战略管理应包括:通过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让组织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力;组织所需的战略环境需要运用自身资源进行创造;研发和创新可以为组织带来更多价值。此时虽然研究了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对整体业务前景的分析。

勒勒(2002)从组织所处整体环境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组织要想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商业环境,需要制定好战略规划,并严格执行。帕克和梅齐亚斯(2008)以商业生态系统为背景,对战略管理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论述,他们提出,要想让组织取得更多效益并且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设计合理的产品组合或业务模式,使其产生网络效应是必要的。

以上战略管理理论都对企业管理实践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史的研究让大家对战略管理的认识更加完整、系统。随着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战略管理其实是动态的,要想使战略管理理论更好地为组织的发展目标服务,使组织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重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不断根据外界的条件调整战略目标[2]。

2 国内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涌现出大量的战略管理学家并且出版了许多相关的著作,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许多学校也将战略管理作为其核心课程。苏东水、周三多、石世奇等人作为国内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对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20世纪90年代又涌现出了以项保华、康荣平、芮杰明、蓝海林为代表的新一代战略管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了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

康荣平系统地归纳、提炼了国内成功企业的发展战略,总结了国内企业在发展、竞争和国际化方面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以之前研究为基础,他发现“公司多元化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的逆关系”“大型和多样化”成功的杠杆原理,并提出了法律的“大数据”和“企业战略地图”,准确地解释和翻译概念“归核化战略”。

项保华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并将自己创立的理论体系表达在该书中,他在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业务?它应该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提出了三个假设: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使命目标和三种出路:选择、特征、组合,构成其战略理论的核心。战略分析的要素由以下六种市场力量构成:以自胜为导向的竞争优势、以整合为导向的战略与案例、以和合为导向的市场互动、以持续为导向的竞争优势、以顾客回头和引荐率为中心、以变革为导向的配套管理。

芮杰明将创新、核心能力、长期竞争优势归结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他的观点是:现代企业的基本问题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维护和再造。要想形成长期的竞争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选择或拒绝现有的战略项目,形成独特、合适的战略组合。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这就可以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再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唐可研究制约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寻找提高我国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从信息化、技术和智力资本三个维度出发,运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其还以绵阳新华内燃机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虽然其研究经过了实践检验,但其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是没有针对财务指标进行考察,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被客观公正地评价。

夏风以多变的竞争环境为背景,拓展了过去的战略管理理论,他强调,组织的战略必须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不断进行调整,基于系统理论和博弈论,将战略管理构架从静态变为了动态。该研究运用了全新的视角,为今后的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它也对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其研究因为多是理论研究,没有具体的实现细节和难点进行进一步研究,所以研究还不够完整[3]。

王秀丽对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新的结构,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财务指标。其通过对我国家电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排名,证明了其理论的实践性。其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是评价系统中一些指标只能通过主观量化,不够客观准确。

蓝海林认为,战略管理并不是纯粹的预先计划。它需要基于环境变化和反馈的更全面的管理过程来实施,是一个以动态环境为背的对战略管理的研究过程。其认为战略管理的关键是动机,此外,我们应该重视"流程决定"和“点决定”,通过对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的全面考虑,对管理者制定更有效的战略管理模式是必要的。虽然其“动态管理”模式是对以往研究的一种较好的归纳与综合,但是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其实际操作的难度较大。

本人认为,对于战略管理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企业战略层面,而是将研究高度上升到整个国家的公共管理层面上,为了使国家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升国际地位、增加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努力建立具有本国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优势,并且不断深化发展该核心优势。

猜你喜欢
竞争战略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